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如何將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有效銜接起來,是當前中高職英語教育工作者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完成學生由中職英語學習到高職英語學習過渡的重要前提,其關系著我國中高職整體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約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的因素,并討論了如何有效銜接起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
關鍵詞: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銜接
公共英語課程是中高職的必修課程,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的構建必然離不開公共英語課程的順暢銜接。然而,目前的情況是中高職學校的公共英語教學各自為陣、互不聯系,中職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要求不甚了解,高職對中職公共英語教學要求和實際教學情況也是一知半解。中高職學校的公共英語課程從教材的選擇到教學方法的采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等,都是自成一體,沒有考慮到上一層次的需求或下一層次的實際情況,教學內容重復或缺失的現象比較嚴重,這就給中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銜接帶來很大問題。本文主要針對中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銜接不暢的現狀,研究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采取的對策。
一、制約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銜接有效性的因素
職業英語課程教學會涉及到較廣的范圍,而中高職的英語課程教學在方式方法、思想理念以及內容等多個方面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別,所以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銜接有效性的制約因素較多,主要可以將其總結如下:首先,中職英語課程教學采取終結式教育,具體來說,中職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會較為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這就會導致學生文化理論基礎內容的學習強度較低,這些與高職教育均衡培養、理論與實踐共同發展的教學策略是有所不同的,這就導致了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銜接存在缺口;其次,部分中高職學校的教師和學生認為,在職業教育中英語教育并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其存在,這部分的教師與學生缺乏教授以及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為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的銜接制造了阻礙;最后,職業教育所接收的生源情況復雜,學生的英語水平整體差異性極大,這就為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方法的設置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銜接的有效性。
二、加強教材建設
改善課堂教學模式教材是課程教學的重要載體,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也是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的體現。教材的設計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課堂教學模式,而課堂教學模式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模式以及學習效果。目前各個高職院校使用的教材各不相同,如《新編實用英語》《新起點大學英語》《新世紀高職高專英語教程》《新視野英語》《鳳凰高職英語》等都有高職院校選用,但這些教材層次性不明顯,大都是根據普高生源學生的英語水平所編寫,對中職生源的學生來說內容偏難、偏深、偏多,學習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因此,編寫專門針對中職生源學生的高職英語教材對實現中高職公共英語課程順暢銜接至關重要。市場機制下整合編創的教材必然有高下、優劣之分,學校可以加以引導,將真正銜接配套的、優質上乘的教材遴選出來,推薦使用MJ。高職院校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編寫適宜的校本教材,加強教學效果,最大程度地實現教學目標。
除了適宜的教材,課堂教學模式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效果也有很大影響。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用英語應用能力,以“必需”和“夠用”為度。因此,教師應盡量采用“用中學”的教學方法,“實施以任務為驅動,以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工作過程為真實語境的教學模式,”_5提高教學效率,加強教學效果。任務內容和形式應該靈活多變,可以有針對性地鞏固語音、詞匯等英語基礎知識,訓練聽、說、讀、寫等英語使用技能,或鍛煉未來職業崗位可能涉及的英語應用能力。
三、優化教學方法,突出教學重點
中職生源的學生都是中考“落榜”未能進入普通高中的學生,英語基礎很薄弱,因此,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優化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重點,彌補中職生源學生英語學習的缺陷。很多剛升入高職院校的中職學生英語發音不準,甚至不會拼讀音標。因此,單給學生講解詞匯或者檢查詞匯記憶程度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教會學生記憶單詞的有用技巧,如音標記憶法、構詞記憶法、對比法、聯想法等J,加強單詞記憶的速度和效果,為英語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講解課文時,教師也要時刻注意對學生英語閱讀方法與技巧的培養,幫助學生剖析文章結構,把語法學習納入閱讀和寫作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
四、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
目前,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大都以多媒體計算機為主要教學輔助手段。隨著教學設施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更多先進的電子教學設備進入課堂,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優化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提高課堂及課外教學效果。多媒體計算機能夠提供形象生動的教學畫面、地道的英語原聲以及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和職場生活的視頻,豐富充實的教學內容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有趣愉悅的環境中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先進電子教學設備的使用能使課堂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聽、說、讀、寫的操作訓練更加靈活有效。如在專門的語言實驗室,隨堂提問能隨時了解全體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可隨時回放學生的錄音使學生客觀地了解自己的水平,認識自己的不足。教師也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高職公共英語課外教學內容。處于網絡時代,網絡的快捷方便為高職公共英語課外教學提供了有力條件,教師可建立專門的教學網頁,上傳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內或課外英語學習資料,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必要的補充,特別是可以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機會。也可以鼓勵學生將有用的英語學習資料上傳和同學分享,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自學互助,共同提高英語應用能力。
中高職公共英語課程的順暢銜接關系到整個中高職課程銜接體系的構建,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面對目前各種銜接不暢的情況,作為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教師,必須明確教學定位,改進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生的實用英語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職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健.對中高職課程有機銜接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2):16一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