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亞君
【摘 要】目的:研究討論角色互換法在康復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50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15級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學生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進行教學對照,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其中對照組進行傳統教學,觀察組采取角色互換法教學,觀察兩組教學后的考試成績。結果:觀察組的理論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結論:角色呼互換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利于促進考試成績的提高,值得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用。
【關鍵詞】角色互換法;康復醫學;臨床教學;應用
角色互換是現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模式,主要是指互相交換角色,進行互動式的教學,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力,與老師進行交流探討,利用教學手段和媒介,師生之間互相問答,討論,總結,是一個互相學習,交流的過程。該方法主要包括扮演角色,分享,交流,整合資料以及具體應用。扮演主要是觀察、模擬的一種表達模式,模擬后互相分享結果,與參與者一起進行交流探討,總結出主要內容,得出結果,把結果實際應用到臨床實踐中[1]。本次實驗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學生50名進行討論,具體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學生50名進行討論,隨機分為兩組各25例,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齡20~25歲;觀察組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齡19~24歲。所有學生在一般資料上沒有比較明顯的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的患者;(2)有其它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
(二)方法
對照組進行傳統教學,由帶教老師帶學生進行學習,為學生講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學生根據老師安排的康復訓練計劃執行操作,不輪換。觀察組采取角色互換法教學,每名老師帶2-4名學生,兩個月后進行輪換,角色互換:一開始扮演,老師根據具體案例,讓學生觀察患者的運動模式,設定情景,讓學生進行模擬,例如翻身、起座等練習;其次是分分享,讓學生進行模擬,模擬后進行評分,想、讓學生總結出自己的想法;在進行交流,小組成員之間進行討論,根據不同的模擬著的代償方式進行補充完善,對于不足的地方可以提出來進行探討;完成后老師帶學生整合資料,根據討論得出的結果,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訓練措施;把方案應用到患者的康復訓練中,促進患者的預后。觀察兩組教學后的考試成績。
(三)判斷標準
考試成績總分一百分,所得分數越高,說明帶教效果越好。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資料;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考試成績總分為(78.5±5.5),觀察組的考試成績為(85.6±6.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角色互換教學主要是帶教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和學生之間互相交換角色,老師扮演學生,學生扮演老師的一種教學模式,老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指導外,不參與講授[2]。最近幾年來,角色互換的教學模式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效果顯著,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方面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角色互換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角色交換可以給予學生提供更大的空間去學習,康復醫學是一門需要大量實踐操作的學科,要求老師和學生都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老師要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相對比較被動,而角色互換可以讓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去學習教學,擔當主角,主動去學習要授課的知識點,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充分展現自我,不斷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提高邏輯能力,讓其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也促進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題詞,角色互換可以讓學生擴寬自己的知識點,學習新的知識內容,在講課前查閱資料,并進行討論,交流,互相取長補短,不但可以學到知識,也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學到更多獲得知識的渠道。角色互換還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臨床實踐操作水平,讓學生來充當老師,此時學生必須要去查閱相關知識的資料,以便于講課的時候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學習去備課,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例如針刺,如果想要把針刺完整的講解出來,則需要自己親身的去體驗針刺,豐富自己的操作經驗,才能更生動更充分的去為患者講解[3]。帶教老師在和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的時候,也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這就要去老師在帶教的時候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去查閱資料,做好老師的本職工作,為學生進行全面的講解。角色互換也可以增強學生和老師的之間的聯系,促進情感的交流,例如角色互換后,學生不會感覺到約束,可以全身心的放松投入到教學中,同時學生也可以體驗老師備課的辛苦,理解老師,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更加的理解老師的辛苦付出和勞動成果,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自律性[4]。本次實驗的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考試成績總分為(78.5±5.5),觀察組的考試成績為(85.6±6.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角色互換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利于促進考試成績的提高,值得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效瑋,曾玉,冼少龍.“師生角色互換法”教學法在康復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4):103-104.
[2]李莎,鄭愛軍,羅建國. 角色互換法在康復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31(03):367-369.
[3]鄭桂芝,鄭燦磊,陳慧. 師生角色互換法與傳統康復方法學教學[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03):105-106.
[4]季明霞,陳鐵江,俞小芳. 師生角色互換法教學法在急診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7,15(03):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