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瑕
摘要: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各行各業均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企業在選拔人才的時候不單純的注重專業知識,而是考慮了人才的綜合素質。因此國家教育部也逐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教育。音樂課作為審美教育中的一種類型,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美感的認識和理解。本文就如何更好的開展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做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目標;方法;策略
音樂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它對人類的貢獻不僅僅在于享受到美妙的音樂旋律,同時也將人類引領進入一個更加深刻的情感表達層次。為了更好的提升就業人才的綜合素質,現代教育體系越來越注重初中生的音樂課程的開展質量。初中音樂課正是學生開始真正接觸和了解音樂的時候,在該階段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感情直接決定學生在日后音樂道路上的建樹和發展。
一、初中音樂課程標準的特點
音樂課是初中教學中的必修課之一,它是學校對學校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這門課程的開展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基礎,以傳遞審美為教學核心,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創新,弘揚民族音樂和多元文化。具體特點表現如下:第一,強調學生的音樂文化修養。所謂學生的音樂文化修養是指他們對音樂的音響、情緒、形式以及格調等豐富的音樂內涵的認識,同時還包括學生對音樂的時代性、民族性以及社會性的認識和理解。強調學生的音樂文化修養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綜合素質以及精神生活質量為教學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的競爭力。第二,為選擇性學習留出足夠的空間。音樂課程的設置是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沒內容,音樂課程的學習是一種自助的學習方式,注重了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這種自助方式有利于讓學生發揮他們的優點和特長。另外,選擇性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是一大考驗,這種選擇性有利于鞭策教師提高他們的知識和教學技能。第三,開始更加關注音樂的形式和音響。注重音樂作品的表現形式為學生更好的了解音樂的時代性和科學性開闊知識窗口,為探索音樂的邏輯性和規律性進一步拓寬道路。
二、初中音樂課程的基本內容
(一)音樂鑒賞
音樂鑒賞是初中音樂教學內容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受力的有個有效的途徑。如果學生具有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鑒定能力,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陶冶他們的情操和豐富他們的感情,而且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歌唱
唱歌時另一項音樂教學內容,他是一種學生最易于接受和學習的教學形式,也是學生參與學習的最多形式。歌唱課程的開設是對小學音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這種新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建立學生對唱歌的愛好以及發現和發揮學生的歌唱天賦,并且發掘了學生的表演潛能。
(三)樂器演奏
樂器的演奏是一種能夠激發音樂興趣、提高學生對樂曲的理解和表達的一種教學內容。樂器演奏與其他教學內容的關聯性最強,它與音樂鑒賞和創作有著密切的聯系,對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和提高音樂審美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盡早的讓學生學習樂器的演奏,不單單是學習一兩件樂器的演奏技巧,而是要通過學習樂器的演奏增強樂感,樹立更好的審美情趣,對于學生今后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三、初中音樂課程的教學策略
(一)明確把握課程的教學目標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學策略是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如果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有科學的教學策略。其中明確把握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策略。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大部分學校對音樂教學都不是很重視,在課堂教學中,通常只是讓學生欣賞音樂,這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沒有什么深刻的意義。因此,要想改變這種傳統的音樂教學就必須先明確音樂的教學目標,而且要讓學生明確音樂課的學習內容。
(二)優化音樂課程的教學方式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從各個方面做出調整和提升,而教學方式也是決定音樂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不斷地優化音樂教學方式,只有遵循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優化音樂課程教學方式需要不斷地縮小學生和音樂的距離感,可以從學生生活環境和生活感觸入手,不斷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好和感悟;另外,還要不斷地挖掘學生的音樂潛能,通過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提高學生的音樂造詣。
(三)構建和諧的課程教學氛圍
音樂教學的質量還依賴于和諧的課堂氛圍,好的課堂氛圍對提高音樂教學大有裨益,而好的課堂氛圍依賴于老師和學生的課堂溝通,在音樂課堂里應該構建自由平等的環境和氛圍,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好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大膽地提出問題,并且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在這種創新發展氛圍中能夠感受到學習音樂的快樂。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做好音樂教學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研究只是針對初中音樂教學做了簡要的分析,其中提出的教學策略是值得深入地研究和實施的,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再綜合科學的教學方式,不斷地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才能最終取得比較理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