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菲菲 孫躍
【摘 要】雙語教學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學生使用外語對專業相關資料的閱讀和溝通能力,還能積極引導學生了解國內外先進軟件的應用場景、開發理念及最新發展動態,更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基于信息工程專業課《MATLAB程序設計》教學中的“3課時6段式”新實踐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借助互聯網平臺,鼓勵學生嘗試使用英語網絡直播相關知識內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開展雙語教學新模式建設的探索,提出具體的建設策略和系統的實施路徑,具有較好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關鍵字】雙語教學;互聯網;MATLAB程序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1-011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1.049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use foreign language to read and communicate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but also can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scene ,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of advanced software at home and abroad ,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more comprehensively. Based on the new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ree classes and six sections"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ized courses, "MATLAB programm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platform, and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try to use English webcast related knowledge content, which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Furtherm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and ways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Internet platform; MATLAB programming
0 引言
在高校教育中開展雙語教學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戰略,也是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徑。雙語教學課程通常選擇學科發展迅速、具有國際通用性的學科相關課程進行開設[1]。以信息工程專業為例,該學科中主要使用英文專業詞匯,甚至大多學習的軟件也僅有英文版本。雙語教學不但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構建使用外語對專業相關資料的閱讀和溝通能力,還能積極引導學生了解國內外先進軟件應用、開發理念及最新發展動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
然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卻產生了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雙語師資、學生接受情況及課程模式等方面。其中最突出的問題在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傳授-學生接受”為主,被動的傳統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雖然“翻轉課堂”可變被動為主動,但需學生提前自學專業英語內容,相較于非雙語課程的雙語教學更有難度,實際可操作性欠佳。在雙語教學過程中,以上方式不但無法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驅動力,而且一定程度的影響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因此,探討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顯得尤為迫切[3-5]。
互聯網作為高效的教學手段成為當前教學領域的研究熱點,本文也是置于這一熱點技術框架下的延伸與拓展。當前教育領域關于網絡教學多以“單向傳授”為主體,涉及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參與”研究較少[6-7]。在以學生為主體的網絡平臺學習模式建設等研究中,也少有提及具體的建設策略和系統的實施路徑[8-11]。本文以信息工程專業課《MATLAB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新課引入-自學嘗試-直播展示-釋疑提高-總結深入-練習強化”3課時6段式為新的實踐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借助互聯網平臺,鼓勵學生嘗試用英語進行網絡直播,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開展雙語教學新模式建設的探索,具有較好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1 教學方法的改革
1.1 根據信息工程專業特點設立授課實施目標
通過對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語言能力素質進行調研和分析,對課程教學范圍內的知識點進行篩選整理,將符合學生現有認知水平及操作可行性的知識內容作為課程的重點教學內容,確定富有專業特色的雙語學習能力作為培養目標。
1.2 學生在雙語教學過程中興趣和能力的提升策略和實現路徑
本文主要采用“3課時6段式”的教學模式,以信息工程專業的《MATLAB程序設計》專業課程為例,具體的教學思路及方案見圖1。
(1)新課引入:新章節、新知識點的引入,通過啟發式教學,將內容構架和重難點傳授給學生,并通過經典案例進行說明(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提供學習思路,引導和協助學生更容易的完成自學)。
(2)自學嘗試:基于互聯網,學生通過國外在線教育學習平臺“Coursera”進行課下學習,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自由討論,共同完成新課內容的 “展示作品”( 含查閱資料、搜集素材、制作PPT、演講的準備等工作)。
(3)直播展示:學生通過 “熊貓、映客或斗魚”等網絡直播平臺報告“展示作品”( 直播平臺作為校園流行媒介,符合當代大學生希望展示和挑戰自我的心理期許,借此正向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傳播知識,展示自我,增強自信,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自主能動性)。鼓勵學生使用英文展示,提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4)釋疑提高:基于“直播展示”情況提出問題與建議,并進行互動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5)總結深入:結合“直播展示”和教學內容進行系統總結。
(6)練習強化:通過習題鞏固教學效果。
1.3 策略評價與路徑檢驗
主要對前述構建的互聯網平臺環境下3課時6段式雙語教學新模式進行評價檢驗,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平臺及新媒體等途徑收集相關學生興趣變化、自學能力水平、專業知識掌握,英語實用能力和學生意見反饋等數據,觀察和反思各策略的有效性。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將綜合運用文獻研究、個案追蹤、評價檢測等研究方法進行理論分析與評價檢驗。首先,學習借鑒已有的文獻資料,將雙語教學模式開展并實施在專業課程中。以信息工程專業的《MATLAB程序設計》作為典型的案例研究,從教材、授課方式以及考核三方面進行多樣化的設計及應用。最后,結合教學效果、考核評價等,對個案進行追蹤,觀察和反思。對收集的數據和觀察的個案進行實證檢驗分析。
3 教學成效
到目前為止,《MATLAB程序設計》雙語課程的實施已經在我校信息工程學院中連續開展了2個學期,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每學期的問卷調查中,絕大部分學生表示完全接受雙語課程在本專業中的實施,并表示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不但提升了使用外語對專業相關資料的閱讀和溝通能力,還促使廣大學生對國內外先進軟件應用、開發理念及最新發展動態的積極關注與探索,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3課時6段式”的教學新模式也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肯定,很多學生表示,新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更扎實的掌握專業知識,而且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中展現自我,既提升了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又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自信心也得到提高。以上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對“3課時6段式”雙語教學新模式的改革持肯定態度。
此外,在學校開展的雙語課程師資選拔中,筆者作為《MATLAB程序設計》的主講教師,通過選拔考核并得到學校的支持。同時,學校教學督導組的聽課反饋進一步顯示,“3課時6段式”雙語教學新模式得到了肯定及贊許,這也對筆者給予了充分的鼓舞。
【參考文獻】
[1]姜巨福.在專業選修課中開展雙語教學的重要性.科技創新導報,2012.
[2]徐麗英.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科教縱橫,2012.
[3]張冰冰.我國高職高專雙語教學的現狀及問題解決初探.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
[4]杜董生.《MATLAB 程序設計》在電類專業雙語教學方式的探索.輕工科技,2014.
[5]廖宇峰.雙語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思考——以“MATLAB語言”課程為例.教育教學論壇,2016.
[6]肖英.“互聯網+”背景下小班化線上線下雙語課堂教學改革探討,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
[7]李響.“互聯網+”在電子設計自動化雙語教學改革中的研究與應用,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
[8]靳玲.“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材料物理》課程雙語教學實踐與研究,化工時刊,2016.
[9]廖江福.軟件工程專業課程設計中的雙語教學.集美大學學報,2012.
[10]胡皓.自動化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Value Engineering,2011.
[11] 王利眾 電子技術類專業雙語課程教學的探索——以《微波原理與技術》雙語課程為例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