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淑蘋
摘要:小學階段的口算能力,是小學生的一項基本能力.《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要加強口算、注重口算、靈活掌握口算技巧,提高口算速度和準確程度”,在教學當中,口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養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課堂;提高;口算速度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去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進行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一些意見:
一、加強直觀操作,幫助學生建立表象一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是一個從直接感知實物過渡到表象的思維過程。
因此,從認識10以內的數開始,我就十分注重直觀教學:課前準備好學生平時喜愛的實物、圖片,課堂上多讓學生數一數小棒,數一數圖片,數一數手指,幫助學生強化數感。然后進行分一分,合一合的訓練,幫助學生建立表象。從而使學生在掌握10以內各數的同時,為口算1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打好扎實的基礎。再通過分一分、合一合的直觀操作活動建立表象,掌握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熟練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注重算理教學,加快口算速度在口算教學中,讓學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學生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學時,我十分重視算理教學。
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出示16-7,不要急于把現成的“破十減”灌輸給學生,而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問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的學生會擺一擺學具,找出答案“我是這樣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我是這樣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有的學生用扳手指數數,“我是這樣想的,把16記在腦子里,伸出7個手指頭,從16開始,一邊屈指一邊數,15、14……結果是9。”有的用“做減想加”來計算,“因為9+7=16,所以16-7=9”;通過說理訓練,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
三、注重算法多樣化,實現學生對算法的自主優化。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在教學20以內退位減法時,有些學生喜歡用“破十減”、有些喜歡用“做減想加”。這時,在體會算法的基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實現學生對算法的“自主優化”,教師切不可“一刀切”,不然會適得其反。例如:我班有一個學生,他每次在口算退位減法時,總喜歡扳手指,我想改掉他這個“毛病”,于是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個別對他進行“破十減”指導,結果越發糟糕,不但算得更慢而且錯誤率更高,還不如扳手指速度快。由此可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同時要引導學生在眾多的算法中選擇最適合于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促使學生的發展。
四、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口算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脫離算法達到脫口而出的境地,但這個目的不是一下子能達到的,是要通過反復訓練才能達到熟練。具體練習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講究形式,激發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心理學也表明: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的強大內驅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口算興趣,寓教于樂,要講究訓練形式的多樣化:根據一年級小朋友的特點,多用游戲、比賽等方式,如“開火車”、“找朋友”、“摘蘋果”、“對口令”等方法進行練習;用卡片、小黑板或撲克牌等通過視算報得數,結合聽算說得數;也可以印發口算題,限時比賽;還可以讓學生自編口算題,進行同桌對答或小組比賽;堅持每天一頁口算練習,口算的時間可以安排在學生已感疲乏的臨下課之前5分鐘。多種形式的口算訓練,讓全班都積極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二)細水常流,穩步提高練習一個階段后,要篩選難度比較大或經常出錯的題目,如17-9,15-8,14-6等,做成卡片,反復練習,細水常流,穩步提高口算的能力。
(三)對癥下藥,逐個過關在口算訓練中,教師要根據小朋友的年齡特征和個性差異多使用激勵性評價,特別對哪些口算比較慢或計算有困難的小朋友,首先要弄清他們的問題所在,是算理不清,還是反應遲鈍,然后針對問題想法,還需要對他們有耐心,給予的關心和鼓勵,教育周圍的同學尊重他們,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使他們產生成功感,從而樹立信心,不斷進步。
(四)爭取家長,共同配合光憑老師埋頭苦干還不行,要努力爭取家長的配合,充分利用他們的力量來共同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在開學初的家長會上,我明確地向家長們提出:這學期的重點之一是讓每一個學生在口算方面都能過關,因此,希望家長在家能堅持每天擠一定時間陪孩子練一練口算。家長的力量,對老師而言是寶貴的資源,只要我們善于開發,就能被我們所用。
(五)互相協作,共同提高我穿梭于兩個班級之間,可是,每天給我的時間只有40分鐘,班級中還有那么一部分外來民工子弟學生,家長根本沒有能力輔導;還有本地部分小朋友的接受能力又是那么差,講了忘,算了錯,怎么?在訓練中,我不斷發現好苗子,于是便讓這些小朋友當小老師,有時利用完成作業后的剩余時間幫助那些有困難的;有時趁玩游戲互相搭配……慢慢地縮小了差別。總之要提高小朋友的口算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我們的不斷努力。只要對你的學生有信心,一定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