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信息管理系 王嬌嬌 濰坊市薈創置業有限公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目前的基礎會計項目化教學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們對于基礎會計的實際學習需求,也不能夠滿足社會對于會計人才的發展需求,所以針對目前會計學基礎項目化教學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相應的分析,從而針對目前會計教學的特征,進行相應的基礎會計教學改革,以此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促進改革的發展與進步。《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實操性特別強,要求學生在理解賬務處理基礎理論的同時還需要了解企業會計實務的處理工作流程,因此以結果為導向進行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通過教改創新設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實際操作中。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學到相關的知識還可以提高相關的實踐能力,學以致用。
基于學習結果的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學生預期學習結果為中心來組織、實施和評價教育一種教育理念,其核心的體現在于課程的學生預期學習結果,于1981年由美國學者Spady等人提出。現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華盛頓協議》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將其貫穿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始終,OBE教育模式也適用于商科專業的人才培養,國際商學院協會(AACBS)要求所有認證商科專業采用OBE的審核評估標準,基于OBE成果導向教育是高等教育實踐與發展的一種國際趨勢。
OBE改革要求,要以培養會計從業人員為導向進行教學安排。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在真實案例中學習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使得會計學基礎的教學效果從根本上得到改善,使學生主動發現學習的樂趣,甚至會主動研究探討。因此將OBE的教學理念引入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會計學基礎的教學以學科體系為基礎,學生在學習核算方法的過程其實就是在了解真實的財務實務工作。設置會計科目與賬戶、應用借貸記賬法、練習企業基本業務會計處理后會涉及憑證、賬簿、財產清查等操作性較強的內容。前面的理論學習部分比較枯燥,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要以實務操作為導向逐漸滲透相關理論知識。
因為學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學生參與實務的機會較少,因為要爭取讓學生參與到一個企業的會計實務工作,建議設置一定比例的實踐學時,建立案例庫,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真實的財務工作。利用學生假期時間增加財務專業學生到真實企業處理憑證、制作賬簿的實習內容。可以通過模擬中小企業的一個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使學生完成從資金籌集到采購到生產加工以及銷售,利潤分配等環節的業務操作(如圖1)。

圖1 基于OBE的會計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會計學基礎課程的總體目標為:為企業培養專業的財務工作人員,培養學生會計工作崗位的基礎素養,掌握會計學的基礎理論(包括設置會計科目與賬戶、復式記賬等),運用各種會計核算基本方法(包括填制與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財產清查和編制會計報表進行財務信息處理和分析等)完成企業日常會計工作。
設計一個業務環節完善的企業會計實務項目,須包括籌集資金環節、采購環節、加工生產環節、銷售環節以及利潤分配環節,以該項目為線索引入會計處理工作。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該項目需要具有典型性以及一定的應用價值,建議將該項目設計為工業生產加工型企業項目。
會計學基礎的各個單元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確立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利于實現總體的培養目標,也有利于學生對單元知識點的賬戶,例如借貸記賬法環節,首先要學生掌握會計科目和賬戶其次要求學生掌握各個不同類型賬戶的記賬規則,在此基礎上進行憑證的填制和登記賬簿。每一個單元內容都應該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素質目標等。
會計學基礎課程的考核分為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出勤率上課表現以及課堂測試還有作業完成情況,終結性考核內容為期末考試內容。其中對課堂考核為改革的關鍵,加強小組合作和討論,對典型案例的學習和實務處理的工作完成內容的考核為重點。此外,課后作業應覆蓋會計學基礎各單元的內容,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會計學基礎的理論知識。
將OBE教學模式應用到會計學基礎教學中以提升教學效果是一次里程碑的改革,在改革中如何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學校的理論與實際操作內容接軌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在具體的改進措施上還需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由于OBE不是對過程的監控,而是對結果的分析與反饋,因此有利于我們重新審視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過程。在應用OBE教學模式時,為了形成良好的互動循環和提高教學質量,應避免具體任務布置得層次過低,教學實踐過程過于簡化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