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輝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研究,形成以培養工程應用實踐能力為目標的、模式的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課程體系針對該課程體系給出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并應用于我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及信息安全技術專業。
關鍵詞: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
目前,相關部門對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如何培養適合高職院校課程體系建設要求,建立適合區域經濟發展特色的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院網絡安全課程團隊在了解國內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結合天津海運職業學院專業建設的要求,針對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建設提出設想,進行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一、高職院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原則
以人才培養計劃要求為依據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應與職業標準中規定的職業素質、職業發展、職業技能要求為依據,培養既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又具有職業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應進行多方調研,既做到與兄弟院校的同類專業的錯位發展,又適合周邊區域經濟發展所需職業技能要求。
以就業為導向在課程設置上要與職業崗位相符合課程內容應符合職業崗位所需求的素質、能力以及技能。使教學內容盡可能的貼近企業工作實際,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夠反映學生未來工作狀況。
以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以“知識夠用”的原則,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基本能力、工程應用技術能力、工程應用創新能力的三級螺旋式上升的工程實踐能力。從而使專業基礎課程滿足崗位知識和能力的基本要求,達到用人單位所需的工程應用基本能力使專業核心課程體系與國內甚至國際行業標準緊密接軌,達到工程應用技術能力的要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工程應用創新能力。
以課程整合為手段以理論知識“夠用”為原則,在課程內容上,改變書本知識與企業知識有斷層的尷尬,引入企業情境、采用企業項目實戰的方式,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模式開發課程內容。項目中劃分模塊,模塊細分為任務,各個對象存在內部關聯,并具有一定邏輯關系。各課程之間自然銜接,能力培養逐級遞進,防止出現課程之間交叉、重復的現象。
二、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分析
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體系必須緊緊圍繞職業崗位群來設置課程群的支撐體系,課程建設與改革應圍繞崗位群來開展,以知識建構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為培養目標,通過崗位群確定對應課程的培養目標。
專業課程培養能力同樣要求學生具有中小型企業網絡的基本的組網、用網的能力。因此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課程設置采用職業能力逐級遞進的專業課程體系結構,以兩個專業的基本課程模塊并行開展,使專業平臺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融合、滲透然后進入到一個優質專業核心資源平臺,以優質專業核心資源帶動二個專業核心課程模塊建設,最后通過頂崗實習、畢業設計一體化環節實現職業能力的全面培養。
三、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課程體系的解決方案
在論證科學的課程體系結構指導下按照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方向,圍繞崗位群需要,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形成一套以計算機網絡優質專業核心主干課程建設帶動其他專業核心課程建設通過多種手段培養網絡、安全專業學生工程應用基本能力、工程技術能力、工程創新能力的完整體系,樹立“校企合作、產學一體化”教學理念,引入企業真實項目,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承接企事業單位綜合布線和弱電集成的工程項目,團隊教師輪流每年帶任務赴企業掛職鍛煉學習。與企業合作開展橫向課題研究,形成自有知識產權的專利成果。教師結合專業前沿技術與企業開展合作,一方面科研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達到校企雙贏。
合理安排計算機網絡安全實訓課程。計算機網絡安全實訓課程具有綜合性、應用性、攻防性、工程性等特點,對實驗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全面提高“網絡安全”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實踐能力,學校建設專業的網絡安全實驗環境是十分必要的。網絡安全實驗環境建設采用插件化無縫建設模式,為學生實驗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網絡安全實驗環境應具備以下特點:
(1)實戰性。實驗環境中選取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郵件服務器等Internet中廣泛應用的信息系統,模擬出復雜的企業網絡結構作為網絡攻防實戰對象。
(2)真實性。在網絡攻防實戰對象中存在的各種漏洞均來源于真實的網絡應用,各服務器系統應用不同的安全級別,以交互式體現網絡攻擊和防御過程。
(3)合作性。每個實驗小組由五名學生組成,小組內部形成一個小型局域網,實驗項目由小組協作完成,在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同時,注重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形成“企業情境、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課程開發模式導入企業情境,開發項目化教學內容開發合作小組、啟發、討論、互動式教學方法。建成以網絡系統集成、網絡安全技術等精品課程為代表的專業課程群。
構建理、虛、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將虛擬仿真技術運用到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利用虛擬機和模擬器,仿真復雜網絡環境和安全故障,構建虛擬實訓平臺,擴大了網絡安全實驗開設的能力。
建立以證代考的考核體系引入第三方課程考核方式,逐漸形成專業核心課程以證代考的科學考核體系。計算機網絡核心課程對于同類課程考證做了必考與選考的區別。對于網絡技術專業引入網絡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為學生必考證書對于信息安全技術專業引入職業資格證書,為必考證書。
校企共建多元化課程資源體系校企共建實訓場室引入行業、企業規范和流程,構建個專業實訓場室和個生產性實訓場室,個校外實訓基地。年實訓基地建設取得突破性發展,獲批中央財政萬支持的國家級實訓基地。
校企開發“項目化”教材體系引入企業情境采用企業項目,按照技能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組織項目開發具有工程實踐特色的項目化教材本,校本實訓教材本,實訓資源庫套。校企合作共建“自主型”利用精品課程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實現在線答疑、測試、交流的自主型學習平臺。
形成成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組成了位專業專任教師、位兼職教師、位企業專家結合的專兼職教師隊伍。通過專業培訓提升專業技能,以專任教師主持兼職教師參與方式,共同進行教學改革、課程教學建設、教科研項目、大學生創新、技能大賽。在校教師帶領學生赴企業進行生產實習、定崗實習、社會調查等,共同提升學生職業能力。畢業生從事網絡安全運維工作崗位的人數顯著提高,然而網絡安全管理技術更新迅速,社會對網絡安全管理方向的人才需求也動態變化,因此,課程還需要在技能大賽的引領下,不斷地探索和改革,加強學生的理論基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網絡安全管理技術技能人才來滿足社會的需求。
四、結語
將該課程體系運用到我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和信息安全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建設中,經過專業實踐檢驗,成果應用效果明顯。學生在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全國網絡工程師大賽、省級大學生創新實踐項目中均獲得獎項專業教師主持多項省級教改項目。該課程體系實現了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創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創新、考核方式創新,為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供了一種新的建設思路。實踐證明,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實驗項目和課程內容結合十分緊密,更重要的是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學生的網絡安全管理能力和工程素質。
參考文獻:
[1]閆麗麗,昌燕,張仕斌. 網絡安全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6,(09).
[2]李陸星,許振珊.以技能大賽為抓手#引領學生技能培養[J].職教視點,2016,(03).
[3]劉南平 劉松 技能大賽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引領作用[J].高教論壇,2015,(06).
[4]王盛邦,李曉寧, 陳立文. 基于網絡技術的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體系 [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