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佳 潘雨露 周琳
【摘 要】目前各行各業試圖解決這快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包括增加配送人員,包裹代收,設立共同配送點等等,不過還是改變不了人等人的局面。最終,智能快遞投遞箱被引用進來。智能快遞投遞箱是一個基于物聯網的,能夠將物品(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管理的設備。可以與PC服務器一起構成智能快遞投遞箱系統。智能快遞投遞箱系統集云計算、物聯網這兩大核心技術于一體,包括前臺站點快件存取和后臺中心數據處理兩部分。整個智能快遞系統的運行有賴于智能快遞終端和PC服務端。
【關鍵詞】大學生;智能快遞投遞箱;快遞行業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快遞業務呈高速增長趨勢,但快遞末端“最后一公里”投遞問題卻成為快遞發展的瓶頸。智能快遞投遞箱將快件暫時保存在投遞箱內,并將投遞信息通過短信等方式發送用戶,為用戶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這種服務模式較好地滿足了用戶隨時取件的需要,受到快遞企業和用戶的歡迎,為解決快件“最后一公里”問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國家郵政局領導高度關注智能快遞投遞箱的發展,指示要盡快開展智能快遞投遞箱相關標準研究工作,以期在發展初期就對智能快遞投遞箱的使用與管理問題進行研究和規范,以推動這種服務模式規范化、健康化發展。
一、智能快遞投遞箱對大學生影響的內容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馬云曾提出通過建設中國智能骨干網,實現消費者在中國2000多個城市的任何一個地方上網購物,24 小時一定送貨上門。這一觀點對快遞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的物流配送業與物流模式一再受到挑戰,在此大趨勢下出現的智能快遞柜24小時快遞自助服務系統,將彌補傳統快遞業的不足,它集物流與信息流兩大核心元素于一體,將實現物流產業、電商企業、消費者與智能快遞柜生產企業多方互利共贏。我們以大學生為研究主體,采取了文獻查閱法,問卷調查法為主要研究方式,并采取統計學中的隨機抽樣法進行抽樣調查。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①實地調查大學生使用智能快遞投遞箱現狀:
我們將通過直接與間接的提問與交流,提取信息并分析選擇大學生使用智能快遞投遞箱分布結構。試圖從不同的個例中提取出一定的共通點,從而繪出大學生智能快遞投遞箱使用情況模式結構圖。
②探究大學生對使用智能快遞投遞箱的態度:
我們將通過網絡問卷與人物訪談的形式獲取大學生對使用智能快遞投遞箱的態度,分點統計出他們認為智能快遞投遞箱的優缺點以及對智能快遞投遞箱的建議。
③調查現階段智能快遞投遞箱存在的缺陷與不足:
智能快遞投遞集安全性、便捷性、增值功能于一體,但是也存在投入成本高、用戶認知度不夠、盈利模式不清晰等缺點。在此研究中我們通過人物訪談以及網絡等渠道了解智能快遞投遞箱需要完善的地方,從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
④探究智能快遞投遞箱發展前景:
隨著新型廣告傳媒的發展、銀行業拓展終端服務和國家政策的支持,智能快遞投遞箱有較多的發展優勢,尤其是在電子商務和快遞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智能快遞投遞箱的發展機會較大,
⑤探究大學生使用智能快遞投遞箱后對大學生生活的改變:
通過人物訪談、網絡問卷等方式了解大學生使用智能快遞投遞箱后生活模式發生了哪些變化。我們因此了解到在智能快遞推動下,大學生生活得到了許多方便,學生可以在取件時無需和快遞員碰面,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體驗智能快遞投遞箱人性化的便捷操作。
二、智能快遞投遞箱對大學生的意義
1、社會熱點的創新性:
隨著近年來中國快遞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快遞物流行業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密切的影響。而與此同時,發展尚處于不完善階段的物流業為了更大程度的發揮其高效率,將實現“最后一公里”的高效遞送作為其首當克服的問題之一。于是,智能快遞投遞箱應運而生。從其設立初衷出發,智能快遞投遞箱是一個基于物聯網的,能夠將物品(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管理的設備。它可以與PC服務器一起構成智能快遞投遞箱系統。
這個智能快遞投遞箱系統運用了將物品和時間暫時寄存的理念,有效地彌除了快遞運送人員與收件人之間短期的時間差值。寄存物品是空間的交接,而寄存時間則是高效的體現。其創新性在于有效地將線下人員與PC服務器連接起來,實現物聯網的有效利用。物聯網的兩端用戶——快遞運送人員與收件人,通過信息交換和通信,實現了線下物品(快件)的交接。這樣一個系統既能有效實現物品(快件)的歸置,又能解決快遞運送過程中大量等待時間的耗費。
2、市場的創新性:
根據我們所得數據:截止至2015年9月,智能快件箱的投遞比僅占2.2%左右,應用范圍小,運用程度低。而次年8月,智能快遞箱的投遞在快遞日單中的票數中已達6.5%。智能快件箱的投遞比例的快速上升預示著其發展的良好勢頭。這與原先快遞遞送流程的很大不同在于其對于物聯網的有效利用,將物聯網理念運用至物流行業中,突破了傳統物流行業的封閉性和低效率性。因此,它的創新性也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時代特征。
3、高校使用智能快遞投遞箱的創新性:
僅以浙江師范大學智能投遞箱的運用為例——浙江師范大學杏園主干道的佰米智能于2017年第一學期開始投入使用。逐漸地,浙江師范大學初陽籃球場與啟明公寓智能快遞點相繼開放投入使用。同時,這些智能快遞點的使用情況普遍高出浙江師范大學的同期其他快遞點中的使用率。同學們越加青睞這些24小時提供自助取件服務的智能快件箱,以達到學習生活的更高效率。因此,智能快遞箱的出現符合物聯網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互聯網+背景下的產物。它的出現具有很強的創新性,更為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
【參考文獻】
[1]黃正偉.基于SWOT分析的智能快遞投遞箱發展研究[J].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5(21).
[2]智能快遞投遞箱標準體系保障快遞“最后一公里”[N].人民日報. 2013-09-12.
[3]王詩瑜.電子商務環境下校園快遞管理優化研究[J].時代金融,2017(29).
[4] 圓通研究院物流信息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中國智能快遞柜發展現狀與未來方向[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