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紹俠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在搞園本課程建設。在一些地方,園本課程好像成了一種時尚、一把丈量園所質量的尺子,領導來檢查時,要看你的園本課程寫在哪里,似乎你這個幼兒園不搞園本課程就落后了。但是,在與一些同行座談、交流時,我們又發現,許多人對目前如何有效地實施園本課程建設并不明了,普遍反映有種霧中看花的感覺,難以把握其實質。我園于十年前開始實施園本課程建設,到現在已經過了很長的歲月,積累了一些粗淺的經驗。我認為,在目前園本建設的初始階段,園本課程開發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征:
實際上,在對園本課程理解的問題上,存在著很大偏頗。有些教師和幼兒教育行政管理人員,把園本課程理解成一種呆板的模式,理解成一種框架或理論,覺得神秘且高不可攀。在實施園本課程建設的實踐中,我們認為,園本課程建設只是一種手段,其最終目的還是通過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因此,對園本課程的理解重在強調一種理念。正如南師大的許卓婭教授所說,我們追求的是有價值的東西,要在建設性的職業實踐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而我們的創造性就體現在我和你、和他都不同,我就是我,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認為,“園本”的“本”有兩方面含義:一是“生態之本”,即要認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幼兒園自己的生態優勢,接納并克服幼兒園自身的生態劣勢;二是“人之本”,即最大限度地實現幼兒園教師群體作為課程建設核心力量的價值,鼓勵群體中的每一個成員實現個人的獨特價值。
因此,園本課程理念體現在:呼喚教師主體意識的覺醒,讓教師真正成為課程的主人,成為真實的教育生活的主人,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在課程建設方面教師形同路人的狀況。
園本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程,如何在園本建設中脫穎而出?我們認為,找準本園的特色至關重要。實際上,如果在園本課程建設中沒有依托自己的特色,這種課程建設就是一種嘩眾取寵的跟風行為,很難產生真正的功效。
實事求是地說,我園的課程建設對本園的特色定位還是比較科學的,這樣就避免了園本課程建設中的大起大落。當領導班子確定實施課程建設的方略時,如何確定本園的特色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豐縣機關第二幼兒園是縣直屬單位、省級示范性實驗幼兒園,現已發展成為有兩所分園、200余位教職工的充滿活力的大型幼兒園,是豐縣幼兒教育系統的佼佼者。園內具有大專學歷的教師占96%,主動參加本科課程學習的教師占90%。即使是外聘教師,大部分也都是幼兒師范專業畢業的,基本功扎實。除此之外,我園教師的另一個優勢是心靈手巧、能歌善舞。我園有三位教師曾是縣“小鳳凰”劇團的成員,說、唱、演、跳無所不能,藝術功底十分扎實,在全縣有一定的影響力。基于這種優勢,我們把藝術教育確定為園本課程建設的主目標,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帶動我園素質教育的開展。
“依托特色”說到底就是“品牌”戰略。在幼兒園管理中,“特色”是一種巨大的動力。但是,我們不能只顧特色,不及其余,必須要全面發展。
如前所述,園本課程建設只是手段,目的是通過園本課程建設,轉變教師的理念,最終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因此,園本課程建設不是僵硬的模式,從實質上說,它是一個動態的實踐過程。在這個動態過程中,每個教師都應學會反思,由傳統的“被動思考”向“主動思考”邁進,成為“反思型教師”。通過反思,可以幫助人們從聽任外部條件塑造自己的“自在”狀態跨越到努力自覺地塑造自我的“自為”狀態。只有在這種不斷反思的過程中,我們才能一步步逼近園本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
首先,要注意反思的方式。反思不等于一般的思考,它是一種對事物本元的探索與反省。我們要重視個人的反思,園本課程開發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特別是目前這項工作尚處于初始階段,個人反思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視。一個人有時很難把握園本課程建設中的行為,為彌補這種不足,我們可以采取集體反思的方式,大家結成“反思共同體”,互相鼓勵,互相啟發。因此,應將自我反思和集體反思的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其次,要注意反思內容。在園本課程建設的起始階段,“反思什么”并沒有必要做詳盡的規定,只要最終有利于這項工作,都是可取的。即使個別教師的反思結果被事實證偽,園領導也要給予鼓勵,并幫助其找出“歸謬”的原因,這同樣是一筆財富。最后,要注意反思的形式。我們提倡多種多樣的反思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正式活動中的,也可以是偶有所得的;可以是有關集體的,也可以是有關個人的。
“園本”課程建設理應以“園”為本。幼兒園是園本課程建設的主陣地,幼兒園教師是園本課程建設的中堅力量。教師最熟悉幼兒園的實際,最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因此也最有發言權。特別是這幾年,隨著幼兒園教師學歷層次的不斷提高和知識結構的日趨合理,大部分教師完全能勝任該項工作。
但是,我們必須辯證地看待“以園為核心”的理念,“核心”并不是“唯一”。事實證明,只在幼兒園圍墻內搞園本課程建設是不行的,閉門造車是造不出一流質量的“車”的。我們還需要充分利用社會,特別是社區資源,以彌補幼兒園教師力量的不足。在我園的園本課程建設中,我們邀請了徐州市教育局的同志給我園教師講了園本課程的基本知識,邀請了礦大出版社的同志講了書籍編排的基本知識,邀請了有關專家講了藝術學的理論知識,邀請了縣教研室、進修學校的教師講了相關的專業知識。
園本課程建設的系統化還表現在“轉變理念→確定課題→制定計劃→階段總結→單位交流→科研成果”的過程中。這些環節,環環相扣,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園本課程建設的質量。因此,必須要有一個總體規劃。需要提出的是,園本課程建設成果最終還是要以書本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形式,便于教師使用,也便于總結經驗教訓。
園本課程建設為幼兒教師真正成為課程的主人提供了寬廣的舞臺。在這項工程中,我們要更新觀念,突出特色,注重系統性和社會性,打造品牌,使園本課程建設真正成為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推進器。
(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機關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