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芳芳

【摘要】2012,一檔版權引進的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開啟了霸屏模式,其新穎的創作模式,在綜藝節目界仿佛一股清流,一下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不僅唱火了浙江衛視,更是唱火了版權引進這一趨勢。隨后,《百變大咖秀》、《頂級廚師》、《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等版權引進的綜藝節目便相繼活躍在電視、網絡等各大播放平臺上,一發不可收拾。對于版權引進這一流行趨勢,我們不可否認它所帶來的積極力量,一些版權引進的綜藝節目經過本土化的改良后,的確贏得了觀眾們的喜愛,為我國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指明了道路。但是,國內大量的引進國外綜藝節目的同時也致使本國在原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那么我國應該如果對待外國優秀的創意,是通過引進然后進行中國式改造,還是汲取其優秀技術完善中國式再創新?
【關鍵詞】綜藝節目 版權引進 創新
1 版權引進綜藝節目概述
版權引進綜藝節目,指我國綜藝節目制作單位通過購買外國綜藝節目制作單位制作的綜藝節目版權,然后經過本土化創作,再生產后推向中國市場的綜藝節目。
這類綜藝節目由于是外國制作,無論從創意構思式上,還是制作模上都是較為完善的,并且因為其在播出的一段時間后,已經擁有了較為固定的受眾群,所以在中國的市場上推廣后不僅保證了一定的收視率,也更容易受到大眾青睞。因此,版權引進的綜藝節目的種種優勢,使其成為了當下各綜藝節目制作單位極力追捧的重要手段。
2 引進節目的受眾分析
引進節目版權不同于模仿節目的根本因素就是對于節目核心內容的把握。單純的模仿只能通過觀摩的形式進行自我模仿,克隆其形式,因此在節目制作上會出現各種問題,會對節目的掌控力度不夠。而且由于版權的限制,不但不能對其進行全面模仿,而且還不能與節目制作者面對面的交流問題,這也就造就了模仿很多,成功的很少的局面。而引進節目版權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引進節目版權可以獲得最重要的核心資料,節目構思、制作中的細枝末節都了如指掌,這樣對于節目把握就可以更加精準。而且引進版權可以保證節目的原汁原味,不但能留住已有的對國外綜藝節目熱衷的粉絲,還能收獲新的觀眾,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鑒于引進版權的節目的這些優點,我們不難看出它的受眾群體。它的核心受眾人群是國內網民,因為作為節目原版的外國綜藝節目最先能夠被接觸的方式就是通過網絡,而且正是因為大量網民在網絡上收看到了國外優秀的綜藝節目,這些綜藝節目才被國內各大衛視所關注,進而購買版權。因此這些引進版權的綜藝節目正是借助對原版表示支持的的網民的存在,才有了前期的受眾基礎,進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俘獲更多觀眾的心。例如韓國SBS電視臺《星期天真好》單元的綜藝節目中的常青藤《RunningMan》,至今歷時8年,以其獨特的構思,新穎的創作模式,常駐七位嘉賓的不同人設,每期主題的新鮮設置,在韓國綜藝節目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觀眾廣泛,不僅僅是本土的韓民,通過網絡的傳播,其在中國的影響力更是廣泛深遠。因此,浙江衛視制作的《奔跑吧,兄弟》,在未播出之際,就已經擁有了一大批原版的忠實粉絲為其奠定基礎,在前期宣傳、中期制作、后期播出的過程中,其收視率和關注度都是無需顧慮的。
3 網絡對于引進節目的評價
如表3-1所示
縱觀網絡上的各大論壇貼吧,網友們對引進節目版權的這種制作綜藝節目的方式褒貶不一。
4 分析引進電視節目版權的優劣
(1)引進電視節目版權對國內電視節目制作人的影響
引進節目版權可以給本國綜藝節目制作人帶來一些創作靈感,同時還能在節目制作中不會因為經驗缺乏而耽誤進程。電視節目制作人可以通過研究引進優秀節目的版權,從而獲得最核心的資料,然后通過本土化的改造,獲得適合于本國發展的綜藝節目。同時,這樣做還可以提高節目的知名度,節目知名度提高隨之而來的是人才的聚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加入這個領域。而且通過節目的引進,節目制作人可以更好的了解到當下國際綜藝節目的發展趨勢,準確把握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為我國原創綜藝節目提供更多更好的思考空間,豐富節目制作人的思維空間,對本國綜藝節目制作提供了積極的因素。
例如《爸爸去哪兒》節目,節目是從韓國綜藝節目《爸爸,我們去哪兒?》引進過來的。而在中國的本土綜藝節目中,兒童參加的綜藝節目一般都集中在了草根兒童的才藝比拼上,各式各樣的才藝秀,致力于發現和挖掘更多有潛力的童星。但是這樣的綜藝節目忽略了兒童本來的天性,重視對于兒童的才藝培養。當然這類綜藝節目的制作人也在苦心的研究節目的創新,但這種創新更多的是在如何讓兒童在表演才藝中達到娛樂的目的,從而走人了兒童類節目的誤區,并陷入了死循環,走不出兒童節目的框架。此外,這類節目的受眾范圍也下意識的受到了限制,大部分受眾群體是中年婦女以上年齡段的觀眾,年輕的網民一般是不會對這類節目感興趣。而通過對《爸爸,我們去哪兒?》的引進,給電視節目制作人打開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兒童類的電視節目還能從兒童本身的天性出發。通過節目中父子問的交流和互動,給觀眾呈現的是一個充滿愛的電視節目。本身父親與孩子這種親子關系一直以來就是比較微妙的關系,父親的父愛如山,但是卻不善于表達,孩子對于父親的關愛,難以理解。兩者之間是很容易有隔閡的。而明星父子的加入,也打開了一個全新的節目領域——走進明星的日常生活。明星在光環下,對于父愛的詮釋,是怎樣的?和普通人有著什么樣的區別?對于這些話題的討論與窺視,極大的滿足了粉絲們的熱情,對于明星父子的關注,對于孩子天性的純真,二者之間的相處,引發了一連串啼笑皆非的事情,不僅僅增加了節目的人氣,提高關注度,還豐富了電視節目制作領域的空間,為電視節目制作人提供了更廣闊的視角。此外,節目的受眾群體一下開闊了,從與星二代同齡的孩子到中老年群體,每一個年齡段的觀眾都被節目所吸引,網絡點擊量攀升。這無疑為今后兒童電視節目制作奠定了一個前進的基礎,為創造更新更有活力的兒童電視節目制定了發展的方向。
(2)對我國電視節目的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節目版權的引進不僅可以帶動我們本國綜藝節目產業的發展,刺激媒體行業之間的競爭,同時也給我們能滿足我國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與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說引進節目版權使我國綜藝節目領域出現了回溫,保證了綜藝節目市場擁有客觀的人氣,從而有更多的資金被投入在這個領域,只有當綜藝節目幫廣告商收獲足夠利益后自身獲得了資金的來源,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實力去培養專業的電視節目創作人才,建立起完善的電視節目創作機構,讓我國原創電視節目得到長足發展,開闊出自己的電視市場。
我國綜藝節目起步較晚,發展緩慢。再整個發展的過程中并沒有西方國家循序漸進的發展歷史。在發展初期就面臨這國外成熟的綜藝節目的沖擊。國內觀眾迫切需要全新的綜藝形式、國外優秀綜藝節目不斷打人中國市場,如此內憂外患,嚴重的制約了本土綜藝節目的發展質量,在追求速度的同時不得不犧牲質量上的問題。如同我國電視劇一樣,不論美劇還是韓劇,精良的制作永遠是我們國產電視劇無法匹敵了,國產電視劇成為低成本,高時長的代名詞,因此國外電視劇源源不斷的引進來,而國內電視劇卻艱難的走出去。綜藝節目也是如此。在“全民娛樂”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電視臺放棄了創新,采用了模仿的形式力求占據中國的電視市場,這種落后的創作模式阻擋了中國綜藝節目前進的步伐。而引進綜藝節目是最直接最快捷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融合國外綜藝節目的精華,加入本土的元素,快速打開中國電視市場,拓寬綜藝節目的制作領域,豐富節目內容,從政治上解決了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從經濟上擴大了對綜藝節目領域的投資,解決了節目創新所需的資金問題。
(3)引進節目版權對本土綜藝節目的消極作用
本土電視節目制作人缺乏了創作精神,當他們看到了引進節目版權所帶來的巨大利益,而原創綜藝節目又難以占一席之地,這樣也就缺乏了原創動力。而且綜藝節目的模仿已成常態,引進節目火爆也自然會引發其他電視臺的模仿,這樣就算沒有引進節目版權,但依舊不會選擇去原創節目。從廣告商的角度出發,他們由于看重的直接利益,不會太注重節目是否是原創。當介紹一個引進版權的節目給他們時,他們或許會關注。而一個原創節目,他會可能還會猜疑是不是抄襲。
在如此高性價比和巨大利潤背后,原創綜藝節目的地位只會越來越低,我國的綜藝節目領域的發展也會越來越緩慢,甚至造成過度依賴引進的結果。因此,當前引進綜藝節目版權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解決引進節目版權對我國原創綜藝節目創作的影響。而解決這個問題關鍵不僅僅是在電視節目制作人身上,其實也與我國觀眾有一定關系。只有觀眾對本土綜藝節目多一份關注,給一份支持,對原創綜藝節目提供更多的意見,不斷的督促國內綜藝節目的原創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綜藝節目的發展。而電視臺在外包節目時,加大對節目的審核力度,注重綜藝節目的原創元素,施行科學的質量競爭制度,盡量不將利益作為節目外包的唯一標準,這樣可以給很多原創綜藝節目制作人提供機會,給原創綜藝節目市場注人新鮮的血液。節目制作人作為綜藝節目的核心,也應將創新作為創作綜藝節目的最高目標。過度的依賴引進會動搖節目制作人愿意堅守原創的心。打造原創綜藝節目團隊,投資方給予原創團隊充分的信任,觀眾對原創綜藝節目給與期盼和諒解,這樣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擺脫對引進綜藝節目的版權的依賴,擺脫綜藝節目的現發展階段。
結束語
從中國綜藝節目的產生和發展來看,生命期和外國相比還是較為短暫的,在節目的構思、制作等很多地方,與跟那些綜藝節目發展的比較完善的國家相比,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我們面對國外優秀的綜藝節目應該抱有什么樣的想法,這一點很至關重要。如果執意堅守我們固有的節目方式,固步自封,那么失去的不僅僅是節目的市場,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廣大國內觀眾的心。但是,如果一味的去引進國外優秀節目的版權,而從不考慮是否應該在原本節目的基礎上發展我們的綜藝節目產業,我們等同于將國際電視節目市場拱手相讓,完完全全的放棄。綜藝節目市場如同戰場,引進節目版權就好像是購買他國武器,我們永遠只能買到他國的常規武器,永遠接觸不到存在著震懾作用的戰略武器,那樣我國的綜藝節目無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獲得勝利。我國武器方面堅持的是自主研發,我們的綜藝節目也應該支持原創,不但要支持原創,我們也應該堅持原創,只有立足本國綜藝,堅持本土創新,面多外國優秀綜藝,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能擁有我們自己的綜藝節目,在國際市場上爭取我們的一席之地。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一味地抵制綜藝節目的引進,畢竟我們需要新鮮的綜藝節目來豐富我們的生活。國內的節目媒體由于受到國家體制的諸多限制,有些時候確實無法發揮全部的能力去創新,引進節目版權責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來擴充我們的綜藝圈。況且,我國現在綜藝節目市場有超過九成是通過模仿和引進的形式創造出來的,這些節目已經在我國已經根深蒂固。我們無法阻止這種模式的延續,但我們能慢慢去去分化他們。我們不缺乏擁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在網絡中,已經有年輕的媒體人在嘗試著制作新的電視節目。我們需要這種精神,只要這種精神不火,我們在綜藝節目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遠。
參考文獻:
[1]周丘;梁松;高君希.綜藝節目版權引進與二次創新分析[J].商業研究,2014,6.
[2]盧超峰.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版權引進的發展概況探析[J].新聞愛好者,2017,2.
[3]宋麗萍;荀潔.版權引進綜藝節目的本土化改造策略分析[J].今傳媒,2015,10.
[4]田靜.對我國電視綜藝節目爭購國外版權現狀的思考[J].才智,2014,4.
[5]本刊編輯部.版權引進,綜藝節目之利器?[J],廣告大觀(綜合版),2012,9.
[6]高慶秀.綜藝節目遭遇版權困境[J],中國文化報,2014,11.
[7]臧秀麗.淺析綜藝節目海外版權的本土化改造[J],今傳媒,2013,8.
[8]陳培愛;羅奕.守正出奇:版權引進下綜藝節目創新的關鍵[J],廣告大觀(綜合版),2012,9.
[9]崔博.版權引進電視綜藝節目可持續發展路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