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江
【摘 要】科學技術的進步為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間,現階段,計算機智能化系統建設已經嶄露頭角,成為各大行業的關注重點。對于銀行這種對安全系數要求極高的場所來說,建立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顯得尤為必要。基于此,文章圍繞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在銀行中的應用展開論述,并進一步分析提升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有效性的措施。
【關鍵詞】銀行;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應用
銀行是國家經濟建設籌集和分配資金的重要機構,由于大量貨幣資金的周轉流動已經大眾服務的廣泛性,銀行管理一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深度普及,銀行業的“智能化”的變革早已悄然來臨,從營業網點廳堂的管理、智能柜臺的服務,到智能化信息管理與安全、銀行自身大數據、金融科技等大量新技術的引入,銀行智能化管理的升級和轉型已經勢在必行。
一、銀行進行智能化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科技技術深化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資產配置模型正在被廣泛使用于個人資產配置上。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智能化管理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進行精準的客戶分類和營銷,針對性解決客戶需求痛點,實現千人千面的理財解決方案。
在互聯網金融規模急速擴大的現在,國民對財富管理的需求由簡單的金融產品買賣升級換代到更為專業、個性、綜合的財富管理規劃方案設計。智能化管理已經成了主流發展趨勢,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打開了全新的格局,如果銀行還沒有意識這個情況的話,勢必會被市場淘汰。
另外,為了應對與日新月異的科技犯罪,銀行的安全防范的技術技能需要不斷升級,傳統的不法分子通常會使用暴力手段,使用槍械、刀等違禁品進入銀行,通過挾持、逼迫銀行工作人員或者直接使用炸藥進行爆破等違法手段對銀行的金庫進行搶劫,嚴重威脅到銀行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銀行的安全信譽。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演變到網絡金融犯罪,可以在幾分鐘之內導致重大的案情和損失。銀行的安全風險防范的水平亟待提升。
二、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在銀行中的應用
(一)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在風險控制中的應用
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的風控應用主要體現在風險預警、反欺詐等方面,在這個里面銀行可以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比較流行的技術是社交網絡分析,這是非常符合大數據氣質的一項技術,采用了更多的內外部數據,將業務實體及行為進行廣泛的互聯,通過更多的視角分析風險因素,進而實現風險的發現與預警。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風險控制模塊在銀行中的應用一般包含四個方面,即:大數據風險預警、反洗錢與反欺審計大數據建模和智能信貸審批。
(二)在銀行日常運行中的應用
銀行的正常運行期間,所有員工在銀行大廳的辦公場所及銀行加入網絡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要求所有員工的身份證或指紋驗證系統內部管理,管理其運動軌跡。如果員工在規定時間內前往異地時,系統會產生一個報警,員工將與直接領導下的人員動態相互關連,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防范,從而消除了銀行員工攜款潛逃的可能性,實現犯罪的“早發現,早預防”。
(三)在銀行艱金庫中的應用
銀行應用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銀行金庫的安全性。在進入銀行金庫之前,所有銀行員工必須經過嚴格的身份認證,只有銀行員工通過認證,才被認為是安全的。那么銀行金庫可能發生罪犯威脅銀行員工的情況,通過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能夠加以監督,盡量減少此類事件的概率,有效地保護銀行員工的人身安全。銀行拱頂和業務廳門的打開由一個智能的接入控制和落地門實現,把人們的工作事故率降到最低。智能門禁系統的軟件界面簡潔,一旦設定,可以永久使用,而不必每個人都必須設置操作,人性化的設計,操作人員只需按一下按鈕,完成設置,軟件功能強大,各種開關門記錄,報警記錄都詳細記錄,方便日后查詢。
三、提升計算機智能化管理系統有效性的措施
(一)建立風險共同體
風險共同體主要通過復雜網絡建立關聯關系來識別風險。從現在來看,這種思路在同業已經廣泛應用,發現企業間的隱形關系,有助于識別風險共同體內風險傳播的特征,及時做出風險預判。另外一項數據產品是征信大數據,用征信數據對企業整體情況進行分析,這里面銀行可以用Tableau來落地,主要揭示企業在他行的征信情況,用到交互式分析技術可以方便業務人員去觀察和使用數據分析結果。
(二)建立線下+線上的金融服務生態
《服務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離柜交易達2600.44億筆,同比增長46.33%;離柜交易金額達2010.67萬億元,同比增長32.06%;行業平均離柜業務率為87.58%。銀行的客群比較復雜,不是單純依靠智能化設備就能完成所有服務,且許多業務仍然需要到銀行辦理。因此,銀行應堅持“線下+線上”的工作模式,例如對于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銀行依然堅持著“親見親簽”的規定,需要當面進行風險評估,一方面,銀行可以借此確認客戶身份及行為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可有效防止銀行賬戶成為洗錢的渠道。具體而言,線下將充分發揮傳統網點的渠道優勢,推進網點一體化轉型;線上以雙輪平臺為主體,建立線上的入口;著力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模式,把兩個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實現線下渠道與互聯網平臺的無縫對接,后臺做到互聯互通。
(三)加強信用風險管理
信用可以說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銀行加強信用風險管理,能夠降低信用風險,提升銀行的安全性,同時,信用風險管理能夠與計算機智能化管理系統相協調,促使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更好的發揮作用。銀行應強化頂層設計,強化風險引導,強化科技支撐,強化內部管理,強化信貸管理,強化能力提升,通過上線統一授信管理和綜合授信額度測算系統,建立客戶風險限額模型,嚴守風險底線。
(四)重視安全管理模塊建設
銀行日常工作中常使用計算機、復印機、傳真機等電子設備,加上空調、監控等設備,用電超負荷情況會出現,并且,有些老銀行的電氣線路設計不合格,電氣老化、私拉電線等情況存在,提高了電氣火災的發生概率,室內的紙張、泡沫等易燃物品,加快了火災擴散速度,由此可見,在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中加強安全管理模塊建設很有必要。
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中的安全管理模塊是通過探測器對易引發電氣火災的重要指標,如過線電流、溫度、剩余電流等參數進行實時在線監測,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進行遠程監控的物聯網智能用電管理系統,幫助用戶合理管理電氣隱患,達到防患于未“燃”的目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銀行網點智能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務效率、改善銀行人員結構、加強客戶體驗。因此,相關人員應重視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建設,確保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夠充分發揮自身作用,提升銀行的智能化水平,促使銀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戚大鵬.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在銀行中的應用分析[J].電子制作,2013(18):56.
[2]蔡衛國.計算機智能管理系統在銀行的應用[J].電子制作,2013(10):68.
[3]王立達.計算機病毒智能檢測技術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1):279-280.
[4]楊福傳.銀行計算機管理系統維護現狀及對策[J].電子世界,2017(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