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主體的行為實踐研究

2018-08-07 03:08:58陳俊紅田有國龔晶杜洪燕劉哲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18年4期
關鍵詞:主體農業服務

陳俊紅,田有國,龔晶,杜洪燕,劉哲

(1.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農業信息與經濟研究所、農業部都市農業(北方)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97;2.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北京 100125)

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促使成果盡快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1-2]。我國政府非常重視農業技術推廣工作。2006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和農業部的意見提出了逐步構建“多元化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培育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主體”的要求。2012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從法律層面對各級國家農技推廣機構的性質和公益性職責進行了定性和細化,確保了農技推廣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國已逐步建成公益性農技推廣部門為主導,經營性服務組織和教學科研機構等多元化主體共同參與的新型農技推廣格局。但農技推廣體系仍面臨著公益性服務機制不活、經營性服務能力不強、教學科研機構服務定位不清,各主體之間協同不緊密等問題,影響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3-4]。加大對各主體行為的研究,從中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各主體的自我完善和良性互動,是提高農技推廣體系效率的關鍵。

關于不同推廣主體行為研究,主要集中在農技推廣主體分類[5-7]、不同主體農技推廣模式選擇和實踐經驗[8-9]、提高不同主體農技推廣效率的途徑[10-13]等方面。基于博弈論、系統論、自組織理論,分析各主體行為的內在機制[14-15],采用計量經濟分析、層次分析等方法評價技術推廣效率[16-20]等。大多數學者認同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主體、社會力量組成的經營性主體、高等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準公益性主體的分類方式。不同主體行為實踐,受自身功能定位、農業發展階段性需求等因素影響。我國長期以來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化多元主體為補充的技術推廣體系建設路徑[21-22]。隨著農業經營方式變化,不同農技推廣主體的功能定位及競合關系對現代農業影響越來越大[23-26]。

為加快建立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各地結合實際,在推動公益性主體工作方式和服務機制改革、創新公益性主體與經營性主體有機結合方式、調動經營性主體積極性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課題組承擔了農業部科教司農技推廣體制機制創新調研項目,于2017年6月—12月對陜西、山西、山東、河北、甘肅、廣東、湖北和安徽8個省的基層農技推廣站(中心)、試驗示范基地、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科研教學單位示范基地進行調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對比方法,分析了我國農技推廣體系各主體的技術推廣行為,提煉了典型模式,總結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完善我國農技推廣體系的對策建議,為推動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提供模式借鑒和決策參考。

1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現狀

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了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工作,出臺了以“一個銜接、兩個覆蓋”為標志的一整套支持政策。到目前為止,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條件得以改善,工資得到保障,能力得以提升。各地大力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組織實施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全面履行《農業技術推廣法》第11條公益性職責,成為我國農業技術傳播的主渠道。如陜西省農技推廣站在全省建立了苗情監測點24個,涉及小麥、玉米和油菜等主要糧油作物;農田墑情監測點50個,涉及23個縣(區)9個土壤類型和12種作物;50%以上的市縣開展了病蟲害電視預報服務,全省中長期和短期預報準確率分別達到85%和90%以上。此外,一些地區公益性推廣機構還主動開展農技先進性、適用性和安全性“三性”驗證的管理和驗證評價工作,負責落實良種補貼、糧食直貼、精準扶貧等農業農村工作,成為基層農村工作不可或缺的一支隊伍。

國家農技推廣機構主動服務于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在營造“優勢互補、協作為農”的“大推廣格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湖北省天門市農業局以華豐農業合作社為重點抓手,加強培育扶持力度,使其從只有9人的小農機作業服務隊,發展到擁有268名社員、跨4個省的全國十強農業合作社,服務范圍涉及11個縣市的180多個村。此外,公益推廣機構還積極探索與經營性服務組織有機融合的路子,指導和規范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農技推廣服務工作。一些縣農技中心技術員出任(或被聘為)社會化服務組織專家,為其技術服務方案提供權威指導,組織開展新技術新產品和社會化服務效果評價。科研院所作為準公益性農技服務機構,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通過在產業主導區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專家大院、科技小院等方式,與基層農技推廣人員聯合開展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促進了科技與產業緊密結合。

以網站、微信、QQ和遠程視頻等為代表的信息化工具,在農技推廣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如山西省從2015年開始,選擇5個基礎相對較好的農業大縣和特色產業,實施“農技寶”云平臺建設。河北省在“三電一廳”服務模式基礎上,以農業局智慧農業服務平臺為中心,以專家技術團隊為依托,打造“滴滴打車”農技推廣模式,通過農業園區、種植大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下單”,農技人員“接單”,根據農技人員“接單”服務量兌現相關補助,調動了農技人員主動服務的積極性。

各地在農技推廣工作中,以試驗示范基地為載體,以點帶面,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和農民培訓工作,有效地滿足了基層農技人員、科技示范戶和農民現場實踐學習的需求。如山西省農技推廣總站投資4 000萬元,重點打造了105個集技術集成、示范推廣和職業農民培育為一體的高標準基地,年接待參觀學習人員達到20多萬人次,發揮了重要的宣傳展示作用。一些地區農業局對縣級農科所、原種場等機構職能重新定位和功能再造,將單位原來承擔的育種繁育等職能轉變為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展示和培訓等職能,打造本地區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展示基地、農作物品種展示基地,以項目形式承接各類試驗示范展示任務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較好地發揮了技術推廣作用。

為調動農技人員積極性,各地結合不同部門及不同崗位實行業績考核和行為考核并重的考核機制。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北省農科院等科研教學機構,為鼓勵科技人員推廣應用先進農業技術,制定相關政策和實施意見,在職稱與職務評定、評先選優和獎勵等方面,將農技推廣工作的實績列入考核內容,促進了科研與推廣工作有效銜接。

2 我國不同主體農技推廣的典型模式分析

2.1 公益性主體農技推廣的典型模式

2.1.1 延伸式服務模式 國家農技推廣機構在理順體制、完善崗位管理制度基礎上,強化村級服務站點、農民技術員、生產示范基地的建設,以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為技術服務主體,實現技術進村入戶。發揮了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鏈條完整優勢,能夠確保職能履行并兼顧大小農戶,體現國家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特點,彌補了基層農技推廣隊伍薄弱,面對千家萬戶仍力不從心的不足。

2014年陜西省蒲城縣農業局組建了340個村級工作站,基本覆蓋全縣所有行政村。每個村級工作站遴選科技示范戶5個,每戶輻射帶動普通農戶10個。工作站主要負責抓好基地建設,做好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和培訓;抓好引領扶持,推動成立并多方扶持新型經營主體聯合會,有效組織帶動引領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抓好組織創新,將村里的能人、熱心人組織起來,村村建服務站點;抓好職能拓展,從推廣技術、品種等,拓展到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服務和技術指導、產后品牌打造和電商平臺對接。通過村級工作站,迅速落實了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和小麥玉米新品種引進等各項技術推廣工作,對于推動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2.1.2 合作式服務模式 公益性機構主動與經營性服務組織對接,經營性服務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將新品種新技術向廣大農戶進行推廣。發揮了經營性組織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優勢,公益性機構在引導和監督過程中,履行職能、提高技術傳播效率。適合于社會化服務發展快,且集中連片、規模化機械化程度高,生產成本低的地區,也適合效益比較高的單一產業。

甘肅省山丹縣把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全面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促進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蓬勃發展。具體做法有:一是突出公益性機構主體地位。以縣、鄉農技推廣部門為責任主體,以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為服務平臺,以農戶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農技部門專業人才分布廣、信息量大的優勢,加強合作溝通,突出產前、產中和產后全程社會化服務,達到“指導農戶種”、“引導農戶調”和“幫助農戶銷”的目的。二是探索推廣“1+N+N”結對服務方式。根據全縣農業生產特點和主導產業布局劃分區域,每個區域確定“1”名專業技術人員,選擇有代表性的“N”個新型經營主體,再與其所在區域內的“N”個種植大戶結對開展技術服務,確保了人員、專業和服務的針對性,實現了農資使用規范化、技術標準規程化和產品銷售規格化。三是探索推廣“公益性技術指導+土地所有者+投資開發商為主的PPP模式”和“專業服務公司+合作社+農戶”、“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化服務隊+農戶”、“涉農企業+專家+農戶”等多種模式。堅持市場化運作,引導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電商組織參與農業生產經營服務,助推農業生產轉向產業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經營,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供需有效對接,實現農技部門、專業合作社、企業和種植大戶的互惠多贏。

2.1.3 引導式服務模式 公益性機構培育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經營性服務主體發展壯大,引導其在提供專業化、生產性服務過程中進行技術推廣。經營性服務主體對市場了解透徹,服務效率更高,帶頭人具有較強的市場拓展能力和社會責任心是確保這一模式成功的關鍵。

陜西省蒲城縣農技中心組織全縣80多個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成立蒲城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合會,將聯合會秘書處的辦公室設在農業局。聯合會重點解決單個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解決不了和解決不好的問題,鑄造蒲城農業發展的“火車頭”,打造富有蒲城特色的優質品牌和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針對聯合會成員產品滯銷等困難,聯合相關媒體組織開展“西瓜節”、桑葚采摘等活動,為成員解決銷售困難,取得很好效果。縣農技中心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對聯合會成員開展各種栽培、修剪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現場培訓活動。組織成員參加全國智慧大農業“千縣萬企”等全國性的大型活動,開拓了視野,提高了成員質量意識和商品意識。

上述三類模式相比較(表1),延伸式服務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強化了最基層推廣隊伍,面向廣大農戶開展技術服務,充分履行了公益性職能。但受經費、人員條件限制,技術影響范圍仍有限。合作式服務模式是政府部門以資金、項目或技術等作為紐帶,與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合作,在技術傳播中占有主動權,組織管理更加容易,但存在資源過度集中可能引發利益輸送問題。引導式服務模式是政府部門圍繞社會化組織的技術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工作實效性和針對性更強。后兩種模式培育了技術推廣新載體,拓展了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中介功能,對農技人員的領導、溝通和協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表1 公益性主體農技推廣模式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models of public service agencies

2.2 經營性主體農技推廣的典型模式

2.2.1 農技綜合服務型 農業生產性服務主體,為農民直接提供以技術為核心的,輔以農資、農機和金融等其他生產要素投入與相關配套服務。如山東豐信農業服務連鎖有限公司,探索建立的“互聯網+連鎖門店+終端服務團隊”的技術服務方式,簡稱“豐信模式”。以自主研發開展技術創新與成果孵化、自建技術服務團隊作為技術支撐。組建專業的技術團隊,利用手機APP,在后臺專家指導下,專門為農業生產全過程提供技術服務。“天上有網,地里有人”,線上“專家”+線下“護士”的服務團隊互動頻繁,發揮了信息傳輸和溝通管理作用。服務員扮演了“護士”的角色,生產管理的方案、農資供應由專業團隊解決,是一套農戶種地更簡單、更高產和更輕松的服務體系。

2.2.2 農業信息化服務型 互聯網企業借助信息及渠道優勢,向農民、技術員、政府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提供所需要的技術信息和信息化產品。通過信息化手段,農技服務實現了可視化、實時化和全過程記錄。如山東老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互聯網公司,通過整合農技科研和推廣專家、農資廠商等資源以及基層生產經驗,建設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農技服務平臺。開發的農技服務APP,通過提供海量農業技術資訊、即時農技專家會診、必備農事生產工具,開展個性化定制、實時應季推薦、專家在線會診等服務,讓種植更輕松。

2.2.3 技術示范帶動服務型 以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為龍頭,通過建立技術示范基地和提供優良種苗、先進適用設備、農資農藥等物化技術形式,與農民共同構建經濟聯合體,實現技術推廣。如陜西渭南市蒲城縣四方蘋果專業合作社在蒲城縣農技中心支持下,帶領農民一起面對市場,通過技術互助提高產品質量。引進和應用了土壤改良、測土配方、化肥減量、有機肥綜合應用、地下鋪黑膜等技術,富硒生產和富鈣產品。合作社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專家編寫蘋果管理年歷,細化主要技術要領,讓農民跟著資料學、跟著示范戶做。合作社還重點挑選年輕、有基礎、熱愛果業的部分社員,通過土地托管方式建立家庭農場,實行標準化生產和工廠化管理,取得顯著效益。

2.2.4 托管式技術服務型 以農村技術能人、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大戶或專業服務團隊等為服務主體,憑借技術和經驗優勢,為農業生產提供部分或全程的技術服務托管。如河北任丘史丹利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擁有大型農機具40多臺(套),終端網點58家,流轉土地324 hm2,托管土地1 573 hm2。為任丘市及周邊地區種植大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提供化肥、種子、農藥和農機耕種收等種植業全流程服務。流轉部分耕地,建設高標準農田,制定并實施全套作物種植方案,對當地農業種植起到示范效應;成立農機、農技服務團隊,服務廣大農民。公司通過合作、自建或聯合當地企業共建的方式,建設糧食倉儲庫容,開展糧食收儲、烘干、“糧食銀行”、貿易業務。

上述四種模式相比較(表2),農技綜合服務模式是在推廣相關主體之間搭建了技術傳播渠道,信息交流、溝通比較順暢,以技物結合方式開展服務,技術采納率高。從事此類服務的企業,需要有一定的原始積累,熟悉農資和技術市場,有核心產品或解決方案作為技術支撐。農業信息化服務模式的主體具有很強的信息資源獲取能力和服務市場開發能力,承擔了信息收集、預測預報、信息發布等功能,信息雙向傳遞,技術更新速度快。但受農戶對信息化工具的使用能力限制,線下推廣難度比較大[27]。技術示范帶動服務模式的服務主體,與市場聯系密切,技術針對性強。農民在看中學,學中干,技術采納風險低。但受自身發展規劃、生產成本等因素影響,服務主體所推廣技術多局限在自身經營農產品或原料供應上。托管式技術服務模式實現了技術服務成本內部化,管理成本低,技術采納速度快,服務效率高,但受能力約束,主體技術更新速度可能會比較慢,隨著經營規模擴大,風險增加。

表2 經營性主體農技推廣模式對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models of operational teams

2.3 教學科研主體農技推廣的典型模式

2.3.1 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模式 “科技小院”是中國農業大學發起并建立的,駐扎在農業生產第一線,集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和人才培養等多項職能于一體的基層科技服務平臺。以田間學校方式進行農技培訓和開展農業科技實驗。農民田間學校在“科技小院”成立后同步組建,是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的主要平臺。農技培訓主要由研究生負責,培訓內容取決于農民的生產實踐需求并參考其接受能力。“科技小院”技術推廣思路是通過農民田間試驗研究解決生產中發現的問題,并在相關區域示范推廣。

2.3.2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試驗示范站”模式 2005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提出建立了“政府推動下,以大學為依托,基層力量為骨干”的“大學+試驗示范站+基層科技骨干+科技示范戶+農戶”的“試驗示范站”模式。服務內容主要有:一是以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為載體,以培訓和咨詢服務為支撐。學校以區域農業主導產業為對象,與有關地方政府共同創建試驗站,直接與產業和農民相對接。二是將試驗站作為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的服務平臺。依托試驗站,打造學校教學實習的基地、研究生實踐的基地和國內外學術交流合作平臺。三是有效對接院校科技資源與政府行政資源、企業經濟資源,三者共同推進農業技術推廣,促進農業發展。

2.3.3 安徽農業大學“四體融合”模式 安徽農業大學以校縣(市區)共建“一站一盟一中心”為抓手,推動技術創新與推廣工作有機結合,組建成一個政、產、學、研、推結合緊密的產業聯盟,構建了研發主體、行政主體、推廣主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四體融合”的新型農業推廣服務模式。其中,“一站”指區域性的農業綜合試驗站,是新型農業推廣服務平臺的載體;“一盟”指學校與縣級政府共同組建的新型農業產學研聯盟,是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的組織保障;“一中心”指學校與縣級政府共同組建的專事農業推廣服務的實體性事業單位,是校縣合作的聯合辦事機構。該模式突出了全產業鏈的發展理念,實現了由單一服務拓展到全產業鏈,由單一功能拓展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技術推廣、創業孵化一體化。

2.3.4 廣東省農科院政研企“三位一體”模式 廣東省農科院依托國家農技推廣體系,聯合企業共同構建了政研企“三位一體”農技推廣模式,以科技增量激活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量。主要優點:一是緊密依靠各級政府,打通農技推廣主渠道。通過與地方合建分院、建設“農業發展促進中心”等方式,廣東省農科院派專家,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進入基層,協助政府整合各類資源和開展技術推廣。二是巧抓三種力量,發揮科技源頭的引領作用。抓行政力量,由其抓點,廣東省農科院技術介入;抓技術員,以點帶面;抓農資店,促進其合法合規經營,承擔宣傳相關政策和技術傳播義務。三是抓龍頭企業,有效銜接技術鏈與產業鏈。通過與企業共建廣東藍莓研究院、廣東國檸現代農業研究院等特色產業研究院,采取“公司+研究院+基地+農戶”、“協會+研究員”方式,將技術鏈和產業鏈有效銜接。

2.3.5 湖北省農科院“技術總承包服務”模式 湖北省農科院探索技術總承包服務模式,與企業、政府簽訂技術服務合同,有針對性開展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一是企業合作技術總承包。2016年湖北省農科院與湖北楚垣集團簽訂協議,對6 667 hm2糧食生產實行有償技術總承包。實施了“再生稻全程機械化”、“蝦—稻共作”、“薯—稻連作”和“早秈晚粳雙季機插”4種高產高效技術模式,派技術人員駐點全程監控生產,在生產關鍵環節提供現場指導。二是院地合作技術總承包。2017年湖北省農科院與潛江市政府簽訂技術服務協議,合作期限為4年,為該市“蝦—稻復合種養”提供從水稻品種到種養技術的全程技術服務,篩選開發出“潛江蝦稻”系列專用品種。三是合作商業化育種。湖北省農科院與中墾錦繡華農武漢科技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開展商業化合作育種。公司給團隊提供科研經費,團隊根據公司的育種目標為公司培育水稻品種,品種權由雙方按協議比例共享。

上述五種模式相比較(表3),“科技小院”模式是立足高校人才培養需求,結合地方產業需求進行技術推廣;“試驗示范站”模式是圍繞地方主導產業需求開展技術推廣,但存在科研與推廣邊界不十分清楚、試驗站的運營成本較高等不足。“四體融合”模式是科研院所主導建立的一套新的技術推廣體系,其主要功能還是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同時,其建設和運營成本比較高。政研企“三位一體”模式實現了科研機構與公益性機構緊密對接,調動了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積極性,發揮了科研源頭作用和公益性體系的擴散作用。“技術總承包服務”模式,是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的技術推廣模式,針對性強,科技服務團隊積極性高。從實踐效果來看,后兩種模式的技術推廣成效最為理想,可復制性強,具有推廣價值。

3 我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面臨的問題

3.1 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主體活力不足

農技人員普遍面臨知識老化、年齡偏大和結構斷層的情況。現有人員掌握農業常規品種和應用技術多,對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接受難,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不熟練。隨著經營主體規模擴大,對集成技術及技術以外的金融、保險等需求增加,農技人員的技術集成組裝、溝通協調能力還不強。以山西省為例,該省種植業農技推廣機構編制4 189人,現在崗人員3 415人,缺編制近20%。在崗人員經過省部級院校3個月以上集中培訓的不足2%,大專以上學歷不到40%,年齡在50歲以上的超過55%,農技人員新老交替問題亟需解決。基層農技推廣機制改革創新難度較大,顧慮較多。長期以來形成的行政管理型農技推廣機制,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樣的現象仍然存在。多年積累的試驗數據、技術解決方案、試驗化驗儀器等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配套的試驗儀器、農機等設備閑置多利用少。

表3 教學科研主體農技推廣模式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model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3.2 經營性農技推廣主體能力不強

我國經營性服務組織仍處于發展初期,規模小而散,覆蓋面較小,標準化程度低。軟硬件配套相對滯后,新技術和新品種自主研發能力不強。主要從事糧食、蔬菜種植、農資配送、病蟲害防控和信息等服務,在銷售、貯藏、加工、品牌創建和金融服務等環節延伸服務還處于爬坡階段。與農技推廣部門、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技術推廣機構鏈接還不緊密,對新技術新品種示范推廣關鍵環節掌握還不到位,服務能力不強。經營性服務組織與農民利益聯結不緊密,示范帶動作用有限。組織管理上,各級政府、涉農部門和新型經營主體對經營性農技推廣工作認識還不到位,對建什么、怎么建,為誰服務、如何服務,思路還不夠清晰,組織領導不夠有力,重視程度不夠。各地區農業生產基礎條件、土地規模化經營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程度不平衡,能夠提供社會化農技服務的主體發育程度不一。如甘肅、陜西等省部分土地流轉率高,經營性服務組織發育比較快的地區,但總體上可借鑒經驗和模式不多。

3.3 教學科研主體推廣創新不夠

一些教學科研機構,熱衷于建立自己主導的一套推廣體系,未能與現有的國家農技推廣主體進行有效對接,造成浪費資源,未能充分發揮科技源頭作用。教學科研主體與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專業化服務組織等對接的方式方法少,機制創新力度不大,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壯大的典型模式和經驗還很缺乏。長期形成重科研、輕推廣的考核評價體系,導致部分科研人員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深入開展推廣工作。農業科研與實際產業需求結合不緊密,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影響了成果轉化效率。

3.4 農技推廣多元主體融合度不高

對于201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有些地方政府宣傳貫徹落實力度不大,政策研究不深入。對于如何發揮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國家隊”的組織領導作用重視程度不夠。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主導、與教學科研機構、經營性主體有效聯合協作,“上下貫通、左右聯合”的農技推廣大體系還未形成。各類服務主體之間缺乏有效的聯合和協作。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與其他社會化服務主體之間的合作,大多僅限于項目執行階段,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還很缺乏。

4 完善我國農技推廣體系的對策建議

4.1 深化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改革

強化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公益性職能,明確其對新型經營主體的組織領導作用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扶持、幫助和監督的職能。加強農技推廣崗位考核,調動農技人員積極性。按照農技人員專業化、專家化的要求,解決好工資待遇、職務職稱問題。為農技人員減負,解決“在編不在崗”問題。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要求,吸引培育選拔一批新的農技專業人員充實到農技推廣隊伍。堅持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優先與增值服務原則,在定崗服務、購買服務、派駐服務和委托服務等形式中探索增值服務新機制。落實推廣人員隊伍資格準入制度,完善農技人員培育體系。推動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將基地、化驗室、培訓室進行開放共享。

4.2 扶持經營性農技服務主體發展壯大

鼓勵各地通過購買服務、定向委托和獎勵補助等方式,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業社會化服務,承擔農業公益性服務項目[28]。支持農民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和涉農企業等為農民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和全方位的服務,培育社會化服務明星企業和“領頭羊”。教學科研機構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利益分配機制改革,深化“院縣共建”、“技術承包”和“三位一體”等政產學研合作模式,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服務優勢與農技推廣體系的緊密結合。鼓勵地方因地制宜、先行先試,探索農技人員管理、農技推廣服務新模式,為豐富、完善頂層設計提供實踐案例和探索經驗。

4.3 加快推進農科教推一體化建設

建議農業教學科研機構通過建設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業綜合服務示范基地等方式,與政府、各類農業經營主體進行對接,以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的實際需求來引導科研,根據農業科技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反饋,進行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推廣,實現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推廣與生產的緊密結合。鼓勵農業教學科研機構設立農業推廣崗位,特別是在科技評價和業績考核中加強對科技成果推廣和轉化方面的導向作用;完善科研成果轉化的利益分配機制,激勵更多、更高層次的科研人員參與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工作。鼓勵教學科研機構通過與企業合作共建研發中心,根據產業需求共同開展創新研究。加強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合作,互相取長補短,提升農技推廣工作成效。

4.4 建立政府主導多元主體協同推廣機制

政府部門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重視農技推廣工作,將農技推廣體系建設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制定配套政策,落實推進措施,為農技人員開展技術服務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深入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加強執法檢查,推動地方各級盡快出臺配套法規。強化農技推廣機構的平臺意識,提高組織協調監督的能力。鼓勵國家農技推廣機構,搭建基于互聯網的農技推廣服務平臺,促進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多元社會化服務主體等的溝通交流、資源整合和聯合協作[29-30]。探索建立農技服務單位資信管理體系,指導監督行業組織開展資信評價,為被服務對象選擇適宜技術服務單位,為政府部門購買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主體農業服務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國內農業
今日農業(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今日農業(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南大法學(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网站在线看|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无码不卡网|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国产色偷丝袜婷婷无码麻豆制服|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网址|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天堂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爽妇精品|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久久精品无码aV|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欧美视频|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五月婷婷伊人网|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综合在线欧美一区| 五月婷婷导航|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欧美影院久久|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毛片基地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国产系列|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嫩草研究院|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www|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欧美高清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粉嫩|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色妞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久久| 日韩a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东京热av无码电影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欧美激情福利|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九九九精品视频|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免费黄色网址| 九九免费观看全部免费视频|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在线专区|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丁香婷婷激情综合激情|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99在线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