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特殊教育學校就要積極開發隱性德育課。隱性德育課能潛移默化,穩定持久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重視師德建設,營造高尚的師表氛圍是開發"/>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高維棟
摘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各級各類學校必須……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特殊教育學校就要積極開發隱性德育課。隱性德育課能潛移默化,穩定持久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重視師德建設,營造高尚的師表氛圍是開發隱性德課程的前提。二、重視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圍,是開發隱性德育課程的基礎。三、重視實踐活動,才能使隱性德育課程發揮重要功能。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隱性德育課程;策略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學校是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各級各類學校必須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庇纱丝梢姡掠逃趯W校工作中占居首要地位。
特殊教育學校的德育工作目標是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社會主義道德、良好行為習慣、愛崗教業精神,具有工作能力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校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在貫徹落實國家規定的教學內容及其計劃的同時,還特別從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出發,積極開發了隱性德育課程。
我校在創建育人環境,開發隱性德育課程時,主要采取了以下三個策略。
一、重視師德建設,營造高尚的師表氛圍
教育成敗的關鍵是正確處理好教育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師生關系就是學校中人際關系的主體,教師則是師生關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幫助他們牢固樹立愛生觀念,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以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本上改善學校的育人環境,使隱性德育課程發揮育人作用。
1.重學習。每周堅持政治學習,重點組織教師學習與特教有關的教育法規、文件以及教育學、心理學專著,從而提高教師以“德”感人,以“情”育人的自覺性。
2.多鼓勵。學校對那些能夠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向有生活困難的學生捐助錢物的教師,能夠帶患病學生及時就醫、購藥的教師,能夠對學生常規活動耐心進行指導幫助的教師,都及時表揚。這樣既鼓勵了先進,又激發了其他教師的上進心。
3.嚴考核。為了考核每位教師德育目標完成情況,學校依據相關法規制定并出臺了《班主任職責》、《教師崗位職責考核方案》、《教師日常行為規范》、《教師職業道德考核細則》等規章制度,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評優、晉職的必要依據。
二、重視物質、文化建設,營造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圍
學校的隱性德育課程按其存在形態來分,主要有兩類:一是看得見的自然——物質環境,二是看不見的文化——精神環境。
我校根據殘疾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加強了建設,充分開發了隱性德育課程。
(一)物質環境建設,奠定隱性德育課程基礎
我校在2013年至2014年,新建了270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2016年把上千平方米的操場鋪設了懸浮地板,上面設置了標準籃球場和排球場,在操場邊緣安裝了路徑體育器材,修建了地面鋪設人工草坪的封閉式小足球場和地面鋪設地膠的封閉式標準羽毛球場,在地面上畫了“五道棋盤”、“中國象棋盤”、“飛機格”等,便于學生在課余開展體育活動。2017年修建了美麗的花園和果蔬園,高標準裝修了食堂,購置了電氣化炊具、冰柜和消毒櫥柜。這些資源都被開發成德育教材,讓學生生活在如此整潔美麗的校園里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殘疾人的關懷,感受到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同時也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了陶冶。
(二)文化建設,使隱性德育課程得到升華
2016年學校購置了8套多媒體互動式電子白板,使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實現了班班通,教師在授課之余,經常組織學生觀看有教育意義的影視片。2017年我校購買了3000冊適合殘疾兒童閱讀的圖書,并經常組織學生閱讀。
三、重視活動,在實踐中鍛煉學生,使隱性德育課程發揮重要功能
環境可以育人。人是透過活動才與周圍環境發生聯系的。這就決定了學校教育就是要通過組織、協調、控制一些活動,把諸多教育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隱性德育課程的教育功能。
(一)常規性活動
我校根據教育要求,經常開展一些適合殘疾兒童的文體活動,如每周一次的升國旗儀式和班隊活動、結合重大節日開展的紀念活動,每年一次的清明節緬懷先烈、全國助殘日“手拉手”、母親節敬母愛、慶“六一”我快樂、慶“七一”謝黨恩、教師節尊師情、國慶節等活動,通過開展別開生面的主題活動,使學生經歷了認知體驗,陶冶了道德情操,受到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二)系列性活動
我校圍繞“育殘成才”這個中心,組織相互聯系的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克服自卑心理和就業危機感。
1.針對畢業聾生形成團伙危害家庭和社會現象,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了“從小養成節儉好習慣”、“長大后自食其力”的系列活動。學校通過安全法制教育宣傳日,舉行主題大隊會,簽訂責任狀等措施,最終使學生認識到了加入聾入團伙給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性,拒絕校外聾人的引誘。另外我校還組織在校學生學習勾織,縫紉等勞動技術,使他們不僅學習了技術,還能夠獲得一定的報酬,為家庭減輕了負擔,更重要的是養成了自強自立的好習慣,從而有效抵制了社會上聾人不良行為和風氣。
2.針對多數弱智學生獨立自理能力低下,遇到困難依賴他人的現象,我們就組織他們開展了每周一次的“五分鐘家務”系列訓練活動,主要內容包括:穿衣服、洗手、洗臉、刷牙、洗碗、擦桌子、掃地、擦地板、疊被子、整理床鋪等。通過這項活動,使他們克服了“我不會”、“我不行”依賴他人的心理障礙,磨煉了他們“我能行”的意志品質。
3.針對聾生歧視弱智生,弱智生懼怕聾生的現象,我們組織他們開展了“手拉手一幫一”活動。如讓聾生幫助弱智生削鉛筆、洗碗筷、穿衣服,整理床鋪,讓弱智生教聾生學說話……。通過這項活動,使他們增加了解,正確認識到自身的長處和不足,建立起友誼,最終使他們消除了歧視和懼怕心理,養成了互相幫助的良好習慣。
當然,育人環境建設,隱性德育課程的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通力合作,使全社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使德育隱性課程和思想品德教育,在創設的優美育人環境中,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密切配合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