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煜,魯 茜,徐國偉
(1.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北京 102617; 2浙江大學,浙江 杭州 310058; 3.中國兒童中心體育部,北京 100025)
在高校的體育課程當中,游泳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相對于其他體育項目,游泳教學在教學環境、運動方式、呼吸技巧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點,它既是體育活動,同時又是一種必備的生活技能,頗受大學生歡迎。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教學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技術性,忽略了教學形式的多元化,急功近利。使得初學者因為懼怕和不感興趣在課間消磨時間,影響了整體教學效果。
游戲法是體育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貫徹了“寓教于樂”的教育原則,對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掌握知識技能等有積極作用。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內容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莫過于游戲。通過游戲可以豐富課程內容,增強學習內在動力,活躍課堂氣氛,鞏固已掌握的運動技能。
本研究把游戲教學法運用到游泳教學中,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中加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主動的體驗運動技能,驗證游戲法在游泳教學中的效果,為高校游泳教學提供可參考的資料。
本文主要對游戲教學法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通過選取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游泳專項課2個教學班作為實驗對象,每班30人,男女各15人,隨機選取一個班作為實驗班,另一個班作為對照班。實驗班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上游戲教學,對照班采取傳統教學方法。實驗時間16周,每周2學時,共計32學時。為確保實驗的有效性,實驗過程中實驗組與對照組教學條件、教學進度、場地器材和授課教師以及學生的游泳基礎等方面均保持一致。實驗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發放問卷調查,采用常規計算對調查結果進行數理統計,為本文提供數據支撐。
由于游泳運動環境的特殊性,如果教學內容陳舊枯燥,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影響教學效果。在教學內容中穿插游戲,可以讓學生通過游戲盡快適應運動環境,鞏固技術動作,活躍課堂氣氛。根據課程大綱,游泳選項課第一學期授課內容包括熟悉水性和蛙泳技術,根據教學內容分不同階段設計有針對性的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熟練掌握各個階段的技術動作。
2.1.1 熟悉水性階段 在熟悉水性階段,游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培養對游泳的興趣以及消除怕水心理,另一目的就是學生在水里感受水對身體帶來的阻力及浮力。教學內容有水中行走跳躍、浮體滑行、呼吸等。在這個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游泳,水中重力、呼吸方法和運動方式的改變,容易造成緊張焦慮的情緒。實驗組針對這個特點在教學方法上加入游戲,讓學生的注意力被游戲所吸引,消除緊張情緒,具體見表1。
在熟悉水性階段,在每個教學內容中安排2個游戲環節,游戲設計的目的是鞏固熟悉水性動作技能,增強對游泳的興趣,消除怕水心理。
2.1.2 技術教學階段 在熟悉水性階段后,進入技術教學階段,蛙泳技術教學內容分為蛙泳腿部技術、手臂技術和配合技術。在上一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掌握在水中自如行走滑行和呼吸技術,此時在教學時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所以要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安排一些與技術動作相關的游戲,這樣可以避免單一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習興趣。例如,蛙泳腿蜈蚣游泳,練習者分2~3組,每組縱隊排列,后者扶住前者腰部,幾人同時做蛙泳腿動作。游戲中不僅鞏固了蛙泳腿技術,同時培養了團隊合作意識。在學習蛙泳手臂動作后,進行坐板劃船接力賽,可以練習蛙泳手臂技術,體會劃水技術動作效果,對水的感覺。游戲的設計與技術動作相結合,達到邊學邊練的目的。

表1 熟悉水性階段游戲設計
游戲教學選擇的時機非常重要,一般在動作學習的初級階段不宜采用,在學習的初級階段,由于神經過程處于分化階段,內抑制尚未完全建立,因而控制動作的能力差,會出現不協調、不精確,且容易出現錯誤動作。如果過早的使用游戲教學,容易形成錯誤動作。應根據學生掌握情況及課堂的反應,酌情選擇游戲教學。
2.1.3 熟練技術階段 此時教學內容已基本完成,大多數同學基本掌握蛙泳技術,遇到新刺激容易出現錯誤動作,需要進行長距離耐力練習來鞏固技術動作,但耐力練習對于同學們來說較為艱苦和枯燥,同時學生的情緒會受到影響。這時在教學中設計一些游戲環節,如接力賽、踩水比賽等,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生情緒,在比賽中鞏固技術、提高速度,鍛煉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
2.2.1 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游戲教學可以滿足學生追求樂趣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從而喜歡上游泳運動。通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游戲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求知欲增強,由原來的被動練習變成主動的參與。對于體育課喜歡程度和授課方式滿意程度都明顯優于對照組,詳見表2。
2.2.2 有利于學生盡快熟悉水環境,消除怕水心理 游泳是一個較為特殊的運動項目,它是從事在水里的運動,所以運動環境與我們平時所生活的環境有很大的差別,在熟悉水性階段加入游戲教學,可以使學生盡快地適應水中的環境,有效地減少對運動環境的恐懼。在實驗前,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了恐水程度調查,實驗結束后單獨對實驗前調查中恐水程度高的學生進行了訪談。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認為游戲教學法有效地緩解了最初下水時心里的緊張和焦慮感,與對照組相比,學生更快地適應運動環境,進入學習狀態。
2.2.3 有利于學生專項技能的提高 在技能學習過程中,“游戲教學法”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習效率。特別在基礎動作的學習過程,需要反復的練習才能鞏固技術動作,但簡單的重復容易造成學習興趣下降,效率降低。設計基礎動作的游戲練習,在游戲過程中重復動作,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鞏固了技術動作。教學效果有顯著的提升,詳見表3
通過表3可以看到,實驗組的技術評定與距離成績均比對照組高,經t檢驗,技術評定成績P>0.05有顯著性差異,距離成績P>0.05同樣具有顯著性差異。這表明使用游戲教學法,在教學效果上有明顯的提升。

表2 實驗前后學生學習興趣調查 百分比/%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后考核成績對比
2.2.4 有利于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相互溝通的能力 現在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團隊合作意識淡漠,平時缺乏與人溝通的方式和技巧。而“游戲教學法”通過分組練習及比賽等形式,在小組合作中體會團結的力量,小組內同學間相互交流鼓勵,分享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經驗,對于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團隊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發揮特長,增強了自信心。在相互競爭中體會體育的樂趣,讓游戲搭建同學間、師生間溝通的橋梁,在學習運動技能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相互溝通的能力。
3.1 游戲教學法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安排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游泳教學中可以分為熟悉水性階段、技術學習階段和熟練技術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游戲設計,在游戲中鞏固技術動作,達到教學目的。
3.2 高校游泳選項課教學中,增加游戲教學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習效果,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技術評定和距離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調查顯示,對于體育課喜歡程度和授課方式滿意程度都明顯優于對照組。
3.3 游戲教學法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專項技能的提高,以及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