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紅
摘要:在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們積極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也日漸濃厚,互動探究的學習形式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但有些教師卻沒有在深入理解《標準》理念的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以至于在活動過程中過于流連表面的激越、熱鬧,使教學活動在開展過程中走上了一些誤區,沒有發揮其真正的功效。
關鍵詞:低效教學;現象;對策;有效教學
當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暴露出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并且一小部分學生還喪失了進一步學英語的興趣和欲望,仔細分析一下,其中的差異我認為主要來源于促進學生發展的主陣地——課堂的教學效率。走進小學英語課堂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的英語課堂教學的局部或整體都存在著一定的低效現象。
一、教學中存在的低效現象
(一)教學量沒有保證,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小學英語課堂上,教學量小容易造成學生的語言輸入量不足,不少課堂上學生雖然頻頻參與教師設計的表演活動,但卻少有甚至沒有語言交際,屬于無信息傳遞的假交際,課堂教學缺少書寫和拼讀記憶單詞過程,不能有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導致教師在教學設計和組織上為活動而活動,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和積累,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實效性。
(二)課堂教學設計不當,教學目的不明確。當前,在教學設計上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小學英語成人化,課堂教學缺乏趣味性,重結構,輕功能意念,大部分教師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老師示范,學生機械操練。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英語學習過程是語言交際的過程,缺乏對學生的興趣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另外一種是表面看教學形式多樣,實際上教師對教材內容理解不透,教學目標定位不準,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沒有為教學目標服務,常流于形式;特別是優質課、公開課上,表面看來活動豐富多彩,教師和學生一節課的大部分時間在唱、跳、畫中度過,但綜觀整個教學過程,缺乏明確的教學目的,缺少一個語言知識的呈現、講解、操練、鞏固的學生學習過程。課堂教學過程出現低效教學現象。
(三)不能以學生為中心,活動參與率低。新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一大口號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對于這一點,許多英語老師都已經意識到。但還是有部分老師對學生缺乏信任,把學生的行為、思維都禁錮在教師的預設中。課堂教學基本上拘泥于教材所傳遞的信息,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語言操練僅局限于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學生參與機會少、參與面小,課堂教學枯燥死板。
(四)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許多教師對學生的拼讀能力,閱讀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嚴重滯后,不重視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中解決低效的對策
(一)提高老師自身素質。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新英語課程標準給教師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強調課程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歷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是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既要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又要調整評價的方式、手段和內容。有些教師還沒有轉變觀念,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或方式的地方,仍沿用傳統的方法或方式,沒有體現探究性與合作性等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知識只是走過場。教育改革是一個整體,教學組織形式是其中的一部分,廣大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新理念,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才能搞好小組合作學習。
(二)增強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增強教師對合作學習的科學認識,必須防止教師對合作學習認識簡單化、片面化:對小組合作學習過程認識的片面化,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只強調學生座位排法與討論形式,而忽視了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教師課前準備、科學分組、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分工合作以及最終教師的全面評價等;對合作學習應用范圍認識的片面化;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只能應用于對話型課文的教學,殊不知,在詞匯教學、閱讀教學、語法教學中同樣可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并能取得優異成績;對合作學習組織形式認識的片面化;認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小組討論或角色扮演。
(三)提高教師開展合作學習的技能。優化分組,明確分工,要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合理分組是關鍵。以班為單位,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的不同,可采用以下幾種分組方式:自然組合,學生自由組合,根據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性格特點組合,同等生合作是盡量縮小組內差別,以實現同一組內按統一的進度和方法教學。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靈活采用分組方法,發揮其教學優勢,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個性的和諧發展。確定內容,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能引起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當學生有了學習興趣與愿望時,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
(四)教師角色適當轉變。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成為學生學習的向導和促進者,同時還是共同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總的來說,教師實現角色轉變,主要發揮以下幾方面的作用:協調、激發、合作、監控、評價。
(五)創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導演,他不但要講清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還要使學生理解英語知識,同時教師又是演員,他不斷積極創設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產生用英語表達的愿望。
綜上所述,我想只要每一位老師愿意做個有心的剖析者,并認真地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分析導致課堂低效的最直接原因,同時根據有效課堂的特征和英語課標的指導,努力地去尋找、嘗試解決的方案,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快樂地馳騁在英語課堂的海洋里,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就能越來越明顯地增添幾分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