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為民眾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是近些年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建設可用面積正在不斷減少,因此就必須要合理做好交通建設規劃工作。綠色交通理念是近些年所提出來的,能夠很好的將城市道路建設和城市發展良好的結合起來,目前已經廣泛存在于城市生態新區交通規劃與實踐中,提供了良好的城市交通模式。
我國近些年經濟快速發展,民眾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此背景之下,機動車數量也越來越多,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機動車數量將會持續攀升,給城市交通帶來壓力。而綠色交通理念能夠緩和城市發展和城市道路交通供給之間的矛盾,因此將是未來城市道路建設規劃的新方向。
一、綠色交通理念分析及再認識
綠色交通理念是在1994年被提出來的,首先按照城市里面的交通工具能夠對城市道路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排序,然后按照特定的規則對道路進行規劃。這種理念的實施能夠緩解城市的擁擠程度,其合理規劃又能夠使得交通工具按照經濟合理的路線行駛,這樣就能夠減少對汽油或電能的消耗。無論是在交通系統建設還是在后期的維護中,都能夠做到減小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消耗。該理念的所強調的交通主體是公共交通,結合如今的一些新技術之后,主要表現為軌道交通和新能源公交為主,能夠在改善城市交通狀況的前提下減小能源消耗,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其中將步行和非機動交通、個體激動交通融為了一個整體,讓它們之間協同合作,共同組成綜合交通體系。
二、綠色交通體系的構建途徑
在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時,首先就應當做好和土地協調工作,要能夠提前規劃好合適的用地面積,該過程要結合生態新區的實際情況,要將做好對出行行為的規劃工作。要按照出行總量和能源消耗最少的目標來進行設計。目前我國在城市規劃時還存在一些缺陷,存在著為了形象工程而采取“大街區,寬馬路”的建設方式,這樣做無疑是增添了出行的難度。在生態新區交通規劃中,要摒棄原有的不合理思維,要盡可能朝著“小地塊,密路網”的指導去進行相關的建設規劃,要能夠將各種不同類型的道路實現網狀交織的模式,特別是目前我國街區道路還比較窄,應該在規劃時合理拓寬。要能夠將街區一些服務性建筑周圍的情況納入考量范圍,可以根據街道分布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
在對一些比較密集的道路網絡進行規劃時,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于交通量的疏散,目前比較合適的方法是將交通量疏散到互相平行的道路上,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有利于交通效率的提高。此外,還應當遵循的一個準則就是合理考慮步行和自行車出行環境,這兩種出行方式屬于低碳環保的范疇,因此應該做好相應的規劃,讓行人和自行車能夠享受優先通過的權利。
此外,要充分注意構造公共交通和慢行的交通模式,對于商業區、工業區和住宅區等重要場所應該要做好公共交通網絡的覆蓋工作,要合理規劃相應的汽車停靠站點,避免出現汽車亂停亂放影響交通的情況。如今新能源汽車和共享單車已經比較成熟,可以為城市交通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因此應當將其和交通系統結合起來。對于一些人流量比較大的商業區,應當要盡可能多的覆蓋BRT和PRT。公共交通管理部門在對城市交通進行管理時,要遵循公交優先的準則,要能夠促使民眾能夠在生活中盡量選擇低碳環保的出行方式。
三、漳州生態新區綠色交通系統規劃實踐
漳州生態新區概況及綠色交通發展目標。漳州市在2014年建設了生態新區,其中總共占地60平方千米。目前漳州生態新區建設形勢良好,已經獲得了社會各方面的關注,有望在未來成為其他城市的一些范例。在該生態新區建設初期,當地政府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來引導民眾了解綠色出行,然后在今后會優先選擇綠色出行方式。通過合理規劃,目前該生態新區主要是按照公交+自行車+步行為主的模式進行構建,然后融合其他形式的交通方式形成綜合交通體系。
道路網規劃。在進行道路網的規劃時,首先在該生態新區規劃了“環區高速”,然后在環區內布置了許多道路形成方網格的形式,這樣就能夠使得出行變得更加便捷。無論是公共交通還是慢性交通,都在該生態新區道路規劃時受到了重視。為了保證此次建設的經濟性,將所有的道路建設分為了四種,分別對應不同的出行需求,同時其造價也存在差異。其中建設標準最高的是區域主干路,其設計測速在60-100km/h。城市支路是在居住區和工業區等之間連接的道路,往往設計時速是最低的。
方便、快捷、多層次的公共交通系統規劃。在該生態新區道路規劃時,采用了軌道交通來改善交通狀況。通過軌道交通能夠直接將一些重要區域連接起來,比如機場、火車站等。此外,對于公交線路和BRT線路也做了相應的規劃,其中運行線路就包括了城市的主干道和區域的主干道,一般來說,如果居民的出行距離在三公里以外,公交出行將是首選方案。此外,還有許多公交線路在城市次干路和支路運行,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將整個城市的公交系統構建起來,民眾在短距離出現時就會更加方便,還可以作為一些繁忙線路的換乘站,能夠緩解公共交通的壓力。
在對生態新區交通進行規劃時,要充分注意結合綠色交通的理念,和城市土地規劃結合起來。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慢行交通已經成為低碳環保出行的標準模式,因此應當在道路規劃時保持公交優先、慢行交通優先的設計標準。要設計出以人為本的交通系統規劃,促進城市一體化發展,更好的提高城市交通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