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建
摘要: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初中數學的教學要求,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新的教學方法已成為了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將以初中數學主要的研究對象,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就目前出現的新的教學方式,以及如何發揮其最大效用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創新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信息化大發展的今天已經無法滿足我國基礎教育事業以及當代學生的發展要求了,所以在新課改理念推動下,我國基礎教育事業正積極需求創新,每一位教學工作者也都在提高教學效率做著自己的努力,初中數學也不例外。
一、新的教學方式的出現
跟隨新課改的理念,初中數學課堂也變得豐富起來,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者不斷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對教學方式不斷進行改良。生活化教學走進課堂、多媒體技術優化教學環境以及小組合作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等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很大程度對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與此同時,新的教學方法的不斷涌現,在帶來新的教學氣象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對此初中數學教學工作者還需要多加思考,從而使教學效率得到最大提高。筆者將在下文中談一談自己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活化以及多媒體教學的理解與思考。
二、發揮新的教學方式最大作用
(一)生活化教學,注重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融合
數學來源于生活,理論應當與實際相結合,而生活化教學,正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孕育而生的一種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正可以完美契合初中數學。初中數學不論從知識結構還是理論深度而言,都明顯高于小學數學,與此同時,初中生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陳舊刻板的教學方式自然無法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正能彌補這些缺點,生活化教學使初中數學知識與生活相融合,讓數學植根于生活,讓數學展現出其真正的魅力。
在實際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將枯燥復雜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培養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架構學習框架,開展參與性、趣味性、理解性強的生活化實踐活動,將“學以致用”變為實際。例如,在講解“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課程的時候,可以拿一些長短不一的木棒進行輔助教學,通過不同長度的木棒的拼接,點出“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知識點。這些親眼可見的操作,比抽象的知識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教師在吸引了學生興趣之時,將知識點潛移默化傳授給學生。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利用好生活中的物體、現象,善于將教學的知識點與生活實際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二)多媒體的使用,注重質與量的配合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什么也離不開科技的輔助,因此初中數學課堂也要充分利用好科學技術,讓其能夠最大化地為教學服務。例如多媒體在當今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在講解軸對稱以及中心對稱等知識點的時候,傳統的教學方式是通過圖片或教師手繪等方式講解,講解效率低下且學生無法充分地理解,而現如今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彌補這一缺憾。多媒體技術可以將物體進行一種動態的展示,通過不斷地演示,圖形的不斷變化,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知識。
然而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大量使用多媒體,將多媒體技術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而不是輔助工具,這樣的教學方式就使得教師從一個授業者變成了多媒體的“放映員”,學生也會因此成為被動瀏覽的“觀眾”,知識隨著不停放映的幻燈片強行灌輸進學生的大腦中,使得學生無法對每個知識點都能有深刻的理解,學生的數學思維也無法得到良好的鍛煉。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培養數學思維的重要性,注意控制多媒體使用的質與量,將多媒體更有效率地輔助教學。例如,教師在課堂之初,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聲”與“色”的優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得教學能夠更好地進行下去,在形成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之后,教師就可以將教學重點轉移至書本上的知識點,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一個系統性的串聯,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
多媒體的使用,固然使得初中數學課堂的煥然一新,給學生和教師都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但是教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不可本末倒置,而是要分清重點,將多媒體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更有效地服務于自己的教學,使整個課堂更加高效。
(三)注重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在新課改的理念推動下,學習不再是個人的閉門造車,而是越來越重視合作的重要性了,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了初中數學課堂的“主流”,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夠使之前一直被動學習的學生變得更加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接收知識,培養其自主探究能力,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協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使得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抓住重點,重視“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相結合。首先,“自主探究”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時候,對知識有了一個先行的學習,并且對知識有自己的思考,例如教師在上課初讓學生進行某項公式的推導工作,那么學生就會因為要嘗試解決難題的時候先去了解、學習,這就為之后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再次,“合作學習”是“自主探究”的要求,在推導過程中,必然會有學生碰到困難,那么之后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來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每個學生的想法匯集在一起,難題往往迎刃而解。另外,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講解問題,有時效果要比教師講解要更加到位,這種“優幫差”的模式不僅可以使得差生理解知識,還能使優等生在給同學講解時再次鞏固知識點。
合作學習是對學生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培養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交往的重要方式,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合作學習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只有我們教師不斷探索與研究,才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知識,而且還能收獲樂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的教學方式的出現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無疑是可喜的,教師需要重視生活化教學、多媒體技術以及合作學習等教學方式的作用;與此同時,作為教學工作者的我們,需要結合實時的教學情況,不斷對這些新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使它們都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從而使得教學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