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婷
【摘 要】項目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且合格是項目投入生產的前置條件,以實際項目為例,針對電鍍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一般流程及內容,按照環境保護技術方法、標準要求對驗收的技術要點進行了歸納,提出了電鍍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中需重點關注的問題并進行分析,為促進同類工程環境保護工程,落實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順利通過環境保護驗收提供參考。
【關鍵詞】電鍍;環境保護;驗收;要點
電鍍是一種表面加工工藝,在汽車、電子、能源等工業技術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電鍍生產過程中需使用多種助劑,如分散劑、重金屬鹽等,多種重金屬屬于第一類污染物,對人體及環境影響極大;而多種助劑的使用,使得廢水、廢氣的危害程度增加。因此,電鍍行業一直是國家重點監管與規范整治的行業。
依據2017年公布的《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責任主體是建設單位,建設單位可依據自身能力自行驗收也可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建設項目進行驗收。但在暫行辦法頒布之前,建設項目的驗收一直有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下屬的生態環境監測站進行,建設單位與第三方機構對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經驗缺乏。目前,已發布20個污染影響類行業的驗收技術規范和1個生態影響類驗收技術規范,對于電鍍企業尚未制定驗收技術規范。電鍍行業電鍍工藝種類眾多,如鍍鉻、鍍鎳、鍍鋅等,廢水處理工藝繁多,總結歸納電鍍企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工作重點對同行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具有重大意義。以某鍍鋅、鍍鋅鎳企業為例,講述電鍍企業在資料收集、現場踏勘、現場監測以及驗收監測報告編制時需要注意以下要點。
一、電鍍項目現場踏勘時重點關注事項
電鍍項目現場踏勘建立在通過相關資料收集了解項目基本情況的基礎之上,查閱資料了解電鍍項目基本情況、污染物產生情況、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及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環評文件中要求的環保設施情況。在初步了解項目的基礎上,對電鍍項目進行現場初步勘察。現場踏勘時應調查項目所在位置、廠區平面布局、周邊環境以及環境敏感點分布、電鍍生產線建設情況及環保設施建設情況[1]。
(1)首先需要識別電鍍企業該項目是否存在重大變動,根據《電鍍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主要檢查項目實際建設情況與環評及相比識別,重大變動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①項目建設地點發生改變;②項目總平面布置變動引起防護距離內新增敏感點;③主渡槽規模與數量變動使電鍍生產能力增加30%及以上;④鍍種、主要生產工藝、廢水廢氣處理工藝改變新增污染物或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⑤排氣筒高度降低10%及以上;⑥廢水排口數量增加或廢水有直接排放改為間接排放;⑦廢水直排口位置改變使不利影響增加。
若電鍍項目存在以上某一項或幾項重大變動,則需要重新報批環評文件。
(2)依據電鍍工藝流程,逐步核查廢水收集管線,判斷其是否分類收集與處理,掌握酸堿廢水、重金屬廢水等的去向,了解環保設施與生產設施的關系,以便正確布設廢水監測點位,了解污染物的產生、排放情況、廢水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
(3)現場踏勘,并結合環保設施的運行維護記錄及日常監測數據,判定其是否超標。環保設施實際運行情況未達到要求的,電鍍企業需要進行整改。
(4)由于電鍍廢水中含一類污染物,現場檢查需要檢查采取何種廢水處理工藝,處理能力是否滿足環評及批復要求,是否在廢水處理設施排口或車間排口設有可采樣的取樣口。調查生產廢水的排放周期。
(5)電鍍企業產生的危險廢物較多,若委托其他企業處置,需要檢查接收或處置單位的資質及經營范圍、檢查雙方簽訂的合同和協議,核查電鍍企業產生的所有危險廢物是否都有單位接收或處置。
(6)了解污水受納水體、所在區域空氣和噪聲的執行標準及級別。
(7)調查清凈下水管網和雨水管網,此兩類管網不應接納各種污水,尤其是未處理達標的污水。收集電鍍企業的管網圖,檢查是否進行清污雨污分流。
(8)在線監控目前已成為電鍍廢水監管的重要手段,現場踏勘需要檢查企業COD、總鉻、總鎳等在線監測儀器、聯網、設備驗收情況。
(9)檢查電鍍車間防滲、圍堰分區、事故池設置是否滿足要求。
(10)危險廢物暫存間檢查地面及墻壁防腐、防滲處理,收集溝及危險廢物收集記錄。
現場勘查時還需檢查排污許可證申領情況;廢水、廢氣排放口標識;廢氣監測開孔,監測平臺安全性;風險評估編制情況;施工和調試期間有無擾民和污染事故;相鄰兩渡槽無縫處理;并如實說明存在的問題。
二、驗收監測方案編制階段注意事項
通過相關資料查閱與現場踏勘,確定驗收監測的范圍及監測內容,并編制驗收監測方案。驗收監測方案需要明確監測范圍、監測布點、監測項目、各項目監測方法、驗收標準、質量保證/質量控制以及進一步需要調查內容。驗收監測方案編寫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內容。
(1)電鍍企業廢氣中主要的污染物為酸霧,如硫酸霧、鉻酸霧、氯化氫等;但需確定是否存在滾光、拋光等環節,此時需監測顆粒物。一般電鍍企業存在鍋爐,鍋爐廢氣需監測SO2、NOX、煙塵等。
(2)為防止電鍍企業稀釋排放,《電鍍污染物排放標準》(GB21900-2008)依據鍍種、鍍層的差異,設置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與單位基準排氣量,當實際單位產品排水量與排氣量大于基準值時,廢水(廢氣)實測濃度需進行折算,驗收以排放濃度為依據判定車間廢水及廢氣排放濃度是否超標。
(3)驗收監測范圍需要包括電鍍企業周邊的環境敏感點。
(4)針對于廢水、廢氣處理設施,一般要求在進出口布設監測點,便于考察環保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如鍍鋅與鍍鋅鎳排放口相鄰,需要在含鉻廢水與含鎳廢水的收集池與排口分別測定Cr、Cr6+與Ni,判定廢水收集是否完全分開。
(5)驗收監測方法應選擇與排放標準、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相應方法。標準未明確規定的,優先選擇國家或行業標準監測方法。
(6)重金屬總量計算時應選擇其處理設施或車間排口的廢水量。
三、現場監測注意事項
在《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中對生產負荷無明確要求,但要求驗收監測期間生產設施及環保設施運行穩定;需要分類記錄驗收監測期間各電鍍生產線的電鍍面積。若企業鍍件較少,可將其集中在驗收監測期間進行電鍍。生產廢水中一類污染物需在處理設施排口或車間總排口采樣,在穩定排放時采樣,需監測各生產廢水流量。
四、驗收監測報告編制的注意事項
驗收監測報告編制過程中主要需注意以下內容:
(1)在編制項目概況、污染及治理等章節時,需收集項目地理位置圖、廠區平面圖、水及物料平衡圖、生產工藝流程圖、監測點位圖及處理設施圖等。
(2)編寫驗收監測結果章節需描述驗收監測期間企業生產情況、原輔料用量、生產負荷。對比國家和地方標準對監測結果進行分析,對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和超標進行必要的分析。
(3)將現場踏勘與資料查閱時發現的和環評及批復不一致的內容列表說明。
(4)總量計算時,需考慮企業年生產天數與日生產時間及廢水排放周期。
五、結語
本文依據電鍍企業實際情況闡述該類現場踏勘、驗收監測方案編制、現場監測及驗收監測報告編制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的內容,并進行歸納總結,為這類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的編寫和實際驗收監測工作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何茂檀,馬立科,曲偉,等.淺析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的監測和檢查要點[J].低碳世界,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