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云 張小濤
摘要:本文對寧波地區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新型管理模式進行客觀調查分析,研究在志愿者管理時出現的問題以及原因,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可行性方案,使得對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方法更明確,使志愿者活動更富有活力。
關鍵詞:高校;青年志愿者;管理模式;創新
大學生志愿者活動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大學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力軍。當今社會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傳統價值觀和人生觀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與挑戰。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動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推動校園與社會精神文明建設,樹立正確社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幫助大學生認識自身價值,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等方面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這新形勢下,對高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對志愿者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和社會背景著手,研究和探討在高校志愿者管理中的難題和創新性對策。
一、高校青年志愿者管理的難點
(一)優質高效的管理模式太少,缺少成功的案例
全國優秀的青年志愿者管理方案少之又少,查找關于高校志愿者活動資料都是千篇一律,讓人看了就會對高校志愿者產生刻板的印象,比如說敬老院、孤兒院、自閉癥等等方面,根本無從借鑒。同時,各高校對優秀志愿者表彰過于內部化,無從宣傳。如今,高校志愿者慢慢淪陷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過分注重活動,卻忽視了對志愿者的管理辦法。缺少優秀高效的管理模式使我們在證明某一志愿者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所需要的時間大大加長。
(二)未建立地區高校間信息交流平臺
由于地域限制,高校間很少有專門關于青年志愿者協會溝通交流的機會。交流所需要的前期投入很高,以及準備時間過長。在交流過程中也僅僅是在有限時間里片面地了解對方高校的基本情況和管理模式,無法真正地讓其他高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管理得到有效借鑒。
(三)管理形式受到限制
在管理形式上,“我國高校大學生生志愿者行動大多數是由團組織直接管理,大多采取自上而下地方式層層推動,這種組織方式在志愿者行動發展初期曾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志愿者行動的深入開展,這種過于濃厚的行政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志愿者行動的發展,造成志愿組織自身的管理、培訓和項目評估不足。在服務內容上“活動內容單一,流于形式”,被認為是目前大學生志愿者行動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志愿者的招募、培訓和分配的環節存在著較多問題,管理的部門招募到志愿者后,就直接給志愿者安排工作,導致志愿者在開展志愿者活動時對工作認識不明確,甚至會引起部分志愿者的不滿。
二、寧波地區高校新型志愿者管理模式探究
為了更好地了解寧波地區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管理模式和青年志愿者參與活動的基本情況,本論文通過對500位在寧波在校大學生進行無差異調查,調查對象為寧波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寧波工程學院、寧波理工學院四所高校的學生。各個學校中隨機抽取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低年級(大一、大二)學生88%參加過志愿者活動,其中70%的學生參加的志愿者活動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32%的學生認為自己參加志愿者活動顯得乏味無聊。高年級中(大三、大四年級)僅21%的同學表示自己這一學年內參加過志愿者活動,其中67%的學生認為志愿者活動空洞無意義。我們在調查過程中聽取了很多同學對高校青協的管理的建議。有50%的同學表示不知道青協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在哪里發布,90%的學生表示沒有經過培訓就參加了青年志愿者活動,有89%的同學表示希望青協組織的活動可以新穎有意義,不要單純的組織一些打掃衛生的志愿者活動。
在數據的背后,我們可以發現,低年級的學生參加青年志愿者活動比例會大大高于高年級的學生,這說明對于初入大學校園的同學來說,志愿者活動還是很有興趣和熱情的,但是隨著參與了多次志愿者活動后,千篇一律的志愿者活動類型讓他們的熱情消磨殆盡。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也有問到在參與志愿者活動時有印象很深的活動,雖然少之又少。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的很多學生反映他們對參加的九龍湖馬拉松志愿者活動映象很深。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此次九龍湖馬拉松志愿者是通過短信通知、網上報名的方式進行招募志愿者的。在活動開始前對志愿者進行了集中的統一的培訓,并提供了專門的志愿者服飾。此次活動主辦方對志愿者們十分關心,專門為志愿者提供帳篷、背包和帽子,讓志愿者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感受到關心與重視。同時,馬拉松的選手在比賽中傳遞出來的馬拉松精神文化都讓志愿者們受益匪淺。從這里可以得出,對志愿者的人性化的管理以及一整套的招募培訓制度會讓志愿者更加了解活動,愿意參與進去,并留下深刻印象。
三、寧波地區高校青年志愿者的新型管理模式的建議
(一)利用新媒體,建立地區高校間的信息交流平臺
信息時代,新媒體的出現為信息的傳播和交流提供了便利。高校青年志愿者協會要利用新媒體,比如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構建起高校內部的信息交流平臺,并開展定期的高校交流會,保持各高校青協的日常交流。
(二)完善高校青協內部管理制度
在高校青協內部管理中,不論是獨立的組織還是在團組織的領導下都應該建立青協內部的管理制度,有自己的章程,獨立的部門分工。比如需要一個獨立的辦公室部門管理青協的內部人員招募、考核和培訓;需要一個校園服務部門專門負責策劃和組織校園內的青年志愿者活動;需要一個部門專門與校外的基地保持聯系,給大學生尋找優質的校外志愿者基地以及提供有意義的能給學生一定啟發和收獲的志愿者活動。
(三)制定特色的高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發展方案
首先確定青協特色的發展方向,創立自己的品牌特色,比如說專門負責城市建設志愿者、大大小小的會議志愿者、與慈善機構或者政府機構聯合的志愿者活動等等發展方向。明確青協主要發展的方向,再對發展方向具體劃分、做出具體規劃,找到適合青協的建設方法,慢慢地建立起有自己青協特色的管理模式,在學校中提高自己品牌活動的辨識度,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青年志愿者活動中來。
四、總結
通過本研究發現,對寧波地區高校青年志愿者新型模式探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在高校青協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究時一定要考慮以大學生志愿者的訴求為中心,在一次次志愿者活動的改革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新型的高校青年志愿者管理方案,使大學生志愿者團體散發活力。
作者簡介:楊文云(1997-):女,浙江湖州人,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讀本科生,會計專業,預備黨員,曾擔任學院團總支義工發展協會會長一職。
張小濤(1986—),男,山西大同人,漢族,碩士學歷,講師,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輔導員,從事思政類課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