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
摘要在社會發展的驅動下未成年人犯罪越來越頻發,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必要性是不可忽視的。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一方面加強了國家、社會和家庭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對未成年人犯罪進行法律上、道德上的管理和規制。對其的研究以達到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為主要目的,以減少未成年人心理問題為重要目的,以幫助未成年人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從小樹立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最終目的。因此,我國要盡快落實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措施,在立法、社會現實、家庭和學校教育上進行全方位的行動,對我國未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數量的減少做出美好展望。
關鍵詞未成年人 犯罪 多元化 立法防控 道德教育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內涵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水平的提高,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未成年人越來越呈現出一種“早熟”的趨勢。在這種大形勢的推動下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問題在實踐中逐漸暴露出來。各國在立法上對未成年人犯罪做出了一定的法律規范,但是關于此類犯罪主體名稱的確定和主體犯罪的年齡界定問題上的規定不盡相同。在我國,官方認可的是“未成年人”這一稱謂以及“18周歲”這一年齡界限。本文所采用的即是“未成年人”這一稱謂以及“18周歲”這一年齡界限。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點
我國近幾年出現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明顯上升的趨勢,具有比較鮮明的犯罪特征。
1.犯罪年齡低齡化。根據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相關數據,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已成普遍現象。另跟據2015年7月1日《檢察日報》,未成年犯罪總數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
2.犯罪類型復雜化。以前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類型主要集中在盜竊等運用私密手段進行犯罪的案件。但是現在,未成年人犯罪以侵財、滋事類犯罪居多。隨著社會的進步,未成年更傾向于嘗試公開性、暴力性犯罪,總而言之未成年犯罪的多元化逐漸凸現出來。
3.犯罪形式團伙化。處在未成年階段的未成年人,往往更喜歡追求所謂的兄弟義氣,僅僅在一起吃喝玩樂顯然不能滿足他們顯示自己的仗義,所以在個別兄弟萌生違法犯罪的想法時,他們往往也會義不容辭地參與其中。團伙作案不僅可以滿足自身的虛榮心,更是給了犯罪分子行動上、心理上的支持。可以說團伙作案在無形中加大了未成年人實施犯罪的膽量。
4.犯罪智能化傾向。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讓犯罪形式不再局限于罪犯對受害人面對面的實施犯罪,網絡媒體給予了一些不法分子一個很便利的犯罪平臺。2011年以前,信息技術水平普遍處于比較低的時期,未成年人由于自身的智力、財力等因素的影響不能做到高科技類犯罪的硬件要求和軟件條件。但從2012年開始,信息網絡媒體蓬勃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與普及,科技逐步融入我們的生活。未成年正是受到這種互聯網技術的沖擊,迅速接受了新型犯罪手段,并且逐步完善,使其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網絡虛擬財產的興起,更是帶動了一波盜竊網絡虛擬財產的犯罪。另外,如今的電視、互聯網的普及讓一些暴力犯罪、案件偵破紀實等影片、報導向社會開放,雖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但是也給了未成年人學習、模仿作案的機會,未成年人具有很強的學習和模仿能力,在研究作案細節的同時也會注重犯罪后對法律制裁的規避。
二、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產生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處在成長期的未成年人,正在經歷身體上、思想上的蛻變,處在這個時期的他們身體開始迅速成熟,在思想上開始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對于家長、老師的教育開始產生反抗的心理,這種明顯的變化讓他們特別容易產生急躁、迷茫、懵懂的情緒。另外身體的迅速成熟和思想發展不成熟之間的矛盾狀態極易造成未成年人沖動犯罪的后果。
(二)學校原因
1.道德教育的缺失。道德教育是一切專業知識教育的最基礎的前提,評判一個學校教學質量的標準已經從以前的片面追求分數、成績轉移到學校對學生道德的引導。學校成功實施積極地、正能量的道德教育可以讓學生的內心變得更強大,而若是缺乏道德教育則會將學生樹立不健康的道德觀念,從而走入犯罪的深淵。
2.現行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一是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校的升學率高固然是一個學校教學質量高的體現,但是學校僅僅追求升學率的提高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是毫無益處的。片面追求專業課的灌輸,遺漏應該在未成年階段進行的道德觀念引導等教育,是學生提升綜合素質的絆腳石。二是學校在法律教育方面有所欠缺。學校往往僅僅是在形式上對學生進行片面的法制教育,學生做不到透徹的理解法律存在的真正意義。三是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是距離未成年人最近的行業之一,教師的教育和引導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四是學校管理的弊病根深蒂固,校園管理不夠嚴格,讓社會不良分子進入校園,與學生發生近距離接觸,讓學生染上不良習性,也會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禍端。
(三)家庭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不恰當。家庭教育是所有人最先接觸的教育,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的知識啟蒙、道德感的樹立等至關重要。失敗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現為對未成年人使用暴力、缺乏與未成年人的適當溝通,以及對未成年人過分溺愛、放任自流等;成功的家庭教育則是與未成年人進行及時的溝通,時刻了解未成年人的內心想法,獎懲分明,注重道德的培養。。
2.家庭經濟文化環境的不完善。經濟的飛速發展讓社會家庭結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人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在普遍提高,但是家庭經濟文化的差距也在逐漸加大。經濟文化環境較好的家庭往往更重視對未成年人的道德培養,使其遠離犯罪。而家庭經濟情況較差,文化氛圍缺失的家庭對未成年人的人格培養更多的是持放任態度,而人格的缺陷恰恰是出現未成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社會原因
1.媒體及網絡的作用缺失。如上文所述,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讓科技離我們越來越近。科技除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之外,也有一些問題凸現出來。在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上,主要表現為未成年人在各種信息泛濫的網絡上不能夠分辨出積極信息和低俗信息,受到不良信息的沾染,使得未成年人對一些色情、暴力、反動、迷信的負面內容有所了解。出于好奇等心態,促使一些心智不堅定的未成年人走向犯罪。
2.社會監管與幫助不足。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機構,在很大程度上對社會的發展、人民幸福生活起到了保障和促進作用。盡管政府盡力實施社會監管等職能,但在龐大需要監管的事物中還是有所遺漏,比如對一些文化娛樂場所做不到完全覆蓋,導致一些未成年人仍然長期多次進入三廳一社等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長的娛樂場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社會監管與幫助不足導致這些不良文化娛樂場所成為了未成年人的聚地,并且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三、國外主要國家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對策及借鑒價值
(一)日本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對策
日本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已經具備了一個完整、嚴密的體系。主要體現在以警察廳為中心,整合調動全社會的可用資源,采取多部門分工合作的方法來實現。具體措施表現為:第一,指導成立各類志愿組織,協助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第二,設置未成年人支援中心,全方位開展預防犯罪活動;第三,與學校協作及時掌握行為不良未成年人情況。
(二)英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措施
英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體系也較為完備,主要體現在用法律法規對未成年人的犯罪進行預防。第一,英國法律中規定了申斥和最后警告,為未成年犯罪的進一步發展設定了保護的底線,從而減少犯罪數量。第二,英國對家庭責任十分重視。父母需要對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承擔一定的責任,在法律上給予英國父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義務,對于不履行義務的父母給予一定的懲罰,督促父母發揮對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第三,成立了未成年犯罪特別工作組,專門從事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務,使未成年犯罪的處理更加專業化。
(三)美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措施
美國對未成年人犯罪有了較為完善的預防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建立完善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體系;第二,設立專口的矯正機構;第三,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美國已經開始以立法的形式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這種方式為美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四、前述國家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對我國的借鑒價值
(一)完善的立法防控
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對未成年人權利的確定和保護,而且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未成年人權利保護的法律體系。自1899年美國伊利諾伊州制定了第一部《少年法庭法》以后,其他發達國家紛紛制定了各自的保護未成年人法令。然而一些發展中國家則是把重點放在了對未成年人的懲戒上。我國在未成年人權利保護體系建立上還不夠完善,因此,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相關法律制度、改善和提高對未成年人權利的重視和保護刻不容緩。
(二)要從社會現實出發
在當今形式下,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主要以政府相關機構為主,調動社會力量的情況很少。但是只有政府的單方面行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該借鑒國外的經驗和作法,既要以政府相關機構為主,又要結合全社會的力量。一方面通過政府的強制性約束讓社會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識鞏固,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社會的非強制性約束力量的靈活性、普適性的特點,讓未成年人在良好社會環境中具備基本的法制觀念和道德意識。
(三)注重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最關鍵的一步,又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健康的家庭教育可以促進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發展,而負能量的家庭教育只能讓未成年人的心理受到更大的創傷。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可以讓未成年人養成善良、正能量的性格,但是如果缺失家庭教育則會將未成年人推向犯罪的邊緣。
(四)關注學校教育
學校作為未成年人家庭以外,第二個經常處所地,更應該做到在思想上引領學生積極向上,在管理上規范學生遵規守紀。除了對專業課、文化課的講授和指導,更多的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學校應該為學生專門開設心理輔導室,對于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及時開導。學校對學生的法制教育也不可或缺,通過組織學生按時收看法治節目,從身邊的小事了解法律,對犯罪有一個正確的定位,可以給予未成年人一定的心理暗示,給未成年人敲警鐘,遠離犯罪,防微杜漸。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教育職能,不僅僅是教課,更重要的是以長輩的身份關心學生、疏導學生,將未成年人的犯罪想法扼殺在搖籃之中。
五、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展望
未成年人犯罪比例的逐年上升,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研究已經迫在眉睫,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我們每個人的重視。調查顯示,2000年以來,中國各級法院判決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數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增長率已經超過了我國GDP增長率。目前全國法院共設少年法庭2420個,有專門審判人員7200多名。。雖然我國對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體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未成年犯罪的預防的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點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綜合治理未成年人犯罪,消除各種消極影響,不斷改善社會風氣,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從而達到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