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濤 汪陸伍 李成 高瑞
摘 要 籃球作為一項廣受人民大眾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國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是中國目前最受青少年喜愛、參與人數最多的體育運動項目。本研究通過對青少年籃球愛好參與者,以CUBA參賽的專業組運動員及CUBA陽光組業余籃球參與者為研究樣本,對樣本進行調研分析,并結合前人研究成果進行探索與分析,了解目前青少年業余籃球愛好者群體從事籃球訓練及進行專業化體能訓練所存在的現狀及盲區。以此對當前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專項體能訓練領域的情況進行的補充及提出建議,使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在符合自身參與目的的前提下,參與體能訓練并有所突破,為青少年籃球參與者及專業遠動員培養的長遠發展及科學訓練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礎貢獻力量。
關鍵詞 青少年業余籃球 愛好者 專項體能 訓練干預
本文通過對青少年業余籃球愛好者專項體能訓練的深入研究,解決青少年業余籃球愛好者專項體能訓練中出現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通過對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專項體能訓練的研究,使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在體能訓練模式、訓練方法、訓練體系設計上有所突破,為青少年籃球及專業遠動員培養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研究基礎貢獻力量。
1 體能訓練對于籃球運動的重要性
1.1 體能水平是愛好者掌握籃球運動技、戰術執行力的根本保障
體能訓練是所有運動項目參與者達到參與體育運動基本條件的必須途徑。體能訓練的練習主要圍繞參與者速度、力量、耐力、靈敏等運動基本素質,體能訓練水平是身體直接達到運動能力的根本途徑,體能的優良也是籃球運動技、戰術能力發揮掌握的執行基礎。
1.2 體能訓練是運動參與者改善身體素質
選擇符合并承受參與所從事運動項目的運動負荷、高低強度訓練、順利地承受符合此類運動的相關體能活動。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來看,體能訓練是對參與者、運動員有機體施加運動訓練的負荷刺激,進行生物學改造機體各項能力的過程。運動強度的負荷變化刺激的結果,就是使有機體從生物學角度產生適應性變化,導致機體各器官系統機能改善,從而使運動員、參與者適應相關運動的體能要求,并通過訓練使體能水平得到提高。
生理學研究指出,在一定的運動范圍運動負荷的刺激大小決定了體能訓練效果的強弱,保持一定強度的訓練負荷決定,決定了參與者的體能訓練水平。參與者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其水平會達到一定高度,進一步的提升需要加大負荷刺激才能達到新的高度。
所以,體能訓練是否專業化、系統化,是否能根據參與人群的基本機能條件及掌握運動的技戰術情況及未來發展目標等因素,設計符合相應條件的專項體能訓練方法體系及練習周期就顯得非常重要。
2 青少年愛好者(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現狀與不足
通過問卷調查,目前我國青少年愛好者(運動員)體能訓練存在著較大問題,即在身體發育水平尚未健全時,由于社會發展外部因素及部分利益驅動的驅使。體育機構希望家長看到孩子成長、教練員拿成績拼業績、金牌戰略等諸如此類狀況,在體育鍛煉及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出現了急功近利, 過早地強化“拔苗助長”用大運動量、成人化、非科學分類式的專項化訓練手段進行強化的現象。雖然在短時期內提高參與者的運動能力, 但這種具有較大隱患的不可持續發展訓練思想在整個體育教育培養體系中蔓延,從參與者長期的訓練效果來看, 百害而無一益, 過早的專項化訓練只會使參與者“曇花一現”,并不能達到鍛煉健身及長期參與的長遠目標。
3 青少年籃球參與者進行專項體能訓練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專項體能訓練對籃球運動參與者改善身體機能、適應籃球運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保障愛好者參與籃球運動,并能長期從事且取得良好效果成績的必要保障。但在進行訓練及專項化過程中應選擇具有專業資質的機構、組織、教練員,進行科學配比,設計符合參與者年齡、身體發育現狀、技戰術掌握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專項體能訓練鍛煉方式進行參與。
4 研究的目的與任務
4.1 研究目的
通過對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參與者專項體能訓練調查、與采樣,解決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參與者、從業者進行專項體能訓練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調研,并通過理論方法進行論證,找出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
4.2 研究任務
對現有體能訓練、專項體能訓練訓練理論進行歸納與總結,提高對專項體能訓練理論及操作的認知水平。通過對籃球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參與者、從業者從事籃球專項體能訓練的實際采樣調研,結合目前籃球運動項目發展特征及其對參與者在不同參與目的下體能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初步探索適合我國目前籃球參與者各階段、各群體體能訓練的方案。
4.3 研究的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
根據現有運動訓練理論及項群訓練理論的前期研究成果,研究表明,技能在籃球參與者、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結構中居于主導地位。通過多年的運動訓練實踐,我們清晰地認識到,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結構是處于不斷的發展且變化之中,不同水平的籃球參與者、運動員競技能力結構要素的組合也是不同的。對現代籃球運動參與者而言,技能提高的幅度往往取決于參與者的專項體能訓練水平,而體能訓練水平的提高往往對參與者從事專項競技及活動技能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且決定性的作用。
5 樣本分析與研究論證
5.1 樣本分析
5.1.1 年齡差異
樣本取樣:CUBA專業組的5支男子隊伍的58名隊員和7支女子隊伍的62名隊員; CUBA陽光組的6支男子隊伍73名隊員和6支女子隊伍的76名隊員進行比較的年齡狀況進行統計,專業組的男女籃球參與者由于其選材的特殊目的性,其各項素質、機能水平都發展相對成熟,生理年齡也相對較大,具有一定的參與比賽和進行高水平對抗的能力;而陽光組男女籃球運動員由于其與專業組參與目的不同,其參與人員結構也與專業組有較大差異,年齡結構也相對偏小。
5.1.2 身體形態差異
CUBA陽光組與專業組差距7.47cm,女子的平均身高差距為10.04cm;在體重差距方面,CUBA陽光組與專業男子組差距18.67kg;女子組平均體重差距為14.32kg。CUBA專業組男子籃球運動員在身高及身體形態方面指標與陽光組運動員存在顯著差異,女運動員差異更是明顯。
5.2 研究論證
5.2.1 青少年籃球愛好者專項體能訓練方案制定的原理及依據
青少年的身心發育由于處在生長發育期,且隨年齡增長每一階段都有較大變化,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點,其身心發育表現出一定的目的性、規律性、階段性、社會性、時代性。
所以對于青少年階段的專項體能運動訓練的手段、方法應從諸多方面予以考慮并適應各個時期的身心發育規律性特點。
5.2.2 青少年的生理發育的特點
青少年的身體形態發育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具有波浪性和階段性。并且具有明顯的年齡特征和性別差異。當進入青春期后,即人生的第二次生長高峰期,此期四只發展迅速,此年齡段的人身高每年以6~8cm。甚至10cm的速度增長,生長速度十分驚人。一般來說,女性首先出現青春期生長的突增,男性要遲兩年才出現。如11~14歲的女性平均身高要比同年齡的男生要高,但到了少年期的中期,男性的身高開始突增,而女性的身高增長速度開始變慢,男性的平均身高最終比女性高8~10cm。青少年期的體重增加十分明顯,尤其是少年期,每年可增加5~6kg,少數人每年可增加10kg左右。但由于青少年身體形態發育具有不均衡性,身高的增長速度要比體重快,所以呈現身長體輕的特點。青少年體重的增加并不表現為脂肪的增厚,而是表現為骨骼、肌肉和內臟發育的情況,它是少年身體發育是否充分的重要標志之一。
5.2.3 青少年的心理發育特點
青少年階段,隨著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機能的不斷發展,青少年的大腦皮層抑制機能也得到相應的發展,這種變化對參與者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實踐學習上,心理發育的逐步成熟也對青少年在參與戰術能力、團隊協作能力逐步提升、養成、協作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5.2.4 青少年的體能發育特點
體能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表現出明顯的年齡特征和性別差異。根據青少年體能增長速度的特點和增長速度的發展趨勢,可將青少年體能的發展分為快速增長期、慢速增長期、穩定期和下降期。男生各項體能指標的高峰,除速度在7~8歲出現外,其他指標均在12~16歲期間出現;女生各項體能指標的高峰期也多出現在7~9歲;柔韌和耐力到18~19歲又出現高峰。到19歲后,男女生各項體能都進入下降期。
5.2.5 符合籃球運動的項目特點
(1)對抗性:
籃球項目的對抗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身體對抗:籃球運動身體接觸頻繁競賽中無時無刻都充斥著力量、速度、彈跳從地面到空中的頻繁對抗爭奪。(2)技戰術對抗:籃球運動技戰術多樣,在單位時間和限制區域內要求參與者利用各種籃球技術及戰術與對方進行比拼來進行得分(3)心理對抗:心里對抗是籃球運動看不見得“戰場”,這種對抗要求運動員有強大的心理素質作為支撐,不過全面的身體素質和技戰術能力也為參與者的心理狀態提供了實際的心理保障。
(2)多變性:
籃球項目的多變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身體對抗中的多變性;(2)技戰術對抗中的多變性;(3)競賽環境外部因素的多變性;(4)運動員身、心狀態的多變性;(5)培養環境的不確定性。
5.2.6 籃球運動的專項體能訓練制定的要素及改善的要點
(1)針對性:籃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的制定要針對籃球運動專項特點及特定的參與人群特性,符合參與人群的參與目的,并以此為出發點。根據參與者身心發育特點,籃球運動技能,參與者活動訓練時間,參與目的,發展趨勢等因素因地制宜實際規劃參與者訓練計劃的制定。
(2)階段性:籃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的制定具有明顯的階段性而非一成不變的,所以訓練方案的制定是隨參與者機能改善、年齡變化、身體素質變化、技戰術能力變化、心理狀態變化、生活環境變化等因素階段性制定并采取不同的對待方法。
(3)基礎性:結合籃球運動的專項特點,利用運動訓練諸多訓練手段方法,培養養成參與者良好運動習慣及技戰術學習訓練習慣。在早期訓練過程中著重確定參與者五項素質的基本訓練習慣及訓練模式,逐漸建立循序漸進。
(4)傾向性:根據參與者參與籃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及培養目標,逐漸根據參與者參加競賽、身體發育變化,在組織中的位置分工變化、技戰術能力提高幅度,對參與者專項素質的發展進行調整和有所側重。
(5)連續性:籃球運動以糖酵解的供能形式為主,要求運動員有較強的糖酵解供氧能力,所以在籃球專項耐力訓練的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到能夠保證籃球參與者在比賽中保持長時間、快速的、多變、轉換迅速等方面運動能力培養與提高。
(6)全面性:由于現代籃球運動水平已經入了一個發展較高的發展水平,這對參與者身體機能各項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所以,注重全面的身體素質專項訓練對籃球運動參與者提高技戰術對抗能力,進一步享受技術進步成績增長,及健康養成等諸多方面提供保障。
6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1)青少年籃球專項體能訓練。青少年籃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是根據籃球運動特點,結合參與者身心發展階段特性及目的,采取的以提高專項體能和參與適應專項的要求的運動訓練手段和方法。
(2)體能訓練是技戰術能力的執行基礎。體能訓練是籃球參與者保證有機體適應籃球運動承受訓練負荷、競賽、娛樂的根本保障,是掌握復雜難度技術和戰術、創造優異成績,發展健康、延長運動壽命的基本條件。
(3)研究樣本年齡、身體形態差異化比較,青少年籃球參與者與專業籃球運動參與者在參與目的上是有本質區別的,所以在進行專項體能訓練的選擇方案和訓練模式上應有本質的差別,陽光的運動員在保障學習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籃球專業化訓練提高自身運動能力,參與競賽及活動是符合其自身特點的,其專項體能訓練模式應與職專業組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訓練模式有本質不同。
6.2 建議
(1)提高認識、高度,加強理論普及,建設高水平體能專項訓練教學隊伍。提高基層教練員、籃球運動健身指導員、籃球運動參與者本身對籃球專項體能訓練訓練知識、理論方法的普及。并在教學中、自主學習過程中有能力的設計、制定符合發展需要的專項體能計劃,持續有效開發國內籃球后備人才資源。
(2)加強創新,設計符合各類參與者參與目的的籃球專項體能訓練方案。在籃球訓練的組織與教學中,強調專項體能訓練及康復。針對特定參與人群進行專項體能訓練、康復科學方法的研究,促進各參與人群籃球專項體能訓練科學化水平,采用現代化技術設備對體能訓練及康復進行監控及指導。
(3)專項訓練內容循序漸進,遵循運動訓練及青少年發展規律,強調個體特性,全面培養籃球后備力量有利于參與者培養籃球興趣,使愛好者運動素質得到均衡長期可持續發展和促進。
參考文獻
[1] 劉慶山.體能訓練基本理論與我國高水平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
[2] 兒童少年生長發育與體育運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78-80.
[3] 呂季東.專項力量概念的界定[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28(4):77.
[4] 陳志,遠李燦.中國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問題分析[J].體育世界,2010.11(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