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
摘要:低音提琴是西洋弓弦樂器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樂器,是弓弦樂器的重要類型,具有獨特的音樂藝術魅力[1]。相較于其他弦樂器,低音提琴具有伴奏和獨奏兩種不同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才更受人們關注。本文就從低音提琴的演奏藝術角度出發簡單論述一番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
關鍵詞:低音提琴;演奏藝術;演奏技巧
低音提琴是舶來品,到目前為止,低音提琴傳入中國已有一百年的歷史。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前,人們對低音提琴的認識還停留在它是樂隊的伴奏樂器,并不了解低音提琴的獨奏情況,缺乏對低音提琴的正確認識。改革開放之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越來越重視精神方面的追求,開始對音樂、樂隊、樂器等重視起來,我國的音樂事業也由此發展起來。音樂學院開設相關課程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結果,無論是低音提琴的演奏藝術、理論研究還是教學思想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低音提琴慢慢地從樂器伴奏的舞臺后臺被轉移到獨奏的舞臺中央,慢慢改變人民對低音提琴的印象,促進低音提琴演奏事業朝著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從低音提琴的演奏藝術角度來簡述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
一、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一種西洋弦樂器,是現代交響樂中弦月組內發音最低的樂器。外型類似于維奧爾琴,與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外形有明顯區別:首先低音提琴的琴肩部分不是傳統的圓形的是斜型的;再次低音提琴的弓有德國弓和法國弓兩種,并不單單局限于法國弓;最后低音提琴是唯一在低把位只用三個手指頭按弦的弦樂器;另外低音提琴是交響樂隊中唯一一種首席演奏員不坐在指揮面前的弦樂器,也是唯一在爵士樂中占據標準地位的交響弦樂器。
二、低音提琴的演奏藝術
首先是在樂隊伴奏方面,低音提琴所獨具的低音,注定了它是樂隊中所扮演的一個重要角色是和聲基礎。對一個樂隊而言,和聲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樂隊要想演奏出有感染力富有情感的樂章,除了樂章本身的特點之外,還需要指揮部、高中音樂器、打擊樂器以及低音聲部樂器的共同作用。低音提琴聲部是管弦樂隊中的一個重要和聲基礎。雖然在樂隊中,人們往往更容易注意到站到舞臺中央的指揮以及高中音樂器的激昂,而在背后默默和聲的低音提琴聲部就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在樂器中低音提琴部的和音又是不可缺少的,不能因為習慣了就將其遺忘掉,社會上也有很多在幕后默默工作的人群,正如樂隊中的低音提琴部沒有那么顯眼卻離不開。
另外,作為整體樂隊的核心樂器之一,低音提琴聲部在貝多芬第三、第五、第六及第九交響曲演奏中的大顯身手也表明,正是作曲家對低音提琴聲部的高度重視才會使整個作品發揮得淋漓盡致[2]。作曲家們并不會忽視低音提琴,而且他們還會相當重視低音提琴的魅力低音對表達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獨特價值。有很多情況下的情感并不適合用激烈的高音部去表達,相反低音提琴的娓娓道來顯得更有意境也更值得細細品味。這一點在低音提琴獨奏方面體現的淋漓盡致。
所以,低音提琴的演奏,不只是要強化基礎訓練,還需要將精神情感融入其中,才能演奏出一個真正好的樂章。勤練多反思,不斷揣摩作曲家的內心精神世界,加強對各類曲目的理解,全身心投入其中,呈現一個美好的舞臺。
三、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
(一)強化基礎訓練
關于低音提琴的基礎性的訓練,首先從低音提琴的演奏姿勢,持弓姿勢入手。因為提琴演奏的特點要求演奏者要保持一個特別穩的姿勢,張弛有度,無論是站立演奏還是坐下演奏都要保持一個既緊張又放松的狀態,不僅能夠為良好的演奏奠定基礎,而且體態的優美還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其次是演奏中弓毛觸弦的角度問題,很多低音提琴初學者在演奏中都習慣性地會注意弓毛觸弦的角度問題,雖然這確實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但是過于重視之后反而會造成演奏中弓根高于弓尖進而影響到演奏效果。所以有些問題平時注意就好,不宜過度緊張,那樣反而會造成更慘烈的結果;再次避免過分夸大手腕在演奏中的作用問題,日常的訓練中,手腕的靈活訓練極其重要,提琴演奏過程中,每個動作都需要用到手腕,但是在演奏過程中要注意自然,不宜過分夸大手腕在演奏過程中的作用,姿勢不美而且怪異突兀,除了手腕還需要注意的一個部位是手指,這兩個部位在提琴演奏的過程中都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也都是可以通過日常的基礎訓練,加強注意的。所以要在平時訓練之中,要注意到自己的提琴演奏中是不是有出現基礎的錯誤并及時改正過來,所有的事情都是從點滴小事開始的,基礎打好之后才能夠實現穩步提高。
(二)提升演奏的感染力
提琴演奏的另一個需要特別把握的點就是情感問題,首先要關注音樂的演奏背景,要將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有一個大致的把握。音樂是要表達情感的,音樂中最美的境界就是將一段故事、一段情感娓娓道來,或許是慷慨激揚或許是小橋流水或許是哀怒或許是喜悅,每個情感通過作曲家的巧手在樂章中傾訴,而樂隊就是負責將這些情感釋放出來,所以一個需要提升演奏的感染力,真情實感最是動人;再次是需要將自身情感融入其中。不只是需要表達出樂章之中的情感,樂器也需要是有感情的樂器,這就需要演奏者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過演奏與樂章創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才能進一步將觀眾拉入情感之中,提升演奏感染力;
最后就是要加強低音提琴與樂隊其他部之間的交流合作,樂章是通過各部的共同努力演奏出來的,想要達到一個非常好的效果也絕對不是一個聲部所能做到的,這就是需要各個越不之間加強合作,低音提琴聲部主要負責的是和聲部分,這就決定了低音提琴聲部需要與其他各部不斷地磨合訓練,在合作中不斷提升演奏的能力,進而增強演奏的感染力。
總之,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音樂等藝術的精神上的需求不斷加大。也隨著社會上人們對低音提琴認識的不斷加強,低音提琴的未來發展一片光明,這就需要低音提琴演奏者們要不斷加強基礎訓練、提升演奏的感染力、增強低音提琴的演奏技巧、強化演奏效果。那樣,無論是伴奏還是獨奏,都將自己所學融入其中,努力扮演好每一個角色,為低音提琴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娜.淺析低音提琴的演奏與其效果提高的路徑[J].藝術研究,2015(04):188-189
[2]張晗.低音提琴的演奏及其效果提升的路徑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7(02):286-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