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燦
摘要:新課程標準強調: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思考、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多變性和復雜性。"本文探討了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初中歷史教學的一些做法和思考,闡述了歷史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興趣、社會實踐、撰寫論文、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等方面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歷史;趣味教學
教育部制定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要實現這一目標,歷史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堂教學應體現新課程理念,以適應、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下面就來談談我在新課程標準下進行初中歷史趣味教學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將歷史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活氣息
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新課程標準強調:“教育既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也不能簡單地還原為學生的生活;教育必須高于生活,教育的內容和活動是對生活的提煉和對生活的超越?!币虼耍艺J為,教師作為新課程實施的主角,應當盡可能地進行“二次創作”,將歷史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活的氣息。例如在“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這一章的教學中,聯系當前的許多熱點問題,如中日關系問題、日本申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問題、海峽兩岸關系問題,在現實問題中追溯歷史,在歷史問題中認識現實。這樣做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歷史就在我們的身邊,歷史講述的并不是一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歷史與現實存在著難以割斷的聯系。
二、教學過程情趣化,激發學生興趣,體驗學習樂趣
孔子說過:“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樂知者?!睈垡蛩固挂灿芯涿裕骸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一旦激發起來,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求知和探索欲望。新課程標準則強調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安排教學內容,通過歷史照片、歷史圖片、場景、資料等為學生的學習設置各種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并引發其深入思考。課堂教學要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就要實現由知識為中心向以學生發展為中心轉化,充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課堂教學過程充滿情趣,真正成為學生探索知識、發展能力、享受歡樂的樂園。為體現課堂教學的情趣化,教師可以設計引人入勝的導言和耐人尋味的結語吸引學生,如用漫畫、圖片、飾物等作為課堂教學開始的激趣的材料;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進行直觀性教學;可以運用角色轉換方式,再現歷史人物的活動;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鴉片戰爭》《甲午風云》等歷史題材影片,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斗爭精神,并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說明影片的背景,講述歷史故事,寫歷史小論文等等。在參與種種活動的過程中,師生來共同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并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快樂與滿足。
這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適當組織活動,讓學生接觸社會,體驗生活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的活動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了解、收集、交流、分析、解決問題等各種豐富的活動,感受歷史。根據這一要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相關內容設計一些學生樂于參加的教學活動:如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紀念館、紀念碑,開展社會調查,進行歷史知識競賽和歷史故事演講比賽,指導學生持之以恒地搜集、整理歷史資料,有條件的還可組織剪報、集郵,特別是收集近年來的一些報紙、郵票,感受社會發展的巨大變化等。我們學校曾經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六十周年”歷史知識競賽就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度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社會實踐活動多種多樣,比如要求學生向周圍的老人了解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生產和生活的情況;比如要求學生搜集不同時期的照片,談自己家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發生的巨大變化;等等。通過這些社會實踐活動,也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接近生活,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接觸社會,體驗生活,關注周圍的世界,變歷史課程的知識本位為學生發展本位,促進學生主動求知、全面發展。
四、鼓勵并指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促進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創新、闡述能力
教師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這種做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收集、篩選文獻資料的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學生完成小論文后,教師應及時、認真地閱讀和講評,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贊揚,對于小論文中的不足與缺陷,教師應單獨予以輔導,幫助學生糾正。這樣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培養學生創新、闡述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開闊歷史視野,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啟發學生的思維,不斷鼓勵學生的學習表現,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使學生在激勵性評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歷史課程標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但是絕對不能理解成去鼓勵學生去追求所謂的不合邏輯推理的“標新立異”。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時,要注意教導學生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杜絕不合邏輯推理的“標新立異”。教師要有意識地教導學生,所謂創新,只能是科學的創新,而不是缺乏充分事實基礎和理論根據的所謂“標新立異”。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認為,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的發展?!耙磺袨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課程標準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美麗的宏偉藍圖,要把它構建出來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具體實踐完成。讓我們共同去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