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動畫片說教模式嚴重,缺乏創新,趣味性不足,尤其是表現在角色造型方面缺乏創意,同質化程度高,視覺單一。過去國產經典動畫片主要以傳統文化故事人物為主,因此在角色形象有章可循,但是當代動畫越來越講究造型設計, 因為角色造型是動畫電影的基礎,從屏幕形象到品牌持續性全部取決于角色造型的好壞。所以進行角色造型設計創新,制造經典銀幕形象,打造動畫文化品牌就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動畫片;角色造型;造型設計;創新
世界經典動畫主要有如下模式:崇尚個人主義的美式動畫帝國、文化焦慮和浪漫主義并存的歐式動畫代表——法國動畫、追求物哀美學自成一派的日本動畫、情感表達細膩的韓國動畫,具有傳統文化色彩的曾經輝煌的中國動畫。然而今天,中國動畫面臨著嚴重的創新困境,千篇一律的造型是動畫發展的最大障礙,有些動畫人為了追求市場利潤,在造型設計上完全照抄美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車人總動員》完全無下限的抄襲迎來了國內網友一片罵聲,創造了豆瓣最低評分,這是因為超級低幼化和極度反智化的劇情配上完全抄襲之后不得其里的粗糙造型讓觀眾極度反感。《汽車人總動員》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動畫電影造型藝術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有些制作人即使是抄襲造型也能抄成全球最差。
一、國外動畫片角色造型的經驗
(一)美國動畫片角色造型的經驗
美國是動畫片傳統制作帝國,從迪斯尼到皮克斯、夢工廠都在業界又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美國動畫充滿了冒險精神和樂觀自信,視覺形象逼真,角色感染力大是一個重要特點,比如超人的形象歷經近百年而不衰。美國動畫片角色造型注重創意,不受場景限制,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和創造力。他們可以將超人的故事搬到動物世界變成《獅子王》、搬到中國文化塑造成《功夫熊貓》、搬到外太空就是《機器人總動員》。以《機器人總動員》為例,美國的動畫片角色塑造體現出極強的創意,機器人瓦力的造型靈感來自于導演兒子的一副的望遠鏡,而伊芙的造型受到蘋果的影響,平滑、無縫、能夠隱藏所有運動部件的銜接技術,在最簡潔的造型設計上,確立了故事主題:一個萌蠢的土老冒機器人和翱翔在時代尖端的高智能機器人的愛情故事。而在造型上最大的創新就是人類變成了球,而機器人給人的感覺卻是比人類還要人類,勤懇敬業,日復一日,有好奇心求知欲,有夢想有堅持。
(二)歐洲-法國動畫片角色造型的經驗
歐洲動畫片藝術性和反思性較強,角色塑造較為深刻,角色形象符號化的特點突出,以簡單的造型設計表現強大的包容性。比如法國動畫短片《精神分裂癥》、英國動畫《宅》、荷蘭動畫《父與女》,其中法國角色造型最具代表性,充滿了夸張想象、回歸自然和非理性色彩,比如在《奇幻星球》中角色造型融合了魚鰭、翅膀、脊椎、蠕體、晶體等元素。
(三)日本動畫片角色造型的經驗
日本動畫片角色造型高度仿真化是一個重要特征,突出角色的大眼睛、肌肉線條和優美造型,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美都是第一要素。日本動畫片表現出了強烈的悲劇意識、憂患意識和意志品質特征,這在角色塑造上非常突出,武道精神作為文化支柱,比如《灌籃高手》中櫻木的造型基礎本是來自于羅德曼,但是完全塑造了另一種性格和形象,可謂是對現實人物模板的根本超越。文化類似的還有韓國,但是韓國動畫片在人物塑造上更加細膩,悲劇色彩更加濃重,角色形象和個性都非常鮮明。韓國動畫非常注重創新,比如在《宇宙快遞》中將星球、飛船和人物的一體化造型設計匠心獨運。
二、動畫片角色造型設計的原則
(一)選擇角色造型基礎
每一個角色都有創意來源,瓦力來自于望遠鏡,伊芙來自于雞蛋造型和蘋果系列產品的科技思維,功夫熊貓來自于東方文化最簡單的創意。經過多個創意選擇和大小、形狀、顏色的對比運用之后,再確定整體造型,比如到底要塑造成超級瓦力,還是小型瓦力,造型選擇是憨態可掬還是萌蠢可愛,如果是塑造機器人形象,就要分析出現故障時,會有什么行為,整體造型是方是圓還是擬人化。比如瓦力外型基礎是望遠鏡+方形垃圾箱,害怕時可縮進四肢變為方塊,并且確定了渾身是泥土的埋汰形象老舊的工業機器人的粗糙形象。
(二)角色形象刻畫深刻
偉大的角色形象往往來自于最簡潔的造型設計,和最深入的細節刻畫。機器人瓦力雖然來自于一個簡單望遠鏡,但是在角色刻畫上做到了極致精細,從相貌、體態到表情、動作設計,再從語言、性格、口音到身材、相貌等無一不精。更換履帶的細致形象給人感覺是換鞋,對音樂的熱衷,對勺子和叉子對比,自己跟自己握手,獨自面對天空和垃圾,制造了孤單的形象,寂寞如初,睡著搖籃中,這都是細節的體現。瓦力身上每一道金屬銹跡斑都體現出動畫制作人在細節刻畫上的用心,但是51分57秒噴粉化妝細節就足以說明細節的力量。
(三)表達角色個性
角色只需要個性,而不一定嚴格擬人化,但是必須表達個性,如果像《魔比斯環》一樣設計出一個藍眼睛而沒有任何性格特點的外國人,那么一定會重蹈失敗的命運。瓦力不會說話,沒有面部表情,就必須通過造型藝術表現出性格和情感特征,他和伊芙用向下呈陶醉的“八點二十”眼神造型去表現愛,甚至從皮克斯給瓦力上眼影表達角色性格。造型必須要配合動作,瓦力蹭啊蹭、敲手指的委屈動作,像孩子一樣坐著抱住腿(履帶)前后搖晃,通過眼睛和微小的肢體來表達機器人的主要特征,觀眾越相信他們的機器人特征,就越容易被感動。
三、結論和啟示
造型不僅來源于生活,還來源于重復探索,皮克斯造型的偉大來自于“蠢人有笨招的土方法,靠的是對一個細節上萬次的反復嘗試。比如機器人總動員從構思到問世經過了13年的時間,他們對中國動畫造型藝術的啟示就是“You cant rush art”,藝術不能急,不能拿來主義,要用國際化的語言創造民族化的造型。
參考文獻:
[1]楊曉軍.動畫角色造型設計[M].1.安徽:安徽美術出版社, 2007 :11.
[2]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M].1.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2008.
作者簡介:
潘俊宏,男(1985-08-),瑤族,籍貫廣西,戶口所在地四川南充,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美術教育、素描、色彩美術類職業教育、動畫,游戲原畫+場景,影視動畫,廣告設計與制作、PS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