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嬌
摘要:當前在現代傳媒下,新聞的娛樂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并且娛樂化的特點已經成為了當前新聞傳播當中最為重要的特征。當市場改革啟動之后,新聞媒體則需要自負盈虧,這樣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方式則需要不斷的進行改革,而新聞娛樂化則成為了有效吸引受眾眼球,提高收視率非常重要的工具。比如鳳凰衛視,其新聞娛樂化在國內現代傳媒當中是較為典型的,不管是其編輯方針還是運營模式都凸顯出了較強勁的市場化運作去向,并且也是較為成功的新聞節目。這種娛樂化的新聞也使得鳳凰衛視得到了大批忠實的受眾,而其成功的運用模式也成為了當前國內各種新聞節目紛紛效仿的對象,于是我國地方電視新聞刮起了娛樂之風。本研究首先對現代傳媒背景下的新聞娛樂傳媒進行了表征分析,然后分析了新聞娛樂化現狀及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最后提出了有效進行新聞娛樂化規范的建議。
關鍵詞:現代傳媒;規范;新聞娛樂化;建議
我國電視新聞誕生以來就以一種非常嚴肅的形象示人,而自從其市場化之后為了適應市場的發揮發展,傳統的新聞節目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原來的節目形式徹底的打破了,并開始呈現出了娛樂化的發展趨勢。由于新聞傳播技術獲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故受眾已經不僅僅是信息的主動獲取者還成為了信息的積極發布者,故打破了過去傳媒市場的封閉性。自從電視新聞向娛樂化發展之后,對其的爭議就一直存在,有反對的,有支持的,但是卻并未阻止其娛樂化發展的步伐,很多電視新聞節目則依靠娛樂化在眾多的新聞節目中脫穎而出。
一、現代傳媒下我國產生新聞娛樂化的原因分析
1.為了有效的釋放社會壓力。
我國在改革的進程中不免會產生一些摩擦,而這些摩擦容易產生一些抵觸的情緒,隨著民眾傾訴的途徑逐漸的減少,社會上或許會出現很多不穩定因素,那么當面對此種情況的時候,如果政府對于新聞報道的改革給與了默許,一方面各類社會新聞報道量不斷的增加,新聞媒體能將各種信息及時、準確的、持續性的傳遞給受眾,使得受眾獲得的知情權,而娛樂化的新聞還起到了稀釋作用;另外一方面,新聞娛樂化過程中還在節目中注入了幽默、輕松的元素,這時候傳統刻板化、嚴肅的新聞報道則需要進行改革,將生活化、親民化作為改革的方向,這就需要采取娛樂化的方式來緩和當前的社會神經和社會矛盾。
2.市場競爭開始倒逼新聞節目向著娛樂化的方向嘗試。
自從新聞媒體走上了市場改革的道路,其就大大的刺激了新聞傳媒的發展,新聞媒體為了在市場中獲取一席之地,競爭也開始逐漸呈現出白熱化的發展方向。新聞節目在電視臺當中被定位成了政策播報、咨詢播報的角色,新聞前后的廣告價位也非常好,那么基于新聞收視率的考量,新聞節目必然會面臨社會責任、經濟效益兩大難題,而嚴肅、深度的新聞節目所需要的投入是較大的,并且對一部分受眾起著過濾作用,故必然會使得收視率下降,那么基于此新聞節目則需要采用娛樂化來進行內容的包裝以及軟化。
3.大眾文化下受眾需求使得新聞開始娛樂化發展。
現代傳媒傳播的大眾文化,應該依據市場規律去滿足人們對娛樂文化的需求,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世界文化、世界經濟和政治聯系的更為緊密,而大眾文化則不斷的滲入到了普通民眾當中,并且備受人們的喜歡與追捧,大眾文化與嚴肅的政治不同,其對感官刺激有著強烈的追求,倡導的是一種傾向于娛樂化生活,故必然會成為文化發展的主流,在此種形式下,新聞的形式也開始向著情節、故事傾斜,不斷向著娛樂化方向傾斜。
二、現代傳媒下新聞娛樂化趨勢產生的負面影響
作為大眾媒體其最為重要的原則是要對公眾信息做到負責,但是市場化的新聞節目運作,則會忽視掉社會效益,而過分的追求經濟利益。筆者通過對大量新聞節目的分析,發現其節目當中有非常多娛樂消遣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均是為了更好的去吸引受眾的眼球,充斥著很多明星八卦、犯罪等媚俗的信息,這些信息雖然能夠刺激受眾的感官,但是卻使得新聞節目在娛樂化下被弱化掉了。
1.導致新聞傳播功能與形式的錯位。
在現代傳媒下,很多新聞最為重要的功能是進行娛樂的異化,異化的過程中甚至將節目的趣味性、娛樂性作為其改革的主要任務。而市場化的引導下,硬新聞制作的成本則是較高的,甚至還有可能由于對社會不公現象揭露而受到利益受損的現象,那么為了保全自身電視臺則采取弱化社會責任的做法,而反之去想辦法迎合受眾,這時候休閑、娛樂元素較多的信息進行播報則將稱之為其最好的選擇。這樣做雖然會短時間內使得新聞節目獲得豐收,但是長久下去則會使其社會監測的功能被弱化,這時候受眾通過新聞獲取到的新聞價值、有效信息則會大大的減少,對媒體認可度、依賴度也會降低。
2.過分的娛樂化使得受眾品味被大大降低。
當媒介信息被深化,大眾傳播提供的信息則對人們的行為和思維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當前人們的行為開始不受生活環境的影響,這種時候若新聞媒體還只是單純的去追求節目的娛樂化,一味的去讓受眾感受娛樂和放松,就會使得人們一直沉溺在所謂的盛世太平當中,而無法認識到現實社會中的種種問題,那么就會對現實問題產生冷漠的心理,對現實世界喪失了思考和認知能力。
三、新聞娛樂化發展有效的優化措施
1.新聞節目應該對自身的社會責任進行強化,從而實現恰當的娛樂表達。
新聞媒體的受眾是非常多的,其為了追求差異化競爭,則需要對節目進行有效的開發及創新,但是要將娛樂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故在進行節目制作的時候則應該對其宗旨予以明確,依據關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軟化節目,做到寓教于樂,同時還應該增強觀眾對事件的理解和關注,從而實現傳播效果的最佳化。節目不僅應該具有趣味,同時還應該具有一定的品味,不應該弱化其社會責任,應制定出相應的考核制度,對從業者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水平進行有效的考察,從而使得新聞娛樂化發展優勢得以充分的發揮。
2.政府應該充分的發揮出監管作用,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效平衡。
要想防止出現新聞娛樂化的大量泛濫,使得新聞節目能夠得到更為蓬勃的發展,則應該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將政府的監管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我國黨委政府是新聞媒體實施的主管單位,故在監管的時候應該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做好干預,使得新聞娛樂化能夠更為規范和可調控。
3.不斷提高受眾的素養,保證其不盲目的跟蹤娛樂化新聞。
國民素養會影響新聞娛樂化的發展,而國民素養則與國家教育有關,故筆者認為應該加強在教育領域的投入,加大基礎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做到對大眾媒體的合理性利用,應該做好媒介素養教育,使得青少年了解到媒體素養,做好媒介環境以及現實環境的辨別。也就是說只有對公民的媒體素養全面提升,才會使得受眾在大量的信息流當中做好媒介信息的有效判斷,從而實現信息有效的使用以及傳播。
總結:
新聞的娛樂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并且這種趨勢在娛樂大眾的同時,還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有效提升,但是新聞娛樂化發展中還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具體表現為導致新聞傳播功能與形式的錯位、過分的娛樂化使得受眾品味被大大降低。那么為了實現其優化,作為新聞節目應該對自身的社會責任進行強化,從而實現恰當的娛樂表達,作為政府應該充分的發揮出監管作用,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有效平衡,還應該不斷提高受眾的素養,保證其不盲目的跟蹤娛樂化新聞。
參考文獻:
[1]劉環.新聞娛樂化研巧的軌跡與問題一核心期刊新聞娛樂化研究述評[J].國際新聞界.2014(3):26-27.
[2]王玉婷.我國電視新聞娛樂化探析—以《鏗鏘三人行》為例[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3]方漢奇主編.中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