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
[摘要]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前景好,規模大,發展快,是中國現代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人力資源服務各項業務活動的實施前提是標準,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趨向于精細化、信息化,但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服務相關標準數量卻不多,且對各項業務活動也沒有完全覆蓋,已跟不上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的境況,這些均影響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此,需要我國各級政府采取變更標準管理機制、加大標準人才隊伍和文化的培養以及制定符合各地區實際情況的地方標準等措施,以此改善人力資源服務的標準狀況。
[關鍵詞]新時代 人力資源服務 標準
近幾年來,作為現代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提速,服務內容日益豐富,服務范圍不斷拓展,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17年9月,人社部印發了《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計劃指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產業引導、政策扶持和環境營造為重點,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快速發展,為實現充分就業和優化配置人力資源,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保障。雖然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急劇擴大,但其標準體系對本產業各項業務活動并沒有完全覆蓋,對人力資源服務的質量規制也并不完善。
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概念
所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并不等同于人力資源服務業,根據服務性質和目的,我國通常將人力資源服務業分為“人力資源服務事業”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人力資源服務事業,主要是指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以公共資源為支撐,提供非營利性人力資源服務的組織;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主要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通過市場經營手段獲取資源,開展各種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的企業,其主要從事人才招聘、人才培訓、“獵頭”服務、人才(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外包、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人力資源信息軟件服務和人力資源網站等。
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標準的作用
標準是各行各業加強管理,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技術依托,習近平總書記也提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對于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而言,標準的制定和實施是促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同時也是人力資源服務質量的重要參考和保證,它規范了種類繁多的業務活動的各種術語、服務流程和質量,減少了各項工作的損耗,也便于相應政府機構和行業協會的監督管理。以《GB/T 33860-2017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能力指數》為例,因為全國執行的是同一標準,所以當客戶知道某人力資源服務公司的能力指數,就能了解其基本要求、注冊資本、從業人員、設施設備、服務環境和規章制度,就算沒有與該公司有過業務聯系,也能對該公司有大體的了解。
三、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標準制定的現狀
在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標準建設方面,基于我國對該產業的重視,對其標準化建設也予以了高度重視,并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標準化體系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89號)》中,提出: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評價、人力資源服務從業人員、產業人才信息平臺、培訓等標準研制,提升人力資源服務質量。近幾年,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與以往相比,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開始趨向于精細化、信息化。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很多公司選擇專注于一個行業、一個領域、一類人群進行垂直化的服務,如拉勾網、周伯通招聘等專注于互聯網行業的垂直招聘,Lockin China專門做海歸招聘,大街網以應屆大學生求職為主,豬八戒網率先嘗試服務眾包,赤兔APP引入職場社交,三茅網專做人力資源從業者的社交學習平臺等;在“互聯網+”的新模式變革下,各種招聘業務的移動應用競相推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SaaS市場也趨向成熟,而且云招聘、云數據、云績效、云學習等層出不窮。
目前國家已頒布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國家標準只有8項,其地方標準也只有上海、北京、江蘇等少數一些省和直轄市制定出一些。利用工標網進行標準查詢,可得出所有關于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國家標準,進行匯總可得出表1.
從上圖可看出,按照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所包含的業務內容,人力資源服務的業務標準體系對本產業各項業務活動沒有完全覆蓋,如:1.人力資源招聘服務的規范沒有制定,只有現場招聘會的標準,但現在的招聘渠道不僅僅只有現場招聘會一種,還有人才市場招聘、網絡招聘、校園招聘、傳統媒體廣告等好幾種方式,關于招聘服務的標準有待完善:2.有關勞務派遣和人力資源派遣的國家標準也還沒有制定,目前只有《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和《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還有就是《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有關于勞務派遣相關條例:3.人力資源信息軟件服務、人力資源網站等的相關標準也沒有制定,甚至沒有相關的制度規定。
除了上述有關人力資源服務各項業務準入、要求、程序的相關標準,企業的服務產品、服務質量以及人力資源服務從業人員等標準方面也應該按照人力資源服務的各種業務活動制定相應的標準規范,但這些目前國內還沒有落實到位。而且面對呈現出精細化、信息化發展趨勢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對于專注于某一個行業、某一個領域、某一類人群的垂直化服務,對于“互聯網+”新模式變革影響下的各項業務,其標準制定也完全沒有跟上步驟,對人力資源服務的質量規制有待加強。
四、完善我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標準的建議
1.變革我國當前的標準管理體制,由政府主導轉變為行業協會主導
我國當前標準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分級分口管理模式,由國家質監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負責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而各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業標準化工作,而相關研究分析表明,行業協會比政府更具有標準制定的優勢:第一,行業協會比政府更具專業化的優勢,因而其制定的標準更精確;第二,行業協會身處第一線,可利用其行業內的影響力和作為行業內企業代言人的優勢,不僅能更好地動態跟蹤標準實踐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標準化工作;第三,行業協會主導標準的制定,可減少國家的過度管制,這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其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同時也是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同時,政府也應該為標準工作機制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
2.重視標準人才隊伍建設
依托各地方標準化技術組織、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實施標準人才培養計劃,發掘一批具有主導能力的國際標準化高層次人才和有發言權的產業領域標準化專家,培養一批專業優勢明顯、知識結構合理、實踐經驗豐富的標準化專業從業人員,同時大力引進本產業發展急需的高層次標準化專業人才,為機制運作提供人才保障。
3.積極開展標準的文化建設
目前許多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沒有標準化的意識,企業標準的制定也只是流于表面,在運營過程中并沒有起到實質的作用,對此,各級政府和行業協會開展教育培訓、講座、論壇和媒體宣傳等方式,引導企業轉變觀念,認識到標準的重要性。
4.鼓勵各地區制定地方標準
服務標準與工業標準不同,它與各地區的政治、經濟、人均收入等因素密切相關。這就要求各地方在制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標準時,應當充分根據本地區自身的人力資源水平、經濟水平以及技術水平等實際情況,才能適時開展服務業標準工作。
結束語:
標準是規范人力資源服務的重要技術依托,是促進我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當前我國處于經濟結構調整深化的過關期,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服務行業比重持續升高,人力資源服務作為現代服務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著重保障和改善其標準狀況是下一階段我國的工作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