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國內素質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與此同時,中職院校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我國學生身體素質在不斷下降,而培養他們的終身體育觀念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筆者以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生體育觀為例進行了分析,以此幫助中職學生樹立終生體育的意識,加強他們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終生體育觀;概述;因素;途徑
應新課改要求,現在很多中職學校都對體育課程教學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不僅增加了課時,而且對傳授學生理論知識也更重視,以培養學生養成終生體育的觀念,通過這樣雙管齊下的方式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但實際情況與此大有不同,很多新課改的內容沒有落實到實處,導致體育課程在中職教學中沒有收到應有效果,很大一部分學生討厭上體育課,尤其是女生,這對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觀念造成負面影響,所以,中職體育教學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一、終生體育概述
終生體育指的就是一個人終生都在接受體育教育和體育鍛煉,確保自己保持身心健康,令自己受益。正所謂,生命在于運動,培養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首先,養成終生體育意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身體,而且可以促使學生上體育課更加積極主動。其次,有助于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好習慣終身受用。
二、中職院校學生終生體育意識發展現狀分析
首先,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生活質量也相應提升,但是對體育鍛煉的意識正在削弱。比如中職院校的學生,原來課余時間都喜歡打籃球、踢足球、跳繩、打羽毛球,隨著科學技術和網絡的迅速發展,智能手機和電腦的普及改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之前的體力運動轉變為玩手機、看視頻、玩網絡游戲等,這樣就降低了他們的體育鍛煉意識。其次,中職教師在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上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太過單一,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這就制約了他們對終身體育觀的認識。有些體育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因循守舊,僅憑自己的工作經驗進行體育教學,沒有和學生形成有效互動,強制性的教學手段只會打擊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再次,中職體育教學體系欠缺,尤其是在時代快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中職體育教學內容都要更新,切實保證學生的主體性,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三、中職學生終生體育意識薄弱的因素分析
(一)客觀原因
第一,中職院校體育教師隊伍問題。中職院校受種種條件影響,體育教師數量不多,而且專業素質和能力不強,這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也直接導致了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學生的終生體育意識較差。另外,很多中職院校的年輕體育教師較少,教學時教學模式創新性不夠,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這也影響到體育教學效果。
第二,體育教學模式落后。很多體育教師教學觀念沒有改變,教學中仍舊采用過去的教學模式,只是讓學生重復和練習一些體育項目,或者就是做操、跑步,這樣的教學效果相對較差,特別對一些女生來說,降低了她們上體育課的情緒。
(二)主觀原因
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教師教學方式是一方面原因,而學生自身對體育課的不感興趣也是另一方面原因,加上教師教授體育課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其具體需求,在被動接受的情形下,學生沒有終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另外,中職男女生對體育項目的愛好也是不相同的,男生喜歡運動強度大的體育活動,而女生喜歡強度低的體育活動,如果教師采取一刀切模式,那么學生就會厭倦上體育課。
對終生體育的誤解。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給學生明確的概念認識,學生理解出現偏差,終生體育教學是要給予學生輕松、和諧的學習體驗,然后從身體和心理上都能夠喜歡上學習體育,進而養成終生體育觀念,達到教學目的。
四、中職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終生體育觀的解決途徑
(一)創新教學模式
中職體育教學要做到與時俱進,切忌模式單一,要勇于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構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教學模式喜歡,那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就是順其自然的過程,也就能夠做到授之以漁。教學模式的創新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這樣師生有利于形成互動,雙方溝通交流會促進體育教學,教師也能夠知道學生的所思所想,學生也能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有問題也便于及時解決。所以說,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至關重要,因此,可以豐富體育教學活動,比如舉行籃球比賽、拔河比賽、跳繩以及踢毽子比賽等,讓學生從競爭中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在活動中體會到團隊協作的意義,讓他們真正擺脫對數碼產品的依賴,轉而參與到體育課中,充分激發他們的運動能力和運動興趣。創新教學模式既可以促進學生鍛煉身體,也能夠激發他們的思維。
(二)改變教學觀念
現代體育教學不同以往體育教學,一些傳統的思想已經不符合要求,要做到積極改變才能適應體育教學發展要求,而且現在中職學生思想也發生很大變化,如果教師仍采用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那么學生自然不喜歡上體育課,這對教師工作的開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要積極改變教學觀念,首先,要肯定學生的體育活動,鼓勵他們展示自己的體育特長,讓他們對自己的體育能力有個客觀正確的了解,以便學習時發揚長處,改進不足。其次,幫助學生建立終生體育的規劃,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對學習體育的態度,幫助并引導他們在正確的鍛煉道路上前進。再次,中職院校也可以通過校園網、櫥窗、校刊等平臺宣傳終生體育的相關內容,通過舉辦各種體育比賽來進一步夯實終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三)完善評價體系
對中職學生學習體育的評價不要停留在老舊層面上,要積極創新評價體系,對于學生的正面以及負面內容都要做出評價,確保其客觀、正確,以獲得學生認同。除此之外,評價的時候要采取主動性和階段性結合的方式,加大對學生的正面激勵。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參加工作前養成終生體育觀至關重要,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勇于創新,改變過去的教學觀念,豐富自己的教學模式,切實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科學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以此幫助他們樹立終生體育觀。
參考文獻:
[1]劉廣安.淺談中職衛校體育教學中終生體育觀的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5:66-67
[2]巫迅達.淺談如何培養中職體育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8:209-210
作者簡介:婁季秋(1988.11—),男;漢;籍貫:鄭州;本科;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助理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