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波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讓學生經歷、感受和體會運用優化思想,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有效合理地利用探究式教學,是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的關鍵手段。
關鍵詞:數學;教學策略;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當你要活躍教學氣氛,讓學生自主發言時,你可能滿心期待,但學生可能會和你扯東扯西,答非所問,這時,老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讓他們回到教學問題中來,正確引導,才能讓學生積極探索,而探索學習正是我們教學需要的重要手段。
一、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的意義
探究式學習的目的主要在于促進學生探究水平的不斷發展和提高。通過探究性教育過程中的合作交流、總結反思,使得學生學會了相互幫助,實現了學生在學習上互補,增強了他們之間的合作精神,提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際能力。而數學探究式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占主體性作用,學生在對數學事實觀察和分析的過程中,提出有意義的數學問題,探求數學問題的結論,最后對探究結果和解決問題過程產生的問題進行反思和交流,引領學生主動、創造性地學習數學,這樣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的不足。數學探究式教學就是在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表見解,標新立異,改變分數決定一切的傳統的評價學生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傳統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新激情,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是一個系統工程,這一變革的關鍵是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采用數學探究式教學,使學生從單純的教科書式學習走向生活化學習,從傳統的注入知識式學習到開發智能的學習,從單一被動學習走向充滿創新精神的學習方式,全面步入素質教育的軌道,全面提高我國的教育教學水平。
二、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基本程序
總體的來說,我們可以簡單講探究式教學的基本程序分為四個階段,即創設情境、建立模型、解決模型和知識構建。下面我們進行簡要分析。
創設情境說的就是將學生引入到一種與問題相關的情境當中,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學習思維,使學生可以產生疑問并能夠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建立模型主要是指老師要引導學生從實際問題當中提煉出數學概念和相關計算法則,將常識化為與數學相關的理論知識,以促進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將這個環節細分為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及模型構建三個階段。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合作探究,并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其能夠達到對所學知識概念的全面正確認識。
解決模型指的是學生通過對自身所學知識進行探究,得出上述所建數學模型的相關結論,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以達到培養學生數學意識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目的。
知識構建則是指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反思整個問題的解決過程,使學生對自己以及其他同學的表現作出相應的評價,希望學生可以從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除此之外,我們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相關的探究性作業,是每個學生都可以拓寬自己的思路,甚至做到舉一反三。
三、小學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探究欲望
數學情境和氛圍是學生學習知識、提升能力以及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也是理論和實踐的溝通橋梁。在我國的新課改當中曾提出,數學教學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創設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和學習氛圍。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起著影響全局、輻射全課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首先就必須要做好充分準備,使學生能夠在一堂課最開始的那幾分鐘就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想要探究。而探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
針對小學生的數學探究性教學指的是一種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基本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探究式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時刻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使用更加合適,更能夠增強學生自主性和獨立性的教學方式,真正的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教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眾所周知,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接受式的教學,教師特長習慣性的以思想和知識者自居,使得課堂成了老師的一堂演講,而學生則只是聽眾。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將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三)開展多元化的探究活動
數學教學是一種活動式教學,主要是以學生活動為主線,而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引導學生自主實行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整個探究活動當中積極思考、認真實踐。探究活動的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不單只實驗操作,還可以通過觀察、總結、分析等,通過各種調查手段來搜集資料信息,提出猜想,將自己的意見與他人談論分享。通過這種學習,學生將得到“如何去獲得知識”的體驗,學生的各項技能和能力將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學生的智力也會在其中得到提高。因此,課堂教學中,要創設多種實踐活動,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
(四)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學科評價是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總結,是檢驗學生學習狀況的一種價值判斷。數學課程的探究性格教學的目的是在于通過評價來促進學生探究水平的提高和發展。而對于學生的評價則不能改僅僅將是否探究出結論作為唯一標準,反之,對學生的評價必須要通過多元化、多樣性的評價標準,將學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課堂考試成績相結合。這樣既能關注學生在探究當中所表現的出來的方法和思維,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在探究當中所體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等。
四、結束語
數學探究性學習能使學生從中不僅僅是獲得數學知識,而且還有更深層次的情感、態度的展現。同時,探究式教學對任課教師在任課中的教學思路和理念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因此任課教師應當投入到更加細致的教育研究工作當中去。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和理念已經逐漸的深入課堂中去,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