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雷 李濤 向志雪
摘要工程建設領域涉及資金大且集中、工程范圍廣,參與工程人員涉及人民群眾、企業老板、黨員干部,以致于較易存在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及貪污腐敗現象,致使工程建設領域成為腐敗問題高發、易發的領域。本文根據十八大之后發生在工程建設領域的貪腐案件統計歸納出該類案件的特點及重點發案環節,從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提出了預防該類貪腐案件的對策。
關鍵詞工程建設 貪腐 預防
一、序言
近年來,社會招商引資成績斐然,項目建設強力推進,民生工程扎實深入,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個別黨員領導干部卻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自我,隨波逐流,以權謀私,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本文將對查處的工程建設領域典型違紀案件作剖析,通過對該類案件的特點及發案環節進行歸納統計,再進行深入分析,最后探究其預防對策,為以后查處該類案件的紀檢監察工作奠定基礎。
二、工程建設領域貪腐案件特點
(一)從涉案主體看,主要集中在行業主管部門及基層干部
規劃、城建、交通等行業的主管部門及鄉鎮、村社干部均是頻發的涉案主體。
(二)從涉案人員看,窩案串案現象較為突出
涉案人員大多是上下級、同事或朋友關系,彼此之間利益關系錯綜復雜,有時交叉作案,有時互相勾結共同作案。
(三)從發案環節看,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
有的提前或超額向施工單位、個人撥付工程進度款;有的在設計變更、調整概算和工程結算中收受賄賂;有的在工程招投標過程中違反規定進行操作。
(四)從違紀形式看,作案手段具有較強的隱蔽性
一是行受賄雙方為了各自的利益共同設防,具有較強的隱蔽性。二是作案手段十分狡猾,積極掩飾,行受賄方式多樣,如通過賭博、入股或“干股”分紅、放高利貸等方式。
(五)從違紀后果看,具有較大的危害性
一是使國家直接蒙受經濟損失;二是使工程建設質量受損,形成“豆腐渣”工程;三是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
三、工程建設領域貪腐案件重點發案環節
(一)項目立項、設計審批環節
主要表現在:違規審批工程建設項目,人為設置“障礙”故意拖延有關工程項目的審批;有意肢解、縮小工程規模規避招標;有意肢解招標標段,暗中為其有利益關系單位的中標做好鋪墊工作;授意設計單位故意在初步設計中埋下設計變更的隱患,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施工、規劃許可審批環節
主要表現在:違規進行建設項目選址審批、建設用地規劃審批、建設工程規劃審批、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審批、建筑企業資質許可審批、建設工程初步設計文件審查、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審批或人為設置審批“障礙”,拖延審批期限;違規進行減免市政建設配套費、人防異地建設費等行政規費:擅自提高建筑工程的“容積率”等。
(三)征地拆遷環節
主要表現在:虛列被拆遷戶名、戶數,套取拆遷補償資金;涉及特殊、大型建筑物的拆遷,估價過高,多報補償資金;高估、虛報征地、臨時用地的數量和種類;故意擴大丈量面積、提高拆遷登記,虛報拆遷面積騙取拆遷補償款;用荒地冒充耕地,多騙取補償款;不及時、不足額撥付補償資金;挪用、轉移、滯留、擠占征地拆遷補償資金等。
(四)工程招投標環節
主要表現在:將工程項目化整為零規避招標;違規設置不合理的資質條件和廢標條款;不按規定發布招標公告,違規采用邀請招標、不招標或虛假招標;幫助投標人修改標書、更改投標價或泄漏標底;惡意隱瞞信息,投標人、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串通一氣,操控招投標;中標后重新與投標人訂立背離合同實質性內容的其他協議等。
(五)設計重大變更環節
主要表現在:在政府投資項目中,項目業主單位與施工單位串通,通過“低價中標”,然后再變更工程項目的初步設計,從而“高價結算”,獲取不正當的利益;虛報工程量,虛列隱蔽工程變更內容;與施工單位勾結,通過不合理變更增加工作量或替換新項目。
(六)竣工驗收環節
主要表現在:故意隱瞞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不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在施工單位對存在的問題未進行整改的情況下,違規提前進行竣工驗收;規避決算審計,提前進行竣工驗收;提前支付、拖延支付或不支付質量保證金等。
(七)資金撥付環節
主要表現在:違規超付工程進度款或提前預付、支付工程款;在手續不完備、工程質量明顯存在缺陷的情況下違規支付工程款;故意拖欠、人為拖延、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或結算工程款;抽逃、轉移、挪用工程項目建設資金;虛報工程管理費用,套取項目資金進行私分。
四、工程建設領域貪腐現象預防對策
(一)強化教育實效,增強“免疫力”,構筑“不想腐”機制
一是摒棄“自我”觀念,加強信仰教育,強化黨員領導干部心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的“天下為公”意識,切實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二是摒棄“走過場”教育,強化教育實效。要積極引導領導干部樹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創新廉政教育形式,制定相關的懲戒和考核機制,強化教育實效性。三是摒棄“搬教條”教育,豐富教育形式。要大力推行發案部門、發案地專題民主生活會及警示教育大會制度,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往往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強化制度約束,筑好“防火墻”構筑“不能腐”機制
1.大力推行工程招投標“三網一制度”。一是實行網上報名,招投標活動電子化、信息化,避免了許多人為因素。改代理公司報名為網上報名,防止了圍標串標行為;二是實行網上公示,重點工程招投標合同執行公示辦法,動員社會力量監督,壓證施工,一系列情況均在網上公示:三是實行網上失信懲戒辦法,將有不良記錄的企業的名單公諸網上;四是實行重點項目廉政評價制度,要求業主對各種“風險點”自行預排風險,提出預防方案,采取預防措施。
2.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及收費公開透明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審批制度改革,明確審批責任、時限、方式及人員,推行集體研究審批制度,并定期組織進行督促檢查,暢通投訴舉報熱線,廣泛調動社會、輿論監督的積極性,使行政權力徹底暴露在陽光下,真正做到公開、透明、公正,使公職人員腐敗的機會盡量降到最低。
3.深化廉政合同制度和建立向重點工程派駐專項監督組制度。試行向重點工程派駐專項監督組制度。監督組由紀檢監察、審計、財監、業務主管部門的人員組成,把執紀執法部門的工作舞臺延伸和拓展到工程建設現場。
4.積極探索試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由政府成立代建項目管理機構,對政府投資的非經營性項目統一實行“交鑰匙”工程,所有項目對社會公開招標建設,代建管理機構與代建單位簽合同的同時,要按照總投資額的10%向代建管理機構提交履約保函。中標的代建單位結算金額不能超出政府總投資額,如超出投資,政府不再追加投資,并將扣掉10%的履約保函。代建制替公務人員建立起了“物理隔離墻”,堵住了包工頭的公關之路,進一步減少腐敗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三)強化監督實效,樹好“警示牌”,構筑“不會腐”機制
1.強化市場準入監管。要強化競爭機制,進一步規范工程建設市場秩序,加大對有形市場建筑管理,提高交易活動的透明度;建立企業誠信“黑名單”,嚴格逗硬措施,對不誠信企業,取消或限制進入工程建設市場資格。完善紀檢監察機關、規劃與建設局與檢察機關之間的協調機制,建立聯席會議機制,結合各自職能和執紀執法情況,定期通報和更新“黑名單”的內容,使“黑名單”真正發揮作用。
2.強化工程招標監管。進一步遏制和查處工程招投標過程中的圍標、串標行為。嚴格工程設計變更審查和審批制度,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允許中標后隨意更改合同金額和工程量。
3.強化資金撥付監管。對建設材料采購要全面實行公開招投標制度,并制定和明確回避制度,避免個別領導干部利用職權以親屬的名義經商辦企業壟斷材料供給。
4.強化權力運行監管。以管權、管物、管錢等環節為重點,以項目發包權、資金使用權和材料采購權為核心,著力構建嚴密的監管體系,做好“放權”、“限權”、“制權”三個環節。進一步發揮紀檢、監察、審計等反腐機構監督主渠道作用,推行“三介入”、“三同步”的監管機制,即重點工程全程介入,一般工程重點介入,擬建工程提前介入;廉政合同與工程合同同步簽定,廉政監督與質量監督同步進行,廉政建設與工程建設同步驗收。
(四)強化懲處力度,架好“高壓線”,構筑“不敢腐”機制
1.加大對受賄的查處力度,使之“不敢收”。要旗幟鮮明地查處工程建設領域的腐敗行為,保持查辦案件工作的強勁勢頭,重點打擊利用職務之便違規插手工程建設、經商辦企業、收取賄賂、貪污工程款等違紀違法行為。對工程建設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實施專題調研,認真分析,精心篩選案件線索,強力查處腐敗分子,對典型的、影響惡劣的案件從嚴查處。及時將工程建設領域腐敗案件公開曝光,達到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對工程建設領域腐敗案件深入剖析,認真查找體制機制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逐步鏟除滋生腐敗現象的土壤。
2.加大對行賄的懲處力度,使之“不敢送”。長期以來,我們都是以查處貪污受賄的黨員領導干部為工作重點,而對工程建設領域的不法商人打擊的少、追究的少。正是這種“一手軟”、“一手硬”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蹺蹺板”效應,只遏制了“收”,但沒有制止“送”,導致腐敗行為的高壓態勢。因此,要加大對行賄行為的懲處力度,增加行賄人的“行賄”成本,建立執紀執法機關聯網的行賄“黑色檔案”,對有行賄記錄的不法商人實行納入個人誠信懲戒系統,對其融資、參與工程招投標及從事其他相關行業進行一定的限制和懲戒,使之“不敢送”。
五、總結
本文歸納出了工程建設領域貪腐案件的五類特點及七類重點發案環節,針對該類案件的特點及發案環節,從教育、制度、監督、懲處四個方面提出了預防該類案件的初步見解,為紀檢監察干部在審查工程建設領域類案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