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載人航天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是開拓創新的精神,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是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我們黨和人民、國家和軍隊的寶貴精神財富。
關鍵詞:載人航天精神;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百折不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航天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代航天人為實現航天強國的夢想,接續發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團結協作、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在我國航天事業上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這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我們黨和人民、國家和軍隊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倍加珍惜,發揚光大。
一、載人航天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
艱苦奮斗是黨在物資匱乏的革命戰爭年代堅持革命的必然選擇,也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保證。載人航天精神是艱苦奮斗精神的集中體現。上世紀60年代,航天三線建設氣候惡劣,條件極端艱苦,職工們擠住在六到八人“干打壘”宿舍里,到葦席圍成的“食堂”里就餐;試驗室基礎建設不完善,科技人員把廁所改造為簡易的小型發動機試驗室;同時,堅持勤儉節約,“勤儉辦科學”、辦航天事業,就是要這種艱苦的環境中,中國航天工作者始終保持旺盛斗志和熱情,實現了航天領域的跨越式發展,誕生了我國第一臺姿控發動機,創造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大會上的講話中,將艱苦奮斗作為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時指出,載人航天工程是航天工作者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并把艱苦奮斗作為是我們攻堅克難、奪取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
二、載人航天精神是開拓創新的精神
開拓創新目的是要保持與時代發展的同步性,在發展過程中堅持與時俱進和積極進取的品質,讓所從事的事業永葆活力。載人航天精神是開拓創新精神的集中體現。開拓創新是發展科學事業的必要態度,堅持開拓與創新是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載人航天事業的成就就是航天工作者對航天事業的開拓與創新的結果。航天事業創立之初,在聶榮臻等老一輩革命家和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引導下,航天工作者樹立了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的“三嚴”作風。20世紀60年代,周恩來總理提出了對待工作嚴肅認真、科技研發周到細致、實施試驗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的的航天工作方針。航天事業發展以來,強調從最高領導抓起、強化管理、試驗工作全過程接受監督,為一次取得成功做鋪墊。同時,在工作過程中注意總結航天技術研制生產和質量管理工作中的新觀念、新做法和新經驗,以此為基礎提出強化質量管理的措施,提煉出符合航天特色和時代特征的工作作風,形成了系統嚴謹、可實施性強的工程質量管理方法。航天工作工作原則與標準的演變都是堅持開拓創新的體現,也是航天工程實踐的具體體現,都是發展航天事業寶貴的無形資產。
三、載人航天精神是無私奉獻的精神
無私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也是共產黨員的優秀精神,正是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鑄就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無私奉獻是一種以苦為樂、不計名利、忘我奉獻的精神品質,是將個人利益置之度外,甘于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的博大胸懷。航天工作者的默默奉獻和淡泊名利鑄就了中華民族征服太空的成績,也是航天工作者為航天事業奉獻的結果。伴隨航天事業的發展涌現出許多可敬可佩的英雄模范,這些英雄模范充分體現了航天工作者對事業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和對工作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充分體現了埋頭苦干、甘心風險的品質,在高技術領域奮力開拓的追求。縱觀航天事業發展史,正是航天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得中華民族的“兩彈一星”夢、飛天攬月夢逐漸實現,完成大力實施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航天工程任務,是中國航天領域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為實現航天夢助推中國夢提供了基礎。
四、載人航天精神是百折不撓的精神
百折不撓的精神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科學事業的進步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毅力。載人航天精神還是百折不撓精神的集中體現。百折不撓精神首先體現在對航天事業的百倍信心和執著追求。載人航天事業起點低、基礎設施不足的情況下,航天工作者依然堅持研發為中國在太空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百折不撓精神其次表現為刻苦鉆研、頑強攻關的堅忍不拔的毅力。航天事業前進,航天科技水平的提高,都是航天人克服障礙、鍥而不舍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試飛成功的講話中指出,航天事業的發展是航天工作者堅持研發和堅持鉆研的結果,要鼓勵航天工作者堅持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斷為航天事業的持續進步注入力量,為航天科技的持續進步提供精神動力。百折不撓既是航天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當下航天工作者注重創新的表現。百折不撓精神再次表現為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大無畏品質。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所遇到的艱難困苦,在世界航天史上是罕見的。航天事業初建時期,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基礎設備不健全,同時有關航天工作的研究資料不全面,在中國發展航天事業是新的發展方向,面對這樣的發展困難,航天工作者堅持不懈,最終有了“兩彈一星”的卓越成就。在之后的發展過程中,航天系統的廣大干部、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保持對航天事業的信心,以大無畏的精神,克服各種研發難題,推動航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所以,百折不撓精神是航天事業取得進步的重要原因,也是航天工作者克服困難取得進步的重要源泉。
作者簡介:張增敏(1981-)男,漢族,廣東深圳人,現為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