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岱
[摘要]現在的經濟不斷向全球化發展,企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同時存在。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必須提高其經濟效益。企業進行采購管理信息化建設,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并且可以加強企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所以,要和采購管理面臨的挑戰相結合,進行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管理信息化的分析和研究,采取相應的措施和策略,達到企業采購管理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供應鏈 采購管理 信息化
現在的生產企業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要進行生存和發展,必須提高經濟效益。采購管理是企業節資創收的重要部門,和企業的生產及成本都有聯系。所以,企業有必要在供應鏈模式下,進行采購管理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尋求合適的措施進行其管理方式的優化。
1、供應鏈模式管理的特點
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管理有別于傳承采購管理,其本身存在特有的功能特點:首先,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管理是采購企業和供應商問的更加密切的合作,他們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更頻繁更細致,供應商能夠快速對采購方進行回復和響應,同時能夠實時控制產品質量。其次,采購管理目標清晰明確。傳統的采購是根據庫存進行物資的補充,缺少和用戶的交流溝通,企業是根據庫存進行采購和生產。在供應鏈模式下的企業采購管理通過企業信息平臺了解庫存和生產情況,進行訂單的接收,生產企業根據訂單進行物資采購。最后,供應鏈下的采購管理,是供應商和采購商之間的合作關系,不再只是買賣交易關系,同時,供應商和采購商可以信息資源共享,讓采購更加合理和科學。
2、供應鏈模式下,企業的采購管理面臨的問題
供應鏈模式是物資產品的制造商、零售商、分銷商及供應商與用戶的之間的管理模式。這個模式,讓物資產品從生產廠家一直到最終用戶組成完整循環的網鏈結構,在使用戶的要求滿足的情況下,盡量減少中間環節,同時使用和控制物流運輸等方法進行完成商品的傳輸流通。也就是說,供應鏈模式下,企業可以應用網絡的特有的傳播優勢,在短時間內進行相關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并進行傳播,減少中間環節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企業的采購管理所面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2.1采購比較分散不集中,沒有實現集中采購
企業在進行各種物資采購時,一般都依據價格指導為主要方向,進行確定供應商,而忽視供應商的規模大小、物資儲備能力、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和生產能力等等很多關鍵的因素,并且企業的各個部門一般都是進行自己單獨聯系供應商,采購比較分散,部門內部的采購信息自己掌控。這種企業內部的分散采購模式使企業內部的供應商有交差現象,不利于企業進行供應商的管理,同時也不利于和供應商建立長久聯系。
2.2沒有建立很好的合作管理體系
多數的企業的采購部門進行選擇和開發供應商時,只是作為交易伙伴進行對待,沒有重視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都是認為只要商品的價格合理,可以隨時更換供應商。可是,在現實采購過程中,進行有意識的維護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關系,所需要的成本要比重新建立供應商的成本低很多。可是,多數企業并沒有進行供應商信息的留存整理,只是采購人員進行主觀評判供應商,這不利于企業進行供應商的選擇和維護。
2.3采購信息存在不相稱的現象
有些企業進行大宗商品采購時,通過招標形式進行,企業通過標書進行建立供貨商,而供貨商對產品質量不真實申報,企業的采購人員沒有對商品的質量進行核實和調查,使企業采購的商品質量和要求不符。這樣讓質量好的商家被淘汰,導致企業的采購質量降低。
3、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供應鏈模式下實現采購管理信息化,企業必須進行多方面的工作和考慮,采取相應的措施和手段,真正實現和做好這個工作,使企業的采購管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并能夠體現其降低成本和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3.1實現采購資金信息和訂單信息數字化
實現采購信息化是供應鏈模式下企業采購管理的特征。其中包括:采購各種物資需要的資金信息數字化、供應商各種詳細信息的數字化、企業物資采購訂單信息的數字化等等。資金信息數字化是在進行采購時,采購方對采購資金使用情況的管理,其中關鍵是進行物資采購所使用的資金情況進行及時分析,控制不必要的資金消耗,加強資金的有效利用,合理降低企業資金的占用率,資金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證及時了解采購資金的購買方向,進行確定采購資金的合理使用去向。供應商信息的數字化管理是對供應商的商品報價、物資質量及信用等級等信息的數字化錄入和管理,以便于及時查看和比較,確定供應商的合作期限。訂單信息的數字化是進行訂單物資數量、價格和質量要求等信息的錄入和管理,進行及時通過網絡查詢和進行訂單信息更改,增強了物資采購的準確度和及時性。
3.2建立采購物資管理信息化模塊
這種模塊是采購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其中包括:物資采購管理模塊、采購的物資入庫模塊、物資在庫管理模塊等。采購管理模塊在整個信息系統中占主要地位,它具有很多功能。主要是采購申請功能。根據企業的采購信息資料,在信息化管理平臺申請采購,之后根據申請資料進行制定采購計劃,把采購計劃放到信息化管理平臺上,等到采購審批和回復后,開始進行網上的物資價格比較和商討,完成優秀供應商的選擇,通過信息管理平臺生成采購單。這個模塊可以進行訂單的修改和重制,對訂單不符合要求或企業采購變化等進行訂單的修改,同時可以及時查詢采購當前的執行情況,對訂單進行跟蹤和檢查。物資人庫模塊,是進行物資入庫情況的查詢和了解,同時做新來物資的計劃入庫,加快了入庫速度。這個模塊可以對入庫信息更新和存儲物資的確認,庫管理模塊是進行庫存管理和庫存信息的了解,可以查詢物資的數量、入庫的日期以及存放的位置等等。
3.3建立采購物資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統
建立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統,這個系統具有對庫存進行動態盤點的功能,應用這個系統的盤點要不能影響庫存的其他物資的出入庫和退庫等業務情況。這個系統數據庫,能夠把企業的供應商信息和庫存信息進行結合,并且全部信息是根據供應商的信用等級、供貨的物資質量等級、供應商的交貨準時率、物資購買時的交易價格等等進行細致的錄入,建立供應商專有信息數據庫,進行供應商的統一管理。建立物資跟蹤數據庫,能夠隨時進行物資的使用情況、庫存情況、單據信息及訂貨合同等信息的查詢,及時進行物資信息的掌握和控制,防止生產的中斷。
3.4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采購
在供應鏈模式下進行企業的物資采購,其方式很多。企業能夠同信息化的采購平臺進行物資產品信息的了解,通過分析和協商,可以和其他企業進行聯采購,這樣可以具有數量上的優勢,能夠獲得優惠采購價格,從而降低企業的采購陳本。同時,企業根據采購信息進行分析,組織采購聯盟,形成物資采購和配送運輸等系統服務和規模發展,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采購成本,使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同時供應鏈模式下的信息化平臺提供了這種采購聯盟的條件。
3.5建立并完善企業的采購管理制度
企業要提高采購管理效率,要建立一個信息化的系統是必須的,同時也要進行相關采購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首先,要建立采購管理制度和采購人員的激勵制度,用來調動其積極性和進行采購質量的控制。其次,企業要建立約束機制,進行各部門人員的明確分工,確保采購工作的公平公正,防止腐敗行為的存在。最后,健全采購工作的監督管理,進行預防為先,約束輔助的監督管理體系,保證企業的基本利益。
3.6強化物資采購人員的綜合素質
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管理,在實現信息化的同時,必須加強物資采購人員的綜合素質的提高,采購人員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直接影響采購質量和采購效率。所以,要達到順利開展采購工作,加強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提高企業采購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進行采購人員的行業規定約束,加強其采購紅線意識,真正做到廉政采購,達到從思想意識上進行保證采購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企業要加強采購人員的培訓,包括專業能力培訓和職業素質教育,在其綜合素質提高的情況下,確保采購工作的順利。最后,建立員工考核激勵制度,對采購人員也要進行定期評價和考核,把考核結果和其薪資待遇掛鉤,進行科學的獎懲,調動采購人員的積極性,增強其職業責任感。
3.7加強成本控制意識
供應鏈模式下的采購管理,要做到有效進行物資采購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進行企業的采購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的培養和加強,進而確保企業的采購管理工作開展順利。第一,企業的有關領導和管理人員要重視采購成本,進行合理科學的控制采購成本,避免物資采購環節發生經濟問題。第二,企業的采購人員及管理人員要提高成本控制意識,加強成本的有效控制,讓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進行成本控制必須長期堅持,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進行長遠考慮,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
3.8做好平衡利庫工作
利用信息化平臺及時進行庫存物資的盤點和控制,根據生產需要進行庫存物資合理消化和管理。對于過量的物資,也就是剩余的和廢舊的物資進行銷售和處理,降低庫存總量,方便物資的采購和使用,達到平衡利庫的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供應鏈模式給企業的采購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這種模式下的采購管理逐漸向信息化和科學化發展,為企業建立了物資采購管理的信息化平臺。實現采購管理透明化和合理化,讓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和諧,方便企業選擇適合自己企業需要的供應商,達到降低企業采購成本和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