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青
摘要:所謂“教書育人”,即是指教師的職責不僅限于傳授學生豐富的文化知識,還包括對學生開展德育,指導學生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理應肩負起這樣的教學重任,利用英語教學與德育培養之間的共同性,架設培養學生優秀品行的橋梁。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
德育在小學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它影響著小學生道德素質的養成,更影響著他們未來的發展。眾所周知,好的習慣要在小時候培養,良好的德育教育會讓學生受益終生。而小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能夠開拓學生的思維,滲透英語國家的價值觀念。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識,培養學生文明向上的風氣,吸取外國文化的精華,滲透德育教育,促進英語學科教育的發展。
一、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德育滲透
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是思想觀念的轉變,而思想觀念轉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充分利用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對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學生,進行思想滲透和灌輸。課堂教學是知與情并重的載體,學生在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的教育要求下學會知識并且掌握運用知識的技能?!霸⒌掠诟骺平虒W的內容和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薄敖虝薄坝恕眱烧咄戎匾:鲆暺渲械娜魏我徊糠侄际墙處煹氖殹PW英語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在英語課堂中,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要體現新課改的理念,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教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使英語文化的感染和德育的培養可以緊密結合,“施德于教”。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英語是一門思想性很強的學科,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之外,更重要的還要在英語教學中實施育人的目的。
二、聯系生活,進行德育教育
教學學家贊可夫說:“教學法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揮高度有效的功能?!碑斍拔覀兊慕滩亩际菄@我們的日常生活來進行的話題,所以,教師必須要善于喚起和誘發學生對日常生活中道德現象的情感體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我們從講文明,懂禮貌;尊敬師長,關愛他人等方面入手。如: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Save our planet.在講授這一單元時,我把它與我區正在進行創衛活動聯系起來,告訴學生:We have only one planet. We should save our planet.讓學生成為小主人,讓他們各抒己見,針對我們生活的地球說一說她滿身的傷痕,長期下去的危害,再說一說我們應該怎樣拯救她。學生會有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方法,讓他們帶著這些見解和方法去參加實際活動,讓他們能更加認真的對待這件事。再有就是遵守社會公德和規章制度方面,在學完You should obey the rules.這單元以后,我會讓學生自己動手作一些規章制度牌如:Listen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Be quiet. Dont make noise. Go to bed early.等粘貼在教室、教學樓甚至家中,讓這些標語隨時提醒大家。同時,在課堂上,教師要做個“有心人”,時刻關注學生的動向,找準機會,適時、適度地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自然滲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意識。我在教學歌曲Father and Mother時,發現學生唱得感情豐富,而且唱得非常投入,便即時讓學生用 I love…來說句子。學生對此反應積極,爭先恐后地說“I love my mother. I love my sister. I love China. I love my teacher.”,一個個充滿愛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愛的海洋里。最后我讓學生選擇其中幾個句子,按照歌曲“Father and Mother”的旋律進行哼唱,把愛的基調推向了高潮。
三、利用英語教學活動,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生學習能力和感知能力都有限,接觸的事物少,自我判斷和自我認識有限,對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標準也認識不夠,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全面滲透德育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在英語教學中,利用英語教學活動,營造一個良好語言環境和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英語學習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動的教學課堂轉為主動的學習,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認知欲,從而達到全面滲透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結合常規進行德育滲透,鼓勵和表揚進行德育滲透
英語學科授課時主要使用的語言不是母語而是英語,而且不可能像思品課那樣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接受教育,英語課如何進行德育滲透?我的做法是適合時機的、自然的、潛移默化的進行實施,在日常教學中,結合一個個教學常規,培養學生有禮貌、互相關心、謙虛等好品質,如在課堂教學中,每節課師生問好就在無形中增進了感情,“ Gald to see you!”“Nice to see you!”“Boys and girls”等語句的使用更接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告訴了學生見面應打招呼、有禮貌等。這就是英語學科教學中德育滲透的一種方式。激勵和表揚對學生的能動是很大的,因此,用榜樣的作用來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當學生表現好,老師進行表揚時,要求全班都說:“Good”“Very good”受到表揚的學生應該回答“Thank you,teacher”,對于受表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鼓勵,下次會爭取更好,培養了學習興趣,調動了積極性,對于其他學生來說,這就是榜樣,勉勵自己要向好學生一樣,通過鼓勵和表揚這種形式,進行了德育滲透。
總之,德育不是某一個或某幾個學科的任務,而應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承擔的責任。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英語教育內容中的德育資源,大力拓展德育成分,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之中,發揮教育的最大功效。相信在全體教師共同的努力下,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將會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李維.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德育滲透 [M].教育,2008年
[2]藍衛紅.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策略[C].教育,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