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璐
摘要: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新聞采訪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同時也保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新聞采訪者要注重自身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要積極完善新聞采訪技巧,發現新聞線索,善于觀察,從細節入手,要調整心態,端正采訪動機,善于傾聽,語言和非語言符號的使用。同時還要增創新采訪思維、創新采訪內容,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擔起身上的社會責任感,為創造出更多滿足社會公眾需求的新聞報道而不斷努力。本文對新聞采訪的技巧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新聞采訪創新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采訪;技巧;創新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社會上發生的事件進行真實和及時的報道。隨著社會的發展,新聞工作和新聞工作者的責任也更加重大。新媒體時代新聞作為一種重要的宣傳手段,其在輿論方面對人們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當前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工作者要想有效的提高新聞采編的質量,就需要其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采訪技巧,同時要具有發揮出創新性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來發掘有價值的信息,進而保障信息采集的質量。
一、新聞采訪的技巧
1.對新聞信息的敏感性。所謂對新聞信息的敏感性,即是指編輯在面對大量信息資源的時候,能夠準確的、及時的從中發現具有新聞價值的信息題材,并且從中得到清晰的新聞線索與新聞結構。敏感性的實質即是新聞編輯對新聞的正確判斷能力,這需要在生活的實踐中與深厚的經驗中去逐步形成。在當今放棄第一手材料的挖掘和占有,滿足于網上搜索、粘貼、拼湊新聞,很容易造成以訛傳訛,無中生有,讓新聞失去生命力。反之只有深入一線,用“三貼近”原則,抓好新聞的活魚,才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2.準確把握采訪的角度。在新聞采訪的過程當中,記者一定要避免“先入為主”的現象發生,這種現象一旦出現,即會造成采訪的內容過于的主觀、采訪對象的談話過于的片面。比如說在采訪過程中,一些居民反應家里的房間隔音效果較差,如經常會聽見樓上硬幣掉下來的聲音、廁所沖水的聲音等,記者如果主觀認為造成其后果的原因是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的偷工減料,那么將激發居民的怒火,問題的嚴重性將進一步升級。其實,硬幣掉下通過樓板傳遞聲音,傳遞的遠,很正常。廁所沖水通過下水管道傳音,傳遞的遠,也很正常。因此,記者在采訪過程當中把握好采訪的方向是非常必要的。
3.案頭準備要充足。記者的職業特征將涉及到現實社會當中的各個層面,在采訪之前做好案頭準備是關鍵環節。每當采訪工作開始之前,一定要對與采訪對象息息相關的信息進行廣泛的了解,以此來讓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占據主動的地位,從而讓整個采訪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同時,還需要結合事件的具體情況以及自身的工作經驗來制定出科學的采訪提綱,對于在采訪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在思想上與應對措施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4.把握新聞采訪的提問技巧。一是正面提問。在人物的專訪當中,正面的提問方式比較適合于那種性格開放、沒有抵觸情緒的人。但是,一定要在提問的時候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把握好度,所提出的問題不能夠超過正常的交流范圍和新聞倫理底線的范疇。在面對采訪者的時候,要以尊重、平等的心態來交流,保持好客觀的立場與態度,必須避免歧視性、侮辱性的詞語出現;二是引導性提問及迂回提問。對于對新聞采訪、對外界具有抵觸情緒的采訪者,正面提問的方式必定會產生不良的后果,應該多采用一些圍繞采訪主題的迂回式提問方式進行采訪,盡量的避開新聞事件的關鍵點,在受訪者能夠接受的方式下進行引導式的提問,最終達到采訪的目的。
二、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訪的創新措施
1.會議報道的創新。會議采訪是新聞采訪中的主要采訪內容。當前,會議報道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鏡頭不夠連貫、主體不夠突出、效果不夠明顯等。因此,身為一名新聞采訪者應該對會議報道的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創新,從而進一步提高會議報道的效率與質量。首先,新聞采訪者要逐漸尋求會議內容與廣大群眾緊密聯系的切入點,這樣才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才能將采訪與報道落到實處。關于國家會議的相關報道,其中某些國家會議涉及民生問題,那么新聞采訪者則應該將重點放在民生內容方面,針對性地進行資料收集,尤其是對相關內容的深入挖掘,做好細致采訪與報道的準備。貼近民生的報道才能被廣大群眾所接受,從而充分體現會議報道的價值。會議報道對于每一個新聞采訪者來說并不難,但必須結合自身的優勢與特長,形成獨特的風格,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
2.重視主觀思維的創新。新聞采訪者的思維模式會直接影響新聞采訪的效率與質量。新聞采訪者在采訪新聞的過程中要善于從事件的實際出發,針對事件的性質選擇合理的新聞采訪技巧,這樣才能更好地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新聞采訪的目的就是將新聞事件客觀公正地還原,并及時有效地展現給廣大群眾,這樣人們才能充分了解新聞事件。新聞采訪者需要具備正確的主觀判斷思維,在實際的采訪過程中,只有充分發揮這種主觀判斷思維,才能將新聞事件客觀公正地還原與再現。
3.報道內容上的創新。觀眾大多是通過新聞報道來了解新聞事件。所以新聞采訪者必須履行自己的職責,保證新聞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因此,新聞報道的內容是否具有真實性,直接關系新聞報道的質量與水平。整個新聞采訪過程中,新聞采訪者應該堅持不斷創新采訪思維,要善于從多個角度來分析新聞事件,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新媒體時代下觀眾的需求。新聞報道的選題意向應該是廣大群眾所熟知的,創新的基礎是讓廣大觀眾對新聞報道的內容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加強新聞傳播的效率與質量。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我國新聞采訪工作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正所謂有挑戰才有發展的機遇,有創新才會有進步。所以,新聞采訪者應該加強自身專業素質的培養,注重業務能力的提升,通過各種方式來完善自身的新聞采訪技巧,要善于發現新聞線索、挖掘線索,從細節入手將新聞真實還原給廣大人民群眾。同時,還要在此基礎上不斷嘗試創新,順應時代的發展,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的新聞。
參考文獻:
[1]陳輝,高鵬.音樂在電視新聞中的形態及其應用價值研究[J].廣播電視,2015(11)
[2]程彥華.淺談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6(4)
[3]張國華. 如何恰當運用采訪技巧提高電視新聞采訪質量[J].新聞研究導刊,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