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
摘要:在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特色發展的今天,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隨著高校擴招力度的加大,生源的質量在下降,尤其顯著的是對莢語學習的質量和興趣,針對經常發生在課堂上的一些常見問題進行科學的分析,積極的找出解決的對策和措施,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視聽說水平,從而使學生在社會發展迅速,英語日常使用逐漸增加,崗位工作需求加大的情況下,學通,學懂,掌握并且夠用,在激烈的人才競爭社會占有一席之地。
關健詞:中職英語;問題;對策
一、目前中職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教材使用過程中存在問題
由于一些教師對教材認識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兩種不良傾向:一種是教師照本宣科現象較為嚴重,導致內容太多完不成任務,學生們沒興趣,對教學很不利。另一種是完全脫離教材。有些教師只把詞匯、語法等分別提出來教學以應付考試,這又違反了有效整合教材的初衷。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教材理性地把握,適當取舍,根據學生需要調整教學方法、教學順序及難易度,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
(二)師生關系不夠和諧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是一個師生雙方交互運動的過程。大多中職學校的教師卻是唱“獨角戲”,搞“一言堂”“滿堂灌”,不能放下架子,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此外,教師還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并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
(三)課堂沒有吸引力
中等職業英語教育多數仍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為主體,講遠遠大于學,課堂時間大部分或者全部都由英語老師掌握著,部分老師的課堂模式單一,一味的陳述書本,按照死板的步驟填鴨式的灌輸給學生,課堂沒有吸引力,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使廣大學生對英語產生更加恐懼的厭學心理,提高了英語學習的難度,使同學們成績直線下降,這就失去了課堂教學的目的,教而不會。
二、針對中職教學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老師作為課堂的主持人具有掌控全局的作用,因此教師自身更應該加強對教學本身和受教群體的了解和認知,要充分利用現代化高科技教學技術及軟件應用于課堂,輔助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英語課堂其中一部分應該選在多媒體教室,能很好的訓練同學們的聽力,有利于大家對英語語音、語調的訓練和學習,一方面,老師為大家演示正確的發音,一方面,同學模仿老師的口型及發音,在過程中老師對某一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糾正。
(二)提倡互動性教學模式
整個英語課堂就像個互相交流互相請教的地方,由老師安排整個主題和情境,可以是老師先講一個課程要點,然后針對這個要點老師設計一些問題去提問大家,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組織語言回答問題,整個知識點傳輸完畢后,鞏固大家及記憶,設計一個情景劇似的對話環境,由學生自主編排,自主演示,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活躍了創新思維,勇于表現,敢說,敢演,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而且對于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做好心理工作,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對于中職的同學們來講,內心深處缺少一種積極的、樂觀的、面對問題的自信。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老師去對有這樣心理障礙的同學進行疏通,給他們講道理,講成功案例,李陽瘋狂英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啊,沒有人生下來就什么都會,天才還是百分之一的天份加上后天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才成功的呢,去鼓勵大家,讓大家樹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不怕困難,不怕失敗,老師要在學生嘗試做一件事情時給與動力、支持、贊賞、指導,真正做到幫助學生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教學思想和教學過程上的創新
作為中職學校教師,應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上設置多梯度、小臺階,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解決學生對英語課的畏難情緒,從而增強自信。如:可以在每堂課一開始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環境,導入時教學生唱一首簡單的英文歌曲,講解一首小詩、一個小故事,講課過程中提出一個與課文有關的話題組織學生自由討論、辯論等等,這樣既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提高教學成效、實現中職教育的目標非常有益。
(二)從教育思想入手,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對待學生的課堂回答或發言,盡量說“Good”“Excel—lent”等贊揚語,尤其是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更應在課堂上多給予關注。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學生就會由愛老師到愛上英語學科,從愿意學到自覺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師素質應該進一步提高
教師光有學科知識,是不可能教好書的,還得具備教學知識與經驗、教育實踐智慧。所以,教師不能掩蓋自身的不足,應通過學習,深刻領會課改精神,掌握時代信息并把信息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傳授給學生,才不至于落后于時代的要求。加強自身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更為重要的是勤于反思,善于總結,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與能力,追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四)改善課時問題與教學設備
中等職業學校普遍存在英語課時不足難以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問題,而且具體實施膚淺化、表面化,這種局面需要大力改善。另外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與外語教學相結合,如:課件演示、視頻播放比單純由老師講解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提高多媒體語言實驗室及其他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有效利用率,讓學生多看、多聽、多說,才能在實際演練中提高會話能力,真正掌握英語這門語言。
作為中等職業教育中必不可少又尤為重要的一部分,中等職業的英語教育成果直接影響一個專業性人才在社會上的作用,通過幾年中職英語的學習,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效運用聽說讀寫,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素質教育和社會需求之間的橋梁,讓他們走出校門后真正適應社會競爭有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婷婷.多元智能理論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研究及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1
[2]孫麗娟.合作學習在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09
[3]江慶心.論教師介入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J].外語界.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