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惠
摘要:隨著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掀開了新的篇章。而廣大的基層農村黨員干部作為促進新農村經濟建設發展的前沿力量,其職能的發揮將直接影響農村經濟建設的和諧發展。只有不斷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方能保障農村黨員干部的職能發揮最大化,切實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促進新農村經濟發展。
關鍵詞:黨員干部 廉政教育 經濟發展
一、農村黨員干部開展廉政教育的意義
(一)利于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
在新農村的經濟發展建設中,黨員干部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及廉政意識的培養離不開黨組織的培訓和領導。只有黨員干部不斷的加強自身對先進理論知識掌握,并結合先進的成功經驗,才能保證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中不斷的前進。對農村的黨員干部開展廉政教育有利于黨員明確自身職責,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理念,以高覺悟、高政治素養的狀態投入到工作中,以保障農村黨員干部工作開展的能動性、科學性。
(二)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安定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的改革任務日益繁重。農村的黨員干部作為最基層的干部群體,其政治素養、政治覺悟及工作執行能力的高低將關乎著農村的發展與建設中黨的政策及路線方針是否落實到位,直接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及社會的和諧安定。廣大的農村黨員干部始終是全國經濟發展改革的基層力量,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直接接觸到很多關系著人民利益和民生的問題,其在維護人民利益和解決各類社會矛盾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有利于維護農民的切身利益遏制不良風氣的產生,對促進農村的經濟的發展維護社會的和諧安定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村的黨員干部是實現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村任務改革順利完成的重要的人才保障。在科學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對農村的黨員干部進行廉政教育,利于提高黨員隊伍的凝聚力,提高黨員干部的執行力,提高基層農民群眾的向心力,利于保障國家給與農村的各項扶持政策及扶持基金落實到位。縣級以下的農村黨員基層干部,是農村“資金、資產、資源”的主要和直接的管理者與支配者,決定著農村各項經濟的要素支配是否合理。具有優良作風、勤政廉潔的農村黨員干部能夠將農村的經濟與生產要素發揮出最大的效率,對減少農村資源、資金的浪費,促進農村經濟的和諧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農村黨員干部廉政教育的基本原則
(一)“導向與針對”并重原則
雖然我國已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但在我國的農村黨員干部中,仍存在黨員知識文化程度不高,對知識的學習和深造不重視,知識理論素養偏低的現象。這將直接導致黨員干部看不清事物的本質,難于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解決問題,甚至會出現誤入歧途的現象。這便要求對農村的黨員干部開展的廉政教育應具有明確的導向性,以我國社會主義理論、黨的重要理論方針和相關制度為基準和導向開展黨員的廉政教育。此外,在黨員的廉政教育中還應做到有的放矢,對不同層面、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黨員干部進行有側重點和差異化的教育。還要積極的引導重點的黨員干部起到帶頭的模范作用,以其扎實優良的廉政作風和良好的社會形象輻射和影響其他黨員。
(二)“整體與層次”結合原則
開展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工作,須明確教育的目標和內容,并將兩者有機結合視為一個整體。只有各要素間相互協調才能使廉政教育的效果發揮最佳。沒有針對性的教育目標及脫離目標的教育行為都將會使廉政教育工作失去整體性和規劃性。教育的目標和教育內容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并具有“有序性”的特點,即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又有著一定從屬性。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及各項改革任務的實施,農村黨員干部的“生存”環境也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個人的思想意識及覺悟也會隨之變化。故而,開展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應與時俱進,不斷調整教育目標,完善教育內容,對不同層次的黨員開展不同標準的教育行為,整體教育與層次教育相結合。
(三)“理論與實際”相融合原則
農村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應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導向,要不斷的鞏固黨員教育工作的先進成果,將其與中國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相結合。從事廉政教育工作的人員應深入到最基層,結合不同黨員的思想意識和政治理念開展“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的教育活動,并將思想意識問題與實際的社會問題、社會矛盾融合。此外,廉政教育的工作者要敢于創新教育理念,用理論引導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優良經驗,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教育的方法,使廉政教育的工作達到新高度。
三、農村黨員干部廉政教育的路徑探索
新農村的建設時期,農村的黨員干部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確保廉政教育的順利開展及實施的效果,應探尋多樣化、靈活化的教育模式,采取“黨校教育、示范警示教育和網絡化教育”等。
(一)開展黨校集中教育模式
目前,基層農村黨員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就是在“黨校”參加集中的培訓。因此,各級的黨政機關及領導應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工作的重視,相關的財政機構加大財政教育的經費,加強黨校等教育基地的設施建設;提高黨校的師資建設,采取有效的激勵和監督措施,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黨校開展集中式的廉政教育培訓課程時,首先應結合接受培訓的群體特點制定教育目標、課程內容講解應注意突出主題,敢于創新和探索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的教育活動中首先應通過“了解上情”,即準確的掌握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及三農的路線方針政策,圍繞黨風建設中面臨的新問題,開展提高黨員政治素養及綜合質素的廉政教育活動。其次,還需“知曉下情”,廉政教育的工作者通過實地的基層走訪,與黨員和群眾進行溝通交流,尋找廉政教育工作開展的突破口,展開“按需教育”的培訓模式。
(二)開展示范、警示教育
在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工作中開展“示范”和“警示”的教育方式,正面的“示范”教育就是將扎根于農村建設,積極推進農村建設,清正廉潔的優秀黨員干部作為標桿大力宣傳,宣傳優秀黨員帶民致富的先進事跡,學習優秀黨員以人民利益為中心,堅持民主集中的辦事作風等。而相對的反面警示案例,則是挖掘農村典型的黨員干部瀆職、貪污的案例,以反面的警示作用敲響黨員干部的警鐘,以提高黨員干部的自律性和自警性。而在選擇示范和警示案例進行教育時,應堅持以下兩個原則:首先是選擇的示范案例應與樹立典型相結合,通過選擇不同類型的、不同層面的先進優秀典型,樹立起不同學習典型,形成爭創典型的優良風氣。其次是警示和懲戒相結合,指對相關的案例進行深挖和剖析,查尋黨風廉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風險漏洞和問題點,提出相對的整改意見措施,進一步完善制度和監督保障體系,從而防止類似的事件再發生。
(三)開展現代網絡化的教育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網絡開展的黨員廉政教育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弊端。基于網絡開展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具有互動性和及時性等特點,教育的相關內容可以通過網絡第一時間進行推送,保障了教育內容傳遞的時效性和便捷性。通過互聯網技術,開設PC端、手機客戶端的網頁專欄的清正廉潔教育、黨的重要路線方針的宣傳和先進的工作經驗、工作成果向廣大的村民展示,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堅定的反腐倡廉的決心。在進行網絡化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工作時,不僅需要對教育的內容質量進行把控,還需注重網絡技術層面的提升。由于現階段部分的農村黨員干部對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和設備掌握程度不高,這便要求相關廉政教育的網頁和客戶端的設置,例如微信、微博等,要便于操作,避免其成為形式擺設;而在內容的選擇上,在進行黨風建設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綱領性”文件的宣傳時,還應注意附加通俗易懂的相關解讀,切實保障農村的黨員干部高效率的利用網絡進行黨風廉政教育的學習。
四、結語
農村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其肩負著促進農村經濟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使命。為了適應新農村建設的需求,黨員干部廉政教育工作應以科學的思想理論為指引,與時俱進的完善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模式的多樣,以推進廉政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參考文獻:
[1]陽杰.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有效性研究——以和田縣塔依塔克村為例[J].新絲路(下旬),2016,(08).
[2]萬秀熠.關于近年來農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研究綜述[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03).
(作者單位:河北省樂亭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