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斯來提·木合太爾
摘要:貫云石一生中創作了很多散曲作品被收錄在《全元散曲》中,除了散曲之外,其在詩歌作品方面也有很大的造就,但是詩歌作品在流傳過程中大多散佚,經過后代學者的輯注,總結出貫云石存詩三十八首。雖然其詩歌數量偏少,但都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有極大的研究價值,本文主要研究貫云石詩歌的藝術特色,根據其體裁風格總結內容特點,進一步研究其詩歌所表現出來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貫云石;詩歌;藝術;特色
一、貫云石詩歌的表現方式
詩歌作為一種高雅的藝術表達形式,不僅展現了詩人的思想品格以及個人情感,還蘊含了詩人對世界的看法和態度,更是他對生命的探索以及內心無處訴說的情感的表達方式。詩歌所展現的詩人情感和外部的客觀世界相結合,是形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的關鍵,通過文字的形式詮釋出來不僅能夠表達出詩人的思想感情,又能夠展現出詩人情感表達相融的意境之美,創作出具有深遠意義的詩歌。貫云石的詩歌表現方式主要有善于用典和善于用“風”“月”意向等形式來展現其思想感情。
1.善于用典。
用典指的是在是各種引用和之前的人、事、地有關的語言文字進行比喻,使詩歌的形象更加深入形象。用典是詩人常用的修辭手法,它能夠讓詩歌的語言更加精煉且意義深遠,強化詩歌的形象性。貫云石的詩歌當中經常采用用典的形式,增加詩歌的內涵,簡化詩歌的語言,讓整個詩歌更加莊重。貫云石善于把一些濃縮的重大事件聯系并融合到詩歌的意境當中,比如《別離情》中,“日暮鄉裙動青翠,修竹亭亭染紅淚。又聞垓下虞姬泣,斗帳出驚楚歌畢。佳人閣淚棄英雄,劍血不銷原草碧”在詩中,貫云石把瀟湘二妃、霸王別姬等歷史事件通過敘事的形式引入到其中,渲染了生離死別的悲憤氛圍,寫出了傷人離別的悲切之情,寫虞姬自刎的心血將天地染紅這種情景,極其傷悲,人生最痛苦的無非就是生離死別之苦,這些情緒通過用典的形式都充分地抒發了出來。
2.善用“風”“月”等意象。
詩歌是抒情的藝術表達形式,是將詩人的主觀情感和客觀景象相融合的一種文學表達形式。詩歌中的意象組合排列展現出來的就是情感的載體,詩歌中的意象就是通過詞語為載體,來表達詩歌情感的主要內容。貫云石詩歌中風月意向的大量引入是引起我們對其善用風月意向這一表達形式關注的重點,風具有流動不定,千變萬幻的特點,在詩歌表達中詩人一般把風表達成人的思想,根據心情和境遇而展現出不同的表達意境。貫云石詩歌中包含多種通過風的順序萬變展現自然界的變化,其象征意義也比較深刻,貫云石生長在北方之地,對于西北的感情極其深厚。領略酷寒的北風和濕潤潮濕的東南之風可以形成鮮明的對比,另外,因為朝廷位于西北地區內部有很多問題,帝位的爭奪,使得黨派之爭逐漸激化,奸佞陷害忠良,這也是貫云石游走江南而不回西北的主要原因。所以其詩的各種風的意向也表現于此,其對西北之風的描寫有思鄉的含義,更為關鍵的是影射朝廷的風云變幻的形勢。《桃花巖》中:“為誰化作神仙區,十丈風煙隔懷浦”中“風煙”表達了全詩朦朧的意向,展現出詩人想要撥開云霧見日出的急迫心情。貫云石還將詩歌中很多風的詩句寄托不同的情思,在飄忽不定的風的意象表達中,展示出多種多樣的情緒。
另外月的意象在貫云石的詩歌當中也出現很多次,在古代月的意向可以代表一些神話傳說,比如嫦娥奔月等。還可以展現出人類思想情感的寄托,它不僅能夠表達出詩人高潔的品質,還能夠展現出永恒的主題,貫云石向往閑適恬靜的生活,追求自由,淡泊明志,在貫云石的詩歌當中,月亮所代表的游子對家鄉的思念的情結,另外月所表達的高潔的品質也展現了詩人堅韌的品格,體現了其對自由閑適生活的追求,表達了自己寄情于山水雖然灑脫,但也無可奈何的人生際遇。
二、貫云石詩歌的藝術風格
貫云石生活在元代中后期,當時元朝實現了全國的統一,社會比較穩定,經濟也很繁榮,社會文化互相交融,隱逸是當時社會的主要潮流。貫云石在官場七八年之后辭歸南下,游歷江南,使得其詩歌展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首先是豪放奇詭,貫云石作為少數民族漢詩創作的代表作家,它本身有少數民族的豪邁特點,詩文內容灑脫,不拘一格,將豪放奇詭融為一體,展現出宏大的審美特點,其優美的意境和豪放的意向讓人浮想聯翩,展現出了極其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其次是清新旖麗的特點,有人認為貫云石就是元代清新迤邐詩派的開創者,比如《桃花巖》一詩表現出來得色彩明麗意境柔美的特點,通過色彩迤邐的描寫讓人感受出霧雨蒙蒙的情景下的朦朧美,感受出山林青青蔥蔥的清新搭配之后,詩句又轉入到對自然景色的濃艷刻畫中,這種新穎的構思以及明麗的色彩搭配極其具有少數民族的寫作特點,改變了元代詩詞雅正的整體局面,為其詩壇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最后就是沖淡簡遠,貫云石的詩歌作品中有模仿李白、李賀的痕跡,但在后期其游歷江南之后在心靈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壯美,實現了心靈的解脫,在其有自由閑適的生活之后將心情寄情于山水所抒發出來的情感,一般都比較閑適自得深邃簡遠,達到了新的境界。
結論
貫云石得詩歌特色和其生平經歷有著重要的關系,隨著其人生經歷的不斷變化,其詩歌也展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包括豪放奇詭、清新迤邐、沖淡簡遠等藝術風格和貫云石的人生閱歷息息相關,有著深遠的內涵,貫云石得詩歌語言純樸不加修飾,所有情感的抒發都表達了自然的特點,有“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之美。
參考文獻:
[1]賈名黨;孟祥東;論貫云石的經學思想[J];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2]魏麗;淺論貫云石詩歌藝術風格及其語言特色[J];滄桑;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