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強
《旅游文化》是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旅游文化中,旅游客體文化是其基礎和根本。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所用教材——尹華光主編《旅游文化》(2003年7月第1版),即是它旅游客體文化為框架來編排,分章節闡述歷史、宗教、園林、建筑、服飾、飲食、民俗、文學、藝術的概念、分類、特征、具體內容以及有關欣賞知識,在內容的取舍方面突出了實用性、可讀性、知識性、趣味性等。在內容設置上,本書以章設置學習目標,以節設置思考題,穿插知識窗、歷史掌故、軼聞趣事以及欣賞等內容,讓自學者既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掌握學習內容。該書沒有艱深的理論,加之趣味性的敷設,學習上也不會遇到多大的困難,通過考試也不是難事。不過,對于學習緊、任務重、工作忙的自考生來說,盡可能用最少的時間來掌握該課是共同的心理訴求。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對該課程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把握基礎上,尋求一種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不可。
一、溫“故”知“新”
我們所謂的“溫‘故知‘新”有點與眾不同,它是指對教材中有關新內容的學習及對自己熟悉或掌握的內容的重溫。旅游文化內容與我們頭腦中儲備的知識有許多是重復的。只不過是被編都納入新的體系之中罷了。有些知識我們甚至在高中或更高教育層次中系統地學習過,而有些知識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熟悉或經常接觸的。這些知識就是我們所說的“故”。對剛走過高考的學生來說,旅游文化教材中所籠納的知識,我們在高考備戰時都程度不同地接觸、學習過,如備考基本能力時,音樂舞蹈、書法繪畫、雕塑等知識是我們必須要多加留意的,腦子里記得東西可能要比本教材要多得多。在學習旅游文化時,只要稍一接觸,就可能觸發大腦中的記憶。如旅游文學一章中,旅游詩詞學習起來就不費多少時間和精力,首先對于旅游詩詞分段劃分與文學史階段劃分沒有多大差別,提到的人物、作品也大多不陌生,甚至是耳熟能詳的。如先秦兩漢時期是旅游詩詞的孕育期,代表作品是《詩經》、“楚辭”、樂府詩等,代表人特是屈原;旅游詩詞發生發展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代表人特也是大家熟的曹操、陶淵明、謝靈運;至于唐宋時期,則是旅游詩詞的鼎盛時期,對于這些內容的學習與記憶,恐怕費不了多大勁。較難掌握的是古代旅游詩詞的藝術特征,而這又是本章學習的重點,自學者應多加用力才是。當然對于這個問題的掌握也不難,就我看來,只要記住八個字就行,這八個字是:形象、意境、情理、感悟。它大可概括書中所歸納的4個方面的內容。記住這八個字的綱,再來看書學習,真可收到綱舉目張之效。
二、區別對待
平等待人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重要法則,知識則須區別對待。雖然在總的知識構架當中,任何構成知識的元素,無論大小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就支撐知識大廈的諸元素中,還是可以區分出核心元素、重要元素、次要元素等,這對于我們把握知識結構,更好更快地掌握教材內容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但對于初次接觸該門課的考生來說,很難做到這一點。不是因為我們的知識結構方面的欠缺,而是對未知世界的陌生,如此而已。所以很有必要予以引導。正是鑒于學習方面的這種考量,編者在進行教材編寫時,考慮我們所受的教育程度,考慮到各知識的內在品質,以及某知識點在系統中的地位,于每章的下提供了學習指要。這種學習指要或者說學習目標的確定對于我們學好該課程會起到導向標的作用,同學們在學習時一定要先看這個學習指要再下手,這就好比我們旅游中的導游手冊一樣,會指明學習的路徑。分析各章前設置的學習目標,我們發現,編者根據內容的重要性等把目標分為以下幾個層次:重點掌握、掌握、了解,一般了解,熟悉這幾個層次,還有比較模糊的要求,如學習,也還有更為具體的要求,如“比較中西方繪畫、雕塑等旅游藝術的異同”等,我們要學習時要按照編者設定的學習目標來分配時間,重點掌握、掌握的內容就要多用時間,多下功夫和精力,而熟悉、了解、一般了解的內容就可少用時間,當然,這其中也有區別,需要同學們在具體操作時予以精確掌控。而對于要求比較具體的內容,則要多下些功夫,因為這有可能成為問答題的出題對象。
三、求同存異
“同”是我們本課程學習的重點內容,因為它的理論性比較強,多是對所述內容的歸納、總結、升華、提高,是教材知識的眼,也是考試中問答題考查重點。如中國文明史的基本特征--悠久性、持續性、兼容性。就是在概述中國歷史大勢、總結歷史規律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比如對兼容性的認識,就不能僅著眼于種族的融合,更要著眼于文化的融合;不但要看到它的容,更要看到它的融;不但要看到它的異域化色彩,更要看到它的本土化。
“異”部分內容在教材中占相當大的比例,尤其是在旅游飲食文化、旅游服飾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建筑文化等章中,異的內容尤其多。從宏觀的方面來說,有中西之異,即中西文化的差異,如中西方園林差異;從中觀上來說,有國別之間的差異,如旅游民俗文化一章,國與國之間的民俗差異、中國境內各少數民族之間民俗差異;旅游服飾文化章中各國服飾差異等皆是;另外飲食文化一章中,各大菜系間的差異、各色茶間的差異皆屬此例。從微觀上來說,有知識點之間的差異,如《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之間的區別就是,前二者雖都是類書,但《永樂大典》是我國最大的一部類書,《古今圖書集成》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類書,區別在于“現存”二字,《四庫全書》與它們的區別在于,它是我國、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叢書。如果同學們掌握起來還是覺得較難,不妨下一番細功夫,劃個圖表,這樣做會一目了然。
以上我們從三個方面談了《旅游文化》學習的方法,這些方法只有內化到自學者的行動,才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