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琪
摘要: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十分的迅速,人們也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提問是師生之間互動的一種重要形式。為了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師在進行提問的時候,需要進行有效性的分析,把握好提問的要點,提高提問的作用和效率。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達到快速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關鍵詞: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教育者不斷去探索好的教育教學方法,優化教育結構,探究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有效性教學
有效性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是“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的產物,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以后,大家普遍認為:教學也是科學。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所謂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教學有效性的核心內涵主要表現在:一是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的有效性直接密切相關。“教學水平”即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反映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好的設計可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差的設計將使教學效果大大降低。二是要研究好教材、學生和教學方法。沒有對教材的認真研究,就不會有教學的深入淺出;沒有對學生的認真研究,就沒有教學的針對性;沒有對教學方法的認真研究,就沒有教學的科學性效率。三是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各種教學方法的綜合應用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四是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習歸根到底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課堂教學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有效教學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
二、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缺乏學習主動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問題。從學科性質來看,數學學科具有較大的難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畏難情緒。此外,很多學生雖然對于數學學習較為重視,但是由于找不到正確的方法,教師又沒有及時進行教學引領,所以阻礙了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從而導致了總體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探索嘗試找到提升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關鍵。破解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的關鍵點,是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
(二)教學方法不得當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多年來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但在教學實踐中多數仍然是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而不是以學生為中心。反映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教師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學。學生的思維和語言有時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說得很好,會算不等于會說。本來學生學會分析解答應用題就可以了,可很多教師卻不讓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非得盯著幾道抽象得很的應用題去讓學生練習說理。
三、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強提問的邏輯性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問題的設計時需要注意具備邏輯性,需要符合學生的思維形式和習慣,問題需要做到由淺入深,問題的設問相互之間需要嚴密的邏輯,最好是一環扣一環,這樣提問的有效性才會得到切實提高。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就可以逐步深入,由淺入深,對問題的理解也會更加容易,效果也會更加良好。教師提問的邏輯性對于學生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便于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同時能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創新型教學模式,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具有積極作用。合作學習通過對學生合理分組,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互相配合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學習能力。從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來看,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可以不斷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動力,引導學生融入到小組學習中。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解決長期存在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提升數學教學趣味性,讓學生在分工學習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和學生分組都是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數學合作學習的綜合效果。
(三)加強對學生的個體關注
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踐行生本理念,強化對學生的個體關注。從學生個人特質來看,不同學生在面對知識時,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路徑,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育過程中,要充分注重這種差異性,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并且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真正落實并踐行生本理念,讓個性化教學落到實處,切實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多元化需求,幫助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在教學實踐中,關注學生個體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精力,對教師的教學靈活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數學教師認清教學形勢,開展有針對性的數學教育。此外,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同時也要引導積極反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溝通交流,開展特殊化和個性化教育,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四)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學重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把握教材中的重難點,并合理的編排教學課程,遵循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能夠將重點知識有效的傳輸給學生,而且還應保證學生能夠合理的消化掉,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使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教師應采用多種教與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探究學習、合作交流中學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在親歷數學化過程中嘗試多種體驗。
參考文獻:
[1]汪祝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05):63.(2015/12/22)[2017-08-21]
[2]周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9):123.[2017-08-21]
[3]周月雪.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4,(24):140.[2017-08-21]
[4]王海英.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4(20):258-259.[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