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千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
關鍵詞:興趣;習慣;算例;計算
多年來,常常聽到一些家長說這樣一句話:“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試計算上總出問題。”每當聽到這句話時,一種本能的責任感會油然而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低年級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加強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對其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怎樣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呢?我認為應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對、算得快的目的。講究訓練形式,激發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于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在教學乘法的口算、筆算時,課前可以用游戲的方式進行乘法口訣的訓練,或者采用男女競賽的方式訓練;課上用卡片的形式讓學生口算,用小黑板視算,或者聽算。讓學生運用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能提高計算的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以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小故事激發興趣。教學中,適時地列舉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或者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來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
二、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計算得以正確、迅速的保證。課堂上40分鐘利用率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如何,所以要首先重視培養學生的認真聽講、積極用腦的習慣。除了抓課堂常規訓練外,還要重視狠抓聽、看、想、講的落實。用心聽。在聽課的過程中,邊聽邊動腦,積極思維,聽出別人發言中的問題,為了及時考察學生會聽的能力,我經常在班內組織聽算、你問我答等練習。效果非常好。仔細看。會看懂書上的題目,同學的板演,凡是學生自己看懂的內容就盡量少講,以訓練學生仔細看的習慣,培養觀察能力。善于想。我不僅要求學生肯想,而且注意培養其“善想”的習慣,既給學生提供“想”的機會,留有“想”的余地,又教他們“想”的方法。 敢于講。訓練學生大膽發言(特別是后進生),訓練學生講思路、思維的過程,使他們從口練中發展思維,提高解題能力。
三、尋求算理與算法的平衡點
傳統教學的計算教學只注重計算結果,忽視算理的推導,學生的學習只停留在算對、算快的層面上。而課改初期的計算教學轉到了另一個極端,十分重視你是怎么算的,還可以怎樣算,而缺少計算方法的提煉,導致算理很突出,算法不扎實,學生計算技能不夠熟練。那么如何尋求算理與算法的平衡點呢?要使學生會算,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及算理的理解。在教學時,教師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正所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四、練習設計的多樣性
練習設計要有針對性。以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除法”為例。新授結束后,我針對學生計算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練習。比如,教學“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后,我設計了三題改錯題,這三道改錯題比較典型,都是學生在計算中容易犯的錯誤,第1題是除到個位不夠商1,應該商0,這個0沒有寫;第2題是除的過程中余下的數計算錯了,第3題是商的書寫位置錯誤。再有寫;第2題是除的過程中余下的數計算錯了,第3題是商的書寫位置錯誤。再如,在教學調商的例題后,我安排了調商的專項練習——“根據試商情況,說出各題準確的商”,有助于增強學生調商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設計針對性的練習,攻其一點,做到逐步突破疑難點。
五、重視讓學生通過學具的親手操作,獲得數概念,領會計算方法
認數是計算的前提基礎,反過來,計算可以加深對數概念的認識,兩者是通過數的組成和分解有機地連在一起的。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數概念和計算方法,不能離開學生的親手操作,這是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環節。正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指出的“數學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動作。”從本學期一開始,我特別重視學生通過學具的親手操作,去獲得數概念,領會計算方法。在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部分,每認識一個數后,我們都通過圖畫或實物圖片,使學生了解數的組成和分解,然后再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親手操作鞏固數的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動作、思維、語言密切結合,培養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動手能力、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我沒有急于揭示計算方法,而是花了較多時間讓學生進行“圈十”操作,使學生從操作中領會“湊十法”。這樣做,使我班學生都較好地掌握了“湊十法”,為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打好了基礎。
六、加強口算能力的訓練
《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速度,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會發一本口算冊,老師要把這本口算冊充分的利用起來,低年級的教學內容相對來說少一些,老師可在課堂上給孩子計時讓孩子們做,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會很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口算不僅要計時,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看出對、錯,對那些能在規定時間內考滿分的要及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引起學生對口算的重視,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業中必做的一項,平時把這樣一項工作堅持下來。這樣才把口算這項能力提高起來。
總之,提高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較強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童趣、富有活力,讓學生樂學、愛學的學習環境,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數學思維能力,使枯燥的計算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使計算的課堂變得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