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雅萍

幼兒園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是讓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對社會、集體等的初步認知,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欲。所以,幼兒園教學活動應該從啟蒙幼兒心智和調動其積極性等方面進行。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游戲來實現的,而幼兒在幼兒園的活動,又包括集體教學活動、區域教學活動和個體教學活動。一般來說,個體教學是為了針對某個幼兒出現的某個問題,而集體教學活動和區域教學活動面對的群體則分別是全體和部分幼兒。
幼兒集體教學活動主要指教師在了解和把握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日常生活習慣的前提下,有計劃地組織教學活動。集體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教師統一下達指令,全班幼兒以同樣的方法、同樣的速度來學習同樣的知識,最終達到相同的教學目標。在這種教育模式中,幼兒往往都是在教師的教導下,被動地跟著教師走,幾乎沒有自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集體教學活動的“一視同仁”容易產生“一刀切”的問題,無法滿足某些幼兒的特殊需要和心理訴求。
集體教學活動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1)重整體、輕部分。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時,考慮的是大部分幼兒,而不是全部幼兒,但是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興趣愛好、心理成熟程度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教師針對大部分幼兒所進行的集體教學活動,無疑是對一小部分幼兒的忽視。(2)重形式、輕內容。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由于參加活動的人數眾多,難免會產生混亂,加上有些幼兒對某項集體教學活動缺乏興趣,就會產生濫竽充數的現象。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由于涉及的幼兒人數眾多,教師很難顧及到所有幼兒,只能看總體效果和大概形勢。(3)重師教,輕學法。在幼兒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學的主體和施行者都是幼兒教師,在他們設計課堂內容的時候,往往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方向來進行設計,而幼兒的主要任務就是全力配合。這樣的教學方法完全忽略了幼兒主觀能動性的調動,讓他們躍躍欲試的心情得不到理解和安撫。
區域游戲以它相對寬松的氛圍和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深受幼兒的青睞。幼兒可以自由地進出各個區域,開展他們喜歡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自己的探索和觀察,發現新鮮事物。在活動中幼兒“自我決定、自我發現、自我協調、自我交往”,從而使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它將游戲的權利交給幼兒,將求知的主動還給幼兒。在區域游戲中,教師與幼兒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動,幼兒是活動主體,教師在幼兒進行活動的時候給予其簡單的、非正式的指導。


區域游戲活動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優勢:(1)教師在區域活動中可以了解到幼兒的活動意圖、活動水平及思維方式。(2)教師通過仔細觀察,可以因勢利導,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目標,促進幼兒智力的提高,同時根據觀察,把握好指導幼兒的尺度。(3)區域活動可以讓教師更加尊重幼兒的自我發展,也可以根據幼兒不同階段的智力水平和綜合水平進行適當的評價與指導。(4)區域活動有助于教師開展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活動興趣,根據幼兒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開設區域活動項目,對幼兒教育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區域游戲教學有效地彌補了集體教學活動的缺點,它靈活性強,滿足了不同幼兒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區域游戲中,每一個幼兒能依據自身的條件去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和能力范圍內的活動,這是集體教學無法達到的。集體教學活動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里要滿足每一個幼兒的探索欲望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區域活動的優勢,將集體教學中的內容融入區域活動,通過以下的方式將兩者有效糅合。
教師應當明確活動的主體是每一個幼兒,教師在依據教學目的而設計集體教學活動時,必須考慮幼兒對所涉及的教學計劃是否感興趣,并且根據幼兒以往的經驗,設計一個層次分明的教學計劃。所以,制定任何計劃之前,首要任務就是要先了解幼兒,這樣設計的活動便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他們成長。有一些集體教學可能無法體現出重、難點,但是在區域活動中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進而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去發現、解決問題。
例如,教師在設計“多彩的飲料”這個活動時,首先要充分了解每個幼兒的想法,如果使用常規的集體教學方式進行教育,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否定幼兒的想象力。因此,我們將飲料的調配作為幼兒探究的重點投入在區域活動中。在實際操作中,可以使幼兒對飲料的調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可以讓幼兒對飲料的調配產生興趣,并且掌握一定的飲料調配方法。在幼兒對多彩的飲料積累了相關的經驗后再進行集體教學,就可避免抽象地對幼兒進行講解的現象,使幼兒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豐富多彩且具有一定探索性的區域中活動時,幼兒教師需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將自己定位為材料的投放者、活動的觀察者和引導者。在區域活動中,幼兒比較自由,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及時且準確地了解幼兒的當前狀況和幼兒當前所需要的材料或引導等。
例如,在科學探索區,教師發現有的幼兒脫掉自己的鞋子,然后拿著放大鏡在觀察自己的腳,而旁邊其他幼兒也都跟著脫了鞋子來觀察自己的腳,并且很有興趣地互相討論著。可以發現,幼兒對自己的腳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這時,教師就應該立刻給幼兒們拿出腳墊記錄卡,開展相關的集體探索活動,以滿足幼兒的探究欲望。
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無論是集體教學也好,還是區域游戲教學也好,目的都是為了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兩者各有優勢,我們幼兒教師應該各取所長,讓兩者完美結合,優勢互補。在課程游戲化的要求下,實現兩者的完美轉化,讓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清晰,讓活動內容更加多元有趣,讓幼兒的學習效果更好,讓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加順利、有效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