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
摘要:現如今信息技術在高校圖書館以及公共圖書館中的應用已較為成熟,但在中小學圖書館的中應用還不夠完善,本文針對中小學圖書館管理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作出分析并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建議。
關鍵詞:信息技術;網絡化;中小學圖書館
隨著新課改的出臺以及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的需求,中小學圖書館作為學校的主要文獻信息中心也逐漸發展完善起來,信息技術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依托。在這方面,大多數城市的中小學都已經具備了初步條件,并在此基礎上使用專業的圖書館管理系統進行采購、分類編目、統計、流通、書目檢索、期刊管理等環節的建設,使全館工作逐步實現信息化。[1]為了更好地更加完善地促進中小學圖書館的發展,本文就信息技術方面的應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中小學圖書館網站的建設
學校圖書館網站的建設主要體現在圖書信息檢索的網絡化。中小學圖書館由于投入資金和館舍的限制,很多學校的圖書信息檢索工作還是由圖書管理員來完成的,例如讀者想要借一本書,需要親自來到圖書館向圖書管理員提供圖書信息,圖書管理員通過圖書館的管理系統進行查找,再將查找到的信息反饋給讀者,這樣既減小了館藏資源的流通速率,也增加了圖書管理員的工作量,所以圖書館網站的建設就迫在眉睫。圖書館網站可以開展圖書館簡介、讀者須知、新書推薦、書目查詢、流通服務等欄目,這樣讀者在網上就可以得到相關的書籍信息并進行預約、續借等自助服務,并可以到館自行找到相關書籍,然后由圖書管理員提供借閱服務。同時學校還可以將優秀教案、師德案例、優秀教師論文等放在圖書館網站上供其他老師參考借鑒,互相學習交流,共同促進發展。
其次,由于萬方、中國知網、重慶維普等一些知名數據庫的使用費用較高,中小學圖書館由于資金有限幾乎沒有能力購買,教師在進行教學研究、撰寫論文的時候,都會選擇在互聯網上查找所需的材料,但在遇到需要付費的材料時,往往選擇放棄。鑒于此問題,學校可以借助公共以及高校圖書館的平臺,有償使用其數據庫,這樣既可以減少資金的投入,又可以使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科研等所需素材。
在加強學校圖書館網站建設的同時,還要做好網站的維護。因為信息具有時效性、無序性,所以網站的維護需要專業的人員。例如更新讀書活動、新書推薦、多媒體音頻視頻的加工整理、回復讀者留言等都可以由圖書管理員來完成,因為專業圖書管理員對于捕捉信息的敏感度較高。圖書館網絡軟件以及電腦的硬件則需要學校安排專業的信息技術人員進行維護,例如網絡服務器、電腦系統維護、更新防火墻、病毒庫、系統補丁等。
二、辦好電子閱覽室
中小學電子閱覽室面向的對象主要是中小學師生,閱讀需求主要集中在學生的課內學習、課外閱讀以及教師的教學研究、學術交流等方面。圖書館可以根據這些需求購置一些專業的數據庫,例如中小學數字圖書館、龍源電子期刊等。還可以由圖書管理員將互聯網上提供的大量免費的圖書資料下載到本地,經過分類整理以供讀者使用。為了節省資金,學校可以將計算機網絡教室與電子閱覽室相結合,安排合理的開放時間,由計算機房管理人員定期對后臺管理系統進行維護,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學生日益增長的圖書信息需求而且更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網絡教室的使用率。中小學生由于網絡安全意識不強,自控能力和心理素質還不夠成熟,因此為了便于管理,電子閱覽室可以通過局域網共享,由幾十臺計算機構成局域網,共用服務器上統一安裝的電子期刊及數字圖書資源。
此外,電子閱覽室還可以增加一些特色服務以方便讀者使用。例如“閱讀榜top10”將最近閱讀訪問量較高的電子資源按降序排列,供其他師生參考閱讀;“我的閱覽室”讓師生將自己經常使用的資源加入到“我的收藏夾”中方便以后使用查找;“各年級教學素材”, 音像資料對學校教學科研,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其增長知識,了解社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現如今很多課本中都帶有多媒體教學光盤,音像資料,圖書管理員可以將其收集整理,按年級、學科進行分類,添加到電子閱覽室中并根據教材的變化及時更新,使之成為一個真正的動態閱覽室。
三、構建學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建立優勢學科數據庫
一般來說,中小學圖書館的服務對象較為單一,主要是本學校的師生,且圖書館之間的信息較為閉塞,這樣就使學校的圖書資源與外界隔絕,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圖書館之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就顯得十分必要,充分發揮網上資源共享的優勢,共同構建完整的藏書體系,這樣可以降低圖書館費用,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進而有效地提高圖書的利用率,并且還能有效地避免圖書資源重復建設。在現今的網絡環境下,各區縣中小學可以成立中小學圖書館聯盟,由教育部門牽頭,對各校進行統一的協調規劃,實施統一的管理機制。例如在采編上實行統一的編目標準,對在館的文獻進行分類編目、加工處理,使每個成員館的目錄都可以被網上所有成員館的讀者使用。
四、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中小學校圖書館是為學校教育、教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服務的機構,承擔著對中小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的任務和責任,對學生進行獲取文獻信息的素養教育中,圖書館的作用是其他學科教學所不能替代的,這也是圖書館傳統用戶教育的延伸與擴展。然而現在很多中學生只看重學習成績,不注重課外閱讀,也不了解圖書館的作用與功能,不具備基本的信息檢索能力和信息素養。針對這些現狀, 中小學可以開設新生入館教育、課外閱讀課、文獻信息檢索課、圖書館知識講座、競賽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例如在文獻信息檢索課上,圖書管理員可以教會他們網絡信息的檢索方法、怎樣根據書名、作者、圖書分類號等檢索條件使用圖書館管理系統找到自己想要的圖書等。教師也可以布置學生自己動手查找工具書解決學習問題的作業來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閱讀課則可以開設教會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閱讀的方法與技巧,指導學生摘錄書中的名言佳句,做篇目索引和信息資料卡片,怎樣寫讀書筆記、書評等課程,來滿足學生對圖書信息資源的需求,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定期開展圖書館知識講座,為學生講解書籍的編目、文獻類型及其特點、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和類型、圖書館的作用和功能等,使學生對圖書館產生濃厚的興趣,積極利用圖書館資源為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林冬梅.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學圖書館的人本化建設[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110-111.
[2]李榮俠.新課改形勢下中小學圖書館(室)的多元化服務[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2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