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仁翁姆
摘要:藏傳佛教寺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藏牧民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本文在簡要概述甘孜州宗教寺廟的特點后,著重分析導致甘孜州宗教寺廟發生火災的各種因素,并由此總結宗教寺廟火災事故的特點和規律,針對我國宗教寺廟存在的消防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和措施。抓好寺廟的消防工作,保護好優秀的藏民族文化特色,改善寺廟消防安全環境,確保寺廟古建筑免受火災的危害,對進一步落實“安康穩藏”的戰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甘孜寺;消防安全;政府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快速發展,宗教寺廟各項建設有了新的進步,由于宗教寺廟與普通單位場所相比有其特殊性,消防監督管理存在許多漏洞,造成了消防安全隱患多等諸多特點。在甘孜州寺廟引發火災的情況很多,多為那些建立在偏僻的寺廟,例如:色達五明佛學院發生的火災和甘孜長青春科兒寺引起的火災、這些寺廟都是甘孜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圣地和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現火災的原因是諸多因素造成的,而火災后造成的損失是一定的,對災后重建是更加的困難,各地政府為了預防火災再次發生,全面加強了地方寺廟火災防控能力,甘孜縣當地政府為了加強宗教寺廟場所消防安全,增強寺廟抵御火災能力,特意為寺廟送去滅火器,消防干警流利的藏語與寺廟僧侶耐心講解用電、用火方面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滅火器使用方法。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漏洞和不足。
寺廟的消防安全工作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寺廟自己的一種責任,在具體落實的是好與否?都取決于政府和寺廟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甘孜寺是甘孜州最大的格魯派寺廟之一,也是“霍爾十三寺”之首,藏傳佛教的寺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藏民族心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研究如何抓好寺廟的消防工作,保護好優秀的藏民族文化,做好寺廟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和預防準備,改善消防安全環境,確保寺廟古建筑免受火災的危害,對進一步落實“安康穩藏”的戰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寺廟的基本情況
甘孜寺坐落在甘孜縣城邊的山坡上,建筑風格屬藏、漢結合。寺廟系格魯派,已經有三百三十九年歷史,文革時被毀,八零年前后重建。寺內僧眾逾四百人。藏歷土虎年,五世達賴喇嘛派弟子霍爾卻杰阿旺彭措在甘孜城北面的山坡上建寺,建成后賜名為“甘孜扎西達吉羅卜楞”,意思是潔白美麗吉祥興盛珍寶寺,后來“甘孜”逐漸成為州縣地名。殿內供有佛像數百個,還有很多年代久遠的傳統唐卡和壁畫,還有大藏經和數百圈經文,具有很大的文化價值,因此需要對這方面的文物和文化加強保護。
二、寺廟存在的主要消防安全隱患
1.寺廟防火間距嚴重不足。由于甘孜寺建筑的歷史性、意識的局限性等諸多制約,寺廟內部各功能建筑之間不符合防火要求,寺廟大部分建筑緊密相連,缺少防火間距,特別是僧侶住房問題更為突出,很容易出現“火燒聯營”的情況。由于受藏族傳統的影響甘孜寺在建筑結構上多為木結構,其柱、梁、等都是用了大量的木材,耐火能力低。
2.宗教活動用火和僧侶生活用火較多,用火隱患突出。寺廟中的諸多法會和燃燈節等宗教節日慶典,信徒和游客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神佛前的長明酥油燈和蠟燭,供木桌上的香火,都統一缺乏規劃管理,無嚴格的用火管理和防火管理要求。
3.僧侶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發生火災自救力差。寺廟內設有食堂和宿舍,無防火安全措施,因生活用火的需要,在寺廟亂堆亂放大量的柴草燃料的現象較為普遍,增加了寺廟火災的危險性。
4.寺廟內部防火管理沒有形成制度化,未建立義務消防隊(民間組織)。由于沒有制度管理,一旦發生火災,無組織、無撲救者,極易形成因恐慌而各自逃命,小火不及時撲救會釀成大災。
三、寺廟火災預防的措施和對策
1.落實政府領導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要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確保職責明確,監督有力,積極引導藏區寺廟樹立消防安全意識,加強寺廟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如:寺廟消防通道、消防用水基礎設施建設應統一納入城鎮發展總體規劃。政府應該在寺廟消防設施方面投入足夠的資金。應給寺廟配置手抬消防泵1臺、水帶300m、水槍2支、干粉滅火器86具,在寺廟經堂、大殿佛是活動場所安裝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17盞。 在具體落實之前可以參照和借鑒內地寺院消防工作好的一面。強化寺廟火災源頭防控,進一步改善寺廟消防安全條件。
2.強化消防宣傳教育培訓。要不斷深化“消防宣傳進寺廟”的活動。政府部門要加大對寺廟消防教育培訓的投入,積極開展針對寺管會的成員和僧人進行消防宣傳培訓,手把手的進行指導,在寺廟舉行常規佛事活動的前一個月內按每星期舉行兩次進行消防考核和演練,在進行消防考核和演練時消防部門應派人進行監督。寺院次年度常規佛事活動,應當由寺管會在年底前報縣佛教協會和縣人民政府宗教事務部門備案。
3.增強僧人們的消防意識。消防部門在寺廟醒目位置制作固定的藏漢雙語消防宣傳欄,以便不識漢字和不懂漢語的的大多數僧人了解消防的基本知識。審核寺院安全建設,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安全檢查,指導寺院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4.積極排查整改火災隱患。消防部門對寺廟內的經堂、扎倉老化線路進行統一更換,并穿管保護,對私啦亂接的電線予以拆除,增設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器。
小結:以上的現象及問題從主客觀去分析,主觀上是因為僧侶對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欠缺消防安全知識,從色達五明佛學院和甘孜長青春科兒寺發生火災的情況而言,都是因為平時對生活中的細小的事兒不夠重視,才導致災難的發生。寺廟是藏文化的寶藏庫,匯集了藏族的十大文化精髓,對藏文化的繼承和保護至關重要,也是我們本民族的責任,所以要盡量避免發生各種意外,時刻做好防火準備。客觀上是因為政府的工作不到位,對寺廟的消防工作不夠重視,寺廟消防設施的經費不足等的因素導致藏區寺廟火災的情況頻繁。
參考文獻:
[1]李丹丹 傳統寺廟建筑消防安全問題探討[J]中國公共安全,2011.(2).75-77。
[2]石哲明,高佳楠 文物古建筑火災隱患及預防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5(S1)124-125。
[3]朱衛東,王毅剛 甘孜州寺廟消防安全管理的現狀及對策,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10.10。
[4]劉峰,李晉亞 阿壩州寺廟消防“四送”活動探析 中國西部科技,2013.8。
[5]付林 淺談如何構筑藏區消防安全“防火墻”,中國西部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