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姚 麗

陶行知先生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我們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一顆顆純潔如水晶般的童心,必須用心去捕捉幼兒細微的變化,用愛去感受他們內心的需要。例如,進入大班后,很多幼兒開始換牙了。盡管中班時,幼兒已經接觸過一些有關牙齒的知識,但還是有些幼兒對換牙現象有點恐懼,經常有幼兒紅著眼睛問:“老師,我的牙松動了!快要掉了!怎么辦啊?”為了讓幼兒順利度過換牙期,消除換牙時的恐懼和緊張,我創設了《我們換牙嘍》主題墻。在主題墻上布置了生動有趣的繪本《一顆超級頑固的牙齒》的圖片,讓幼兒認識到換牙是成長必經的過程,進而感受換牙的喜悅和有趣;讓幼兒根據自身的體驗繪制出“換牙自畫像”張貼在主題墻上;我還帶領幼兒進行了“雞蛋泡醋”的實驗,并將活動照片布置在主題墻上,來提醒幼兒要少吃零食、甜食,堅持飯后漱口、早晚刷牙。幼兒在與老師共同創設主題墻的過程中,不僅逐漸消除了對換牙的恐懼,而且正確認識了換牙這一生理現象,了解了牙齒的保健常識,并初步養成了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陶行知先生認為:“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我們要想培養幼兒的創造力,自己也要勤于創造。
主題墻一般都布置在活動室的墻壁上,既有利于節省空間,又能美化墻壁,但一成不變的形式容易讓幼兒失去興趣。因此,我們要敢于思考,敢于別出心裁,在主題墻的設計中多一點獨創性,才能提升幼兒的興趣。于是,我改變了傳統的形式,創造出了立體、生動、形式多樣的主題墻,帶給幼兒不一樣的新鮮感,讓富有創意的主題墻激發幼兒參與主題活動的興趣。例如,“屏風式”主題墻——用硬紙板或KT板制作成屏風,將主題墻布置在屏風上,既新鮮,又便于移動,還能美化活動室環境。“懸掛式”主題墻——用各種材質的線、繩作為材料,可編織成網狀,也可直接懸掛,作為主題墻的背景。“立體式”主題墻——在廢舊紙箱上貼一層卡紙或即時貼,做成六面體。另外,還有適合大班幼兒的“連環畫式”“折頁式”“小書式”等主題墻。
陶行知先生明確指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幼兒升入大班后,出現了一些不文明現象,如:說臟話、嘲笑別人、不遵守規則、排隊時互相爭搶等。針對這些現象,除了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外,我還創設了“我是文明禮儀小天使”的主題墻,主題墻上有圖文并茂的文明禮儀兒歌,有簡單易懂的文明禮儀小故事,有幼兒自己評選出的“班級文明小天使”的照片,有近段時間要學習的禮貌用語,還有幼兒自己設計的文明行為小標志。通過主題墻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有了很大的改變,有家長告訴我:“我的孩子不但變得有禮貌了,而且還會糾正我們大人的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呢!”又如,在創設“我們的家鄉”主題墻時,我請家長利用假日帶幼兒參觀家鄉的名勝古跡,了解自己家鄉的建筑風格和風土人情,讓幼兒搜集一些關于家鄉的照片,同時,也讓幼兒找一找社會上出現的不文明現象和行為。然后讓幼兒將自己發現的“隨地亂扔垃圾”“亂闖紅燈”“在公共場所吸煙”“不愛護公物”等不文明現象以繪畫的形式布置在“屏風式”的主題墻上,并在幼兒園大門處進行展示,引導成人和幼兒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杜絕身邊的不文明行為,做一個講文明的公民。通過這樣的主題活動,也讓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得到升華。
陶行知先生說過:“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天之下,受了滋養似的,也就能一天進步似一天。換言之,就是一天新似一天。”這就告訴我們:活的教育是“生長的教育”,活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
主題墻是幼兒開展自主學習的場所,它面向的群體不是教師,而是幼兒,有幼兒參與的主題墻才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例如,在進行“種子的秘密”這一主題活動時,幼兒會問:“種子藏在哪里?”“小草和大樹有種子嗎?”“種子是什么形狀的呀?”“種子怎么長大的呀?”……面對幼兒的種種問題,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說過的話:“知識不是從玄想中跳出來的,必得在大自然里去追求。”于是,我們帶領幼兒走進了大自然,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幼兒驚奇地發現種子是千姿百態的,他們興奮地觀察著、討論著,從而產生了探究種子的興趣。回到班級后,他們將采集的種子制作成種子標本;他們還在家長的幫助下,將帶來的各種各樣的種子制作成種子粘貼畫;在老師的帶領下,他們在班級自然角的向陽處種下了蠶豆、青菜、大蒜、小麥的種子,他們每天輪流觀察、照顧,并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植物的生長過程。在觀察、探究的過程中,幼兒發現了很多種子的秘密,他們將自己的發現記錄下來,并將標本、種子粘貼畫、各種植物生長記錄圖都布置到了主題墻上,這樣的方式讓幼兒成為主題墻的主人,讓主題墻成為他們表達的樂園。
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先行后知,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在勞力上勞心,理論和實踐辯證統一。”
例如,在開展“環保小達人”這一主題活動時,為了能讓幼兒深入了解“環保”的含義,我們帶領幼兒去幼兒園對面的小區進行環保宣傳活動。有的幼兒給小區居民分發環保倡議書;有的幼兒撿拾、分類垃圾;有的幼兒在保安叔叔的帶領下清理地上的落葉;有的幼兒請小區居民填寫環保調查問卷……活動結束后,我們將活動的照片、資料以及調查問卷整理好,并結合家長們收集的環保小妙招,布置成一個獨特而富有意義的主題墻。這樣的主題墻不是形式,不是花架子,而是來源于幼兒的真實生活,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作用。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我以幼兒為本,為幼兒創造主動參與、共同制作、積極探索、發揮想象的空間,實現了主題墻與幼兒之間的良好互動,為幼兒提供了一片自由廣闊的天地。讓幼兒與環境“對話”,促進幼兒的發展,引起幼兒的共鳴,讓幼兒園主題墻放射出了絢麗多彩的光芒!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梁徐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