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影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可見探求提高識字質量的更科學的識字教學途徑很有必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可見探求提高識字質量的更科學的識字教學途徑很有必要。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是小學識字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筆者稽核自身的教學實踐以及學習的體會,淺灘如下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活動中學、情境中學,不斷被新鮮的刺激所吸引,變枯燥乏味的識字為快樂識字,以增加識字的趣味性、參與性和可接受性。從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入手,開展各種活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詞串、兒歌、對聯、故事等,再加上生動、鮮活的多媒體等多種形式,激發兒童識字興趣,引導他們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恒,讓單純的興趣變為學生的一種心理滿足,形成學習的內驅力。
二、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一)運用實物、動作的演示進行教學
教學中,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一些新鮮事物吸引的特點,可以利用實物、動作教學提高學習興趣。如教學第“竹”字時,讓學生到有竹子的地方去觀察竹子,引導學生發現“竹”字與實物有什么相象的地方,經過仔細觀察,學生能說出“竹”的撇捺像參差不齊的竹葉;“豎”和“豎鉤”像竹的莖。接著辨析“竹”左右是否相同,學生通過觀察,有的說右邊的“鉤”像小竹筍,有的說是竹節上的芽孢。通過這一教學,學生很快掌握了“竹”字的形、義。又如教學“走”字,學生作示范動作。這樣學生對一些動作的字容易認識、理解。
(二)看圖識字
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一些象形、指事、會意類的字可以運用形象的圖畫,幫助學生建立起漢字符號與事物之間的聯系,把字的音、形、義有機地聯系起來。既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又培養了他們觀察認識事物的能力。
(三)熟字識生字法
1、熟字加偏旁(加一加)
這是學生運用已認識的漢字,加上偏旁變成新字的識記生字的方法。如“直”,可以用這個字加上木字旁識記“植樹”的“植”,加上單立人識記“值日”的“值”。
2、熟字減偏旁(減一減)
這和“加一加”的方法恰恰相反,就是把已認識的字去掉某個偏旁,變成一個新字的識字方法。如用“漂亮”的“漂”和“飄落”的“飄”分別去掉三點水和風字旁,便可識記“火車票”的“票”。
3、熟字換偏旁(換一換)
這是將一個熟字的某一個偏旁換成另一個偏旁而變成另一個字的識字方法。如:把“奶奶”的“奶”女字旁換成提手旁變成“扔垃圾”的“扔”。
“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這三種識記生字的辦法是每一個學生都易于掌握的。實踐證明,在大量的識字中,學生運用這些常用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不僅既快又牢地識記漢字,還將新信息(生字)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提高了自己的認知水平。
4、猜謎,編順口溜識字。
“猜謎語”向來受到孩子們的喜愛,“猜謎語”識字也以其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們的青睞。在教學時先引導學生如何做字謎,如“兩頭尖”的“尖”編“上面小,下面大”;“閃光”的“閃”由“門”和“人”組成,編個字謎是“一個人進門”。舉完例子后讓孩子們根據不同字的構成編字謎,這樣激發了學生識記漢字的濃厚興趣,同時培養了他們創造性思維。如“坐”:兩個小人坐土上;“回”:四四方方兩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直觀形象;“碧”:王大媽,白大媽,一起坐在石頭上聊天;“器”:犬有四張口,汪、汪、汪地叫不停……生動有趣。
“猜謎語”識字是其中一種有趣的方法,那“編順口溜”識字也是一有效的輔助手段。如在學“照”時可以編“上邊月刀口,四點在下頭。陽光湖面照,荷花清香透。”[6]當“青”作為聲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就變成了許多形聲字,學生一下子記不住且分辨不清,于是就編出一個順口溜來識記:有水方說清,有言去邀請;有目是眼睛,有心情意濃;麗人留倩影,日出天氣晴;有蟲是蜻蜓,有米人精神。”[編順口溜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我們加以引導,做到“宜順暢,忌拗口;宜高雅,忌庸俗;宜準確,忌費解;宜簡潔,忌煩瑣。”相信日積月累,學生編順口溜的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而且會編出更加順暢自然,瑯瑯上口的順口溜。
5、讓電腦、復讀機等教學煤體為識字服務
“小霸王”學習機和電腦對小學生識字所起的作用較大,這是因為:
⑴直到鞏固字音和字形的作用。小學生使用學習機或電腦打字時一般都用漢語拼音輸入法,而且是全拼,這種打字必須依賴于對字音的準確記憶。當拼音輸入后,對話框里會出現一連串讀音相同與相近的字,學生必須要認真的辨別字的形體,才能找到所在輸入的字。這樣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和鞏固生字,提高了認字和用字的能力。
⑵積累字詞。電腦的字庫很大,隨意輸入一個拼音,就會相應在出現一系列字,為學生探究性識字和隨意性識字提供了平臺。學生在快樂地玩電腦中掌握了更多的生字。
6、課后鼓勵自主識字,培養自學習慣,周期復現。
課外作業最厭煩重復抄寫相同的字。筆者在布置課堂作業時,只安排學生抄寫本課學的生字新詞一遍,并安排抄寫上兩篇課文的生字,一個字寫一遍,通過“多認少寫多復現”來防止遺忘。課后,指導學生自制“識字袋”,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并隨時將課外識的字寫成卡片裝進“識字袋”,經常利用“字卡”來鞏固識字。
在教完某一單元后及時為學生創設練習和運用所學生字的機會,采用多種手段,周期復現,鞏固識字效果。這種復現循環都是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首先鼓勵學生互查識字情況;再用學過的生字進行口頭組詞、造句,練習說話和寫話。將字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再次復現;然后根據學生掌握的不同情況安排寫字練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寫習慣,這是復習鞏固生字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