黃大友
摘要:生物在中考中的比例并不大,教師對生物的教學并不重視,學生對生物的學習態(tài)度也不夠端正。實際上,生物的學習是有很有實際意義的,學習生物能讓學生懂得很多關于生活常識性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該改變本身的態(tài)度,重視生物教學。其次,教師應該及時指出學生的不正確學習態(tài)度,在課堂中利用多元化地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就此談談初中生物教學的問題及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存在問題;改進方法
初中生物教學是初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生物教學學生能夠更加清楚的了解自己和了解自然。但是傳統(tǒng)的初中生物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而素質教育對初中生物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教師需要就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仔細的思考。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質量是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有效保障,通過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并且運用這些知識去探索世界,更好的掌握科學。然而當前初中生物的課堂教學質量還存在有一些問題,教師要想辦法解決好這些問題,努力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老師不重視
初中階段,很多老師依舊殘留著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偏科思想,對生物這門學科不重視。并且,許多教師依舊停留在理論教育上,不注重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導致實驗課成為學生按照步驟完成實驗的任務。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對實驗這個學習方式的理解,更使得學校實驗室資源不斷地被浪費。脫離了實驗,既降低了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也間接降低了學生動手探索的能力。
(二)學校實驗室資源欠缺
一些學校由于經(jīng)費等原因,往往在實驗室器材上縮減開支,造成了很多學生沒有可以操作的儀器,或者多人共用一套儀器。有的學校甚至因此取消了實驗課,這一系列行為直接降低了學生對實驗課學習的積極性。而且由于學校對初中生的課程安排太過緊湊,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偶爾都在準備著做其他課程布置的作業(yè)。
(三)課程安排與實驗課時間協(xié)調不足
就當前許多學校的初中教學情況來看,英語、語文、數(shù)學三門學科分數(shù)比其他科目占得多,所以占據(jù)了學生許多的課業(yè)時間。同時,這些科目布置了大量的課余作業(yè),而實驗課占的課業(yè)時間少,這一現(xiàn)象使得學生在做實驗過程中難以直觀地感受實驗課的重要性。同時,就當前教育中考核方式來看只要能記住課本上的知識,便能夠考出理想的成績,這樣更使得學生不愿意動手,更傾向于死板地背和記,卻缺乏了自己的思考。
二、初中生物教學改進方法
(一)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
《生物課程標準》指出:“生物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生物思考。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一定要注意到情境創(chuàng)設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呢?首先,要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 “真實的問題”是指必須與學生生活直接相關的問題。其次,要為學生提供適當?shù)乃伎伎臻g。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核心是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再次,問題情境要緊扣有關的生物學習內容。生物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獲得對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并形成生物思考的能力。最后,問題要有趣味性即將問題置于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如在講線性規(guī)劃之前,先引入如何在給定的資金下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樣學生會覺得更有趣。此外,問題情境的呈現(xiàn)要根據(jù)高中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做出適當?shù)倪x擇。高中生一般對“有用、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感興趣。因此,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可以從生活中的具體事實或有趣現(xiàn)象或生物知識的實際應用引出問題,讓學生在生動具體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組織有效的探究活動
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和課堂集體教學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是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是主體,要在課堂有限的時間與空間里有效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教師的組織尤其重要。具體做法是:首先,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為學生營造仿真性的探究情境,幫助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解決一些相對復雜而靈活的挑戰(zhàn)性問題來學習。其次,靈活采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學生個人獨立探究、學生臨時組合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組合作探究和班級集體探究等。課堂上,可根據(jù)不同的探究需要,采用一種形式,也可以幾種方式交叉進行,使探究活動更加深入充分。再次,熱情地參與學生的探究。教師的參與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的支持與鼓勵,教師的熱情對學生有強烈的感染力,它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和探究熱情,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最后,促進學生在探究中的互動與交流。在探究過程中,第一,教師要促進學生學習小組內部的交流與互動。第二,教師還應鼓勵學習小組與學習小組之間進行對話,并為這種交往、交流提供條件。
(三)以生為本,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以生為本主要強調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出發(f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初中生物是一門充滿科學性、實用性與趣味性的學科,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教學,進而使學生在充滿好奇與信心的狀態(tài)下學習。
三、總結
生物實驗教學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學中較薄弱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相信只要全體生物教師共同探索,一定會找到一條適合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是現(xiàn)代初中生物教學的首要目標。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實際教學內容,不斷摸索、總結和創(chuàng)新,尋找新的、更加符合現(xiàn)代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教學模式,積極利用科學的教學思想進行教學。這樣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才能夠獲得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