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艷芳
摘要:“生本教育”是郭思樂教授根據(jù)我國的教育現(xiàn)狀以及現(xiàn)有的教育機制提出的?!吧窘逃笔且环N以生命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隨著“生本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廣,獲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并對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起到了較為積極的引導作用,更好的促進了學生健康和向上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生本課堂
一、生本教育的基礎觀點
(一)生本教育的兒童觀。
生本教育認為,每個兒童均具有無限的潛能,只要借由教師的正確引導,就可以使其自覺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兒童剛接觸世界,其對世界處于茫然的狀態(tài),良好的引導作用是兒童不斷發(fā)展,不斷成長的動力源泉。正確的教學方式是把學習的主導權交由兒童,教師僅僅是起到引導作用。
(二)生本教育的教師觀。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革新,教師已不是原來單純的知識傳授者,作為新時代要求的老師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盡量給學生以思考的空間,同時也要注意合理的把教學內容由單純的填鴨式教學變?yōu)榫€索式引導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生本教育的教學觀。
“生本教育”的教學區(qū)別于以往的教學模式,它要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力度,并用各種積極的方式鼓勵學生優(yōu)先自主學習。盡量從“以學定教”到“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教”,雖然這個過程的過渡并不容易,但是我們要努力的當好引導者這一職能。
二、生本教育的基礎思想
(一)以學生角度出發(fā),構建靈活課堂
眾所周知,教材是不變的,課堂是靈活的。所以,老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現(xiàn)實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重組,而不能只執(zhí)行教材,采取填鴨式的教育方法。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告訴我們,學生在游戲中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因為它不僅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學生參與競爭、學會競爭的能力,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小學生學習的樂趣,增強對知識的掌握。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建立靈活的課堂模式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有幫助。
(二) 以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造學習情景,實現(xiàn)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生本教育”主張教育教學應該是生動的,即要求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所參與的學習活動均具有生動性。因為只有加強教學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才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才能增強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模式,讓學生從生活的情景中學習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更讓他們學以致用。
(三) 組織探究教學,提高過程重視
“生本教育”要求教師以學生為本,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高度尊重學生,強調學生擁有自有的學習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于學生的內在需求,設置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情境,然后提出相應的探究方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注意力,又讓他們掌握了學習知識,培養(yǎng)了實踐能力。
(四)問題鼓勵創(chuàng)新,激發(fā)無限潛能
“生本教育”指出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資源,“生本教育”強調老師應該充分調動和利用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把學習的主動權盡早地交給學生,讓他們自覺去獲取知識。
眾所周知,在數(shù)學教學中,問題的提出比問題的解決更有意義,因為能夠提出問題是學生從自身開始求知的過程。一方面老師探索性和創(chuàng)新性問題的提出,可以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一方面,隨著學生自主提問的增強,其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也不斷的加強。學生通過自身學習提出問題比教師給出問題讓學生回答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求知欲望。
三、生本教育的實踐策略
(一)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成為主體
生本教育要求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把學生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學生。最好培養(yǎng)其課前預習的習慣,使他們帶著自己的疑問上課,帶著自己的好奇學習。通過把學習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的生本教育不僅可以使學生很快理解教師的教授內容,增強其學習的能力,而且更能加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使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比如,在學習《圖形的面積》時,我沒有直接告訴大家圖形的面積公式,而是提出了諸如增補法,平移法在內的方法,讓同學們自行找出規(guī)律方法,這樣他們對知識的把握就更加準確。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帶著好奇心和興趣進行學習的學生更能融入課堂的學習中去,更好的掌握老師所教授的內容。
(二) 建立學習情景,增強學習興趣
生本教育要求老師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要建好立學習的情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對知識進行高效理解和學習。
同時,我們也應該正確看待學生的質疑。學生對世界正處于認知階段,勢必對教師的講授存有疑問。作為老師,我們要正確對待學生的疑問。因為隨著學生疑問的提出,其對教學內容的把握也不斷的加強。
(三)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生本教育認為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填鴨式教育。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思考分析的平臺,讓他們自行對問題進行探索,對比,總結,進而得出自己的結論。
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從根本上開始喜歡學習。
(四)提高多媒體運用,增強學生學習能力
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以及新課程的不斷變化,多媒體教學漸漸成為大多數(shù)教師授課的工具。因為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取最有效的信息,從而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對母題進行一題多變或者一題多解等訓練, 這樣的教學模式加大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的良性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四、小結
時代在改變,教育體系也在不斷的發(fā)生改變,我們的教育方式也應該隨之改變?!吧窘逃钡慕逃绞綄Ξ斍罢n堂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但是因為其處于剛起步的狀態(tài),在“生本教育”的探究中還需要很多的研究,在實施“生本教育”策略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