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道 楊洪志
【摘 要】由于我國配電網的改造升級和不斷完善,輸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進而導致輸電線路工程施工成本發生變化。目前常見的施工方式有架空輸電和電纜輸電等,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電能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造價分析對于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與建設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有必要對輸電工程造價全過程的控制方式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輸電線路;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
如今,電網的建設越來越廣泛,可想而知,電力工程造價也越來越重要,電力工程施工成本與施工設施、材料和電網建設工程項目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若在山地等起伏很大、坡度陡峭、溝谷幽深的地區鋪設電網,所需投資會大大增加,因此電網工程的建設難度和所需要的經費也會增加。所以,為了提高建設電網的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電網建設工程項目的造價管理。
一、輸電線路工程造價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
第一,風速是指空氣相對于地球某一固定地點的運動速率,在不同風速下,輸電線路鐵塔設計荷載會不同,因此輸鐵塔重量也會隨之改變。
第二,冷的雨滴降落到了溫度低于冰點的物體上就形成雨凇,如果是凝結在電線上,就使電線覆冰。這就是電線覆冰。如果一個范圍內的所有電線都被冰包住,這就是線路覆冰。線路覆冰會增加塔重,并且覆冰越是嚴重,塔重越大,垂直荷載越大,這時候某些類型的導線就不適用了。
第三,地質包括地球的圈層分異、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巖石性質、礦物成分、巖層和巖體的產出狀態、接觸關系,地球的構造發育史、生物進化史、氣候變遷史,以及礦產資源的賦存狀況和分布規律等。在普通土、堅土、松砂石、巖石、泥水、流沙、干砂、水坑等不同物質組成的地質狀況下,需要采用不同的線路鋪設形式。
第四,地表的不同形式也會引起工程造價的不同,五種突出地形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地形越陡峭,施工難度越大。
第五,一個工程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與設施,而將這些物品運至施工地點所需的經費與運輸距離有著直接的關系,在某些地形較為險惡的地方,運輸設備的使用也受到一定限制,這時,就需要由人工進行操作,而人工的成本比機械設備的成本高出許多,因此探討人工運輸距離是十分必要的。
第六,架線方式對架空輸電線路工程造價起著決定性因素。架線方式分為導線型式、桿塔型式、基礎型式三種。在導線型式中,不同導線的型號有著不同的輸送容量,一般情況下,輸送容量越大的導線價格越高,但是其實輸送容量并不會輕易改變,這點在前期設計時就已經確定好了,因此研究導線的型式意義并不大。對于桿塔型式來說,因為鐵塔的耗鋼量占整個工程所需塔材的比例較大,因此,鐵塔耗鋼量越大,塔架的重量越大,工程造價越高。最后一種基礎型式,所謂基礎就是地基,它涉及到基坑的挖掘,混泥土的澆灌,鋼筋的制作,這些工作所需的施工成本以及材料成本便是基礎工程建設的費用。
二、輸電線路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措施
(一)輸電線路路徑設計優化
由于輸電線路路徑的走向決定了走廊內的拆遷量、覆冰厚度、樹木的砍伐與跨越量、沿線交通的施工與運行情況,同時也對桿塔的使用地點、使用高度、使用檔距,以及鐵塔的規劃與使用、山區立塔的開放量與條件等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作用,而這些都是決定輸電線路工程造價的重要因素。在進行輸電線路的線路設計時,應首先對施工現場的氣象、水文、地質、交通、通信、林業等條件進行充分了解,結合之前設計累積的經驗,以及向有關部門收集對應的統計數據與資料等,在確定輸線路路徑的起始點和必經點的基礎上,根據路徑最短原則,設計與規劃最佳的輸電線路路徑,從而選擇最合理的整體設計方案。待線路施工圖紙完成之后,再通過現場選線的方式,對已經制定好的路徑進行實地考察與徒步勘察,以再次確認沿途環境與特殊情況,盡量避開惡劣地質區與不良地質地段,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運行條件、施工條件、工程造價等方面進行技術經濟的綜合比較,從而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
(二)輸電線路桿塔設計優化
桿塔型式主要取決于每個輸電線路工程具體的路徑地形、氣象條件、導地線型號、走廊擁擠情況等。應根據輸電線路途徑地區的特點,結合通用設計的桿塔塔型,對工程適合的桿塔塔型進行全新規劃與設計,避免輸電線路工程中轉角耐張塔的數量,并盡量壓縮走廊的寬度,以有效降低對路徑沿線居民生活及生產的影響。桿塔設計的關鍵環節,是要對桿塔的基礎類型加以確定。因此在桿塔基礎選型與施工的過程中,設計的優化不僅僅指桿塔設計要符合一系列的技術性要求與科學性標準,還應當根據具體的施工現場地質環境與施工的外部情況來進行優化,從而實現對工程造價的整體優化。通常而言,在非特殊情況下,輸電線路的桿塔通常需采用技術上已經成熟的塔型。若是必須使用新改造或新型的桿塔,則需要進行反復的實驗與確認,確保精準無誤后才能投入使用。
(三)輸電線路桿塔基礎設計優化
桿塔通常自重比較輕,但是高寬相對比較大。當基礎點狀與鐵塔連接時,基礎除了受到下壓力的作用之外,還會受到大小基本相同的上拔力的作用以及水平力的作用?;A設計最優的原則就在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土的地重力與地耐力。因此在輸電線路基礎設計的過程中,要既能滿足下壓力的要求,又要滿足上拔力的要求,可通過土的地耐力來承受壓力,再利用土的地重力來對抗上拔力。在輸電線路桿塔基礎設計的過程中,應根據運輸條件、水文地質條件、施工條件、沿線地形、桿塔型式等進行綜合權衡與考慮。通常而言,輸電線路使用的基礎桿塔型式主要有大開挖回填基礎與原狀土基礎這兩種。其中,原狀土基礎主要有螺旋錨基礎、微型樁樁基礎、擠擴支盤樁基礎以及傳控灌注樁樁基礎這四種。通過盡量減少擾動原狀土,使得地基土的承載性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實現對基礎材料與施工費用的大幅節約,實現有效的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
(四)輸電線路其他費用優化
輸電線路工程建設中其他費用的結余率主要受到基本預備費與建場費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本體工程費用所造成的相關費用的取費基數變化的影響。其中,建場費主要包括建設場地征用費用與清理費用,建場費與輸電線路路徑所經過的沿線植被、地形地貌、地區特點、廠礦分布以及房屋等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輸電線路路徑的走向對青苗賠償量與線下拆遷量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而需要充分與造價分析結果相結合,通過設計階段中對路徑實現進一步的優化,最終實現工程項目的造價目標,并有效降低其他費用的結余率。
三、結語
造價分析對于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與建設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造價分析,實現有效的造價控制管理,對于促進建設單位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在輸電線路建設的過程中,通過造價分析,并將造價分析的成果應用在設計中,使其成為設計優化的指引,進而實現建設工程項目有效的造價控制管理,是當前輸電線路建設成本優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參考文獻】
[1]劉琰,劉巍,高樹蕾,滕雪松,李麗萍,孔平.110kV電纜隧道輸電工程造價體系研究[J].電氣時代,2018(01):88-90.
[2]金媛.造價分析成果在22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中的應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48):214-215.
[3]胡致源.特高壓架空輸電線路工程造價的敏感因素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19):1.
[4]李苓.論輸電線路工程項目成本造價的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9):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