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影
摘要:教育的目的不是簡單的傳授知識,更應該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因此,班主任必須注重對學生德育的教育,在教學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措施
高中是學生成長成才階段的關鍵時期,既要面對嚴酷的升學壓力,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青春期煩惱。作為高中管理者,班主任要創新德育工作理念,轉變德育工作方式,實現德育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切實做好高中德育工作,為學生保駕護航,引導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一、德育發展的必要性
21世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物質追求逐步轉向精神上的享受,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們的追求已經從生理、安全轉為更高的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實現價值,更高的追求讓我們逐步認識到,過分的物質追求會讓我們感到精神空虛。因此,作為一個人的靈魂,一個優秀民族的靈魂,最重要的是有優秀的道德品質,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德育教育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德育教育的好壞,關系著學生未來的發展。加強德育教育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德育教育是當今中國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德育教育有利于促進中國社會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同樣也有利于促進中國生產力的發展。然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是廣大教育工作者所肩負的使命,也對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所以應把道德教育放在所有教育工作的首要核心地位。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組織班級活動的能力。
班會是師生交流的重要途徑,是增進師生情感的重要場所,班主任應該多組織一些班級活動,來熏陶和感染學生積極的情感,為學生的學習及班級生活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但從當前的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來看,較多的學校的班會都被文化課、自習課所替代,有些班主任甚至將班會課發展成為了“訓斥課”,導致學生對班會產生厭倦的情緒;還有些班主任將班會當做布置任務的環節,導致班會課無聊至極。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最終原因就是因為老師缺乏組織班級活動的能力。
(二)缺乏引導學生正確發展的能力。
作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具有敏銳的眼光和洞察力,這是班級管理的基礎因素,而敏銳眼光和洞察力的實施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每個學生的身心特點、品質基礎及生活學習狀況。但從當前的班主任管理來看,較多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度不足,所以洞察的能力也較為薄弱,無法及時發現學生的實際問題,即使發現了學生的問題也無能為力。同時,班主任總是習慣性的讓學生不斷反思,卻很少反思自己,也沒有給學生指明反思的方向及改正問題的方式,導致學生盲目的認錯之后便結束德育教育環節,這便是班級管理實效性低的現象,更是班主任缺乏引導學生正確發展的積極表現。
(三)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
高中學生有高考的壓力,巨大的學習壓力會讓學生心理變得較為敏感和脆弱,很多學生在這個階段,由于受不了壓力,往往會產生極端行為,甚至會通過逃避等方式,沾染不良習氣,因此,高中班主任要注重德育工作引導,幫助學生構建健康的心靈體系,提升抗壓能力,平穩度過高中學習生活階段。
三、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學生管理體系。
班主任在開展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從完善規章制度開始。完備的校園管理制度,可以幫助學生規范約束自己,提升自控能力,確立集體觀念,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很多學校對高中學生和其他不同階段的學生不進行區分管理,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上的靈活程度,對高中學生管理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不利于高中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诖耍瑒撔赂咧袑W生德育教育工作體系,優化管理規章,是開展好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礎與保障。從年齡特點來看,高中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則意識,提升校園管理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可以引導高中生規范自身行為,實現德育教育工作目標,減輕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負擔。
(三)采取親情化德育教育方式。
對于高中生而言,一般都有比較強的逆反心理,一味的進行說教,不僅不能發揮正面積極教育作用,反而可能引起學生的反感。基于這種情況,班主任要采取親情化教育模式,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師徒對接、師生談天等方式,形成良好的關系,盡量鼓勵學生,不要打擊學生,幫助學生提升自身心理認知能力。德育教育工作者要盡可能與學生交流,從學習、生活、情感等多個方面關心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存在的關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經過對大量成功教學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要想提升高中生德育教育水平,實行親情化教育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以自身行動進行德育教學。
德育教學不應該只是經常的說教,而應該是付諸實踐的實際行動。高中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班主任必須以身作則,發揮帶頭示范作用,為學生樹立表率,從平時的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嚴格要求自己。以自身實際為例,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使學生能夠按照規范進行,在平時的工作中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下課后會主動將講臺收拾干凈,偶爾幫助學生一起進行值日,看到地面有垃圾會及時撿起來,讓學生幫忙做事之后會向學生說謝謝等。同時,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善心,在學校發起慈善捐款時鼓勵學生盡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他人。正所謂言傳身教,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為了促進德育教學的效率,我們班主任應當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教育學生,以此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
四、結語
高中班主任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升德育教育能力,通過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創新,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品,幫助學生構建現代道德體系,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在德育教育實踐中,高中班主任要不斷整合教育資源,提升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找到適合高中生身心特點的教學模式與方法。
參考文獻:
[1]但承富.試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2,27.
[2]安偉.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探析[J].學周刊,2016,32.
[3]韓雪.試論高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03.
[4]羅萬麗.淺談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J].亞太教育.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