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麗
[摘要]《網中網會計實訓》課程是應會計競賽的需要,也是應學生崗前會計綜合實訓的需要而開設的,所以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然而,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性方面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文引入了超星學習通平臺、微課、微信、QQ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到課程教學當中,以期獲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 老師 學生 積極性
一、網中網會計實訓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
為了檢驗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能,全國以及各省份每年都會舉行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比賽。多年以來,該比賽逐漸成為一種常態,而且是全國以及各省份最重要的高職院校之間學生技能比拼,比賽模式也逐漸固定下來。會計專業是團體賽,包括會計業務處理環節和信息化處理環節。其中,會計業務處理環節借助于網中網會計業務處理平臺來實現。
為了滿足比賽的需要,同時,也為了學生會計綜合實訓的需要,我們學校也購買了網中網會計競賽平臺軟件,還專門開設了《網中網會計實訓》這門課程。我們購買的網中網軟件中一共有15套試題,1套試題就是一個公司12月份完整的經濟業務,由出納、成本會計、總賬會計、會計主管四個崗位分工協作完成,每套試題還有四個崗位的單項任務,對應比賽中的單項測試。題目設置完全仿真企業的真實業務,對于即將走上實習和工作崗位的會計專業學生來說,完成這些題目,就如同是在進行崗前系統性專業培訓,幫助很大。
(二)存在的問題
1.沒有教材,學生不方便自學。《網中網會計實訓》課程沒有配套的教材,完全依據網中網會計競賽平臺軟件來開展教學,主要是學生動手操作練習。對于剛接觸這門課程的學生,原來都適應了有教材的課程,可以反復去看去理解,現在,網中網課程沒有教材做參考,老師講完一題如果沒有馬上讓他們動手去做,可能過一會兒他們就忘記了,又不知道怎么做,或者某一個環節不清楚,又得問老師。這樣一來,學生的做題效率會有所影響,最主要的是老師比較辛苦,一個班級好幾十人,一個個的問下來,老師就會疲憊不堪。
2.難點問題需反復講解。對于比較有難度的知識點,比如說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所得稅費用的計算、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等,往往是老師講一遍可能需要一節課甚至更多的時間,學生可能還聽不懂,可能需要再講第二遍、第三遍……老師和學生都會覺得很吃力。這樣的問題,就算這一次會了,等到做下一套題時,學生可能又忘記了,把以前做的翻出來再看也未必能看懂,過程不清楚了。這樣的時候,學生就容易心煩意亂,要么問老師和同學,要么就干脆不想做了,做不下去。
3.長時間做題感覺很疲憊。在比賽的時候,一套試題需要參賽選手四人在3小時內合作完成,那是在經過反復高強度訓練的情況下才能做到的,而且是挑選出來的非常優秀的學生代表。對于普通學生,為了讓學生對一整套試題的流程和業務都能熟悉,剛開始訓練時,我們沒有分組,每個學生都要獨立完成一整套試題四個崗位的任務,而一個星期只有幾節課,可想而知,一套題做下來,時間肯定需要很久。學生對于長時間的做一套題,很容易感到疲憊,甚至產生厭倦情緒。
二、信息化教學的現狀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教育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持續變革,由信息技術帶來的這種教育變革無異于第四次教育革命。在這次教育變革中,信息化教育無疑是人們關注的重中之重。現在的學生手機幾乎不離手,上課可以沒有課本,但是不能沒有手機。所以,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手機實施教學,將是一個重大的課題。目前,人們比較常見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主要有多媒體教學、MOOC、翻轉課堂、微課、微信、QQ、在線開放課程等等。就我們學校而言,為推動信息化教學的開展,學校引入了超星泛雅學習通平臺,鼓勵老師們在學習通平臺備課和教學,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多媒體、微信、QQ是比較常用的信息化手段,制作和利用微課用于教學,也是學校正在大力提倡和鼓勵的教學方式。這些信息化手段和方式都可以實現學生用手機進行學習,如果使用得當,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探索信息化教育與網中網實訓教學的融合
1利用學習通發布學習任務和操作步驟,并能實現同學互評
網中網實訓教學沒有教材,學生不方便預習和自學,只能頻繁地問老師,嚴重增加老師在課堂上的勞動強度,也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學校引入超星學習通平臺之后,《網中網會計實訓》課程的備課也可以在網上進行。對于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老師可以通過截圖的方式,把題目放到學習通平臺中,然后對題目的做法給出分析過程。所有內容都可以對學生開放,學生只需要登錄手機學習通APP,就可以看到題目和分析過程,不僅可以提前預習,還能對不明白的內容反復學習研究,解除困惑,同時也減輕老師課堂解答的負擔。
在教學評價方面,通常是以教師的評價為主,而作為主要生活在同伴中的學生而言,同學的欽佩、贊賞、鼓勵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更能給他們以成就感。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自然也應是評價的主體。借助于超星學習通平臺,就能很好地實現學生互評這項目標,多元化考核,更加客觀有效。學生將自己的作業上傳到學習通平臺,同學之間就可以選擇想要評價的對象,并根據標準進行評判。當然,學生難免會有誤判或者不公允的時候,被評價的學生發現之后,可以與評價者展開討論或辯論,將問題越辯越明,越辯記憶越深刻。對于確實誤判的,老師可以進行糾正,更正互評分數,使評價更加公正合理。
2.難點問題制作微課,學生可以反復觀看
對于比較有難度的問題,所有同學都會望而生畏,老師教學也會感到艱難。制作和使用微課,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微課是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老師在備課階段,將有難度的問題,或者容易出錯的知識點,設計制作成小的微課,放在學習通平臺,學生可以反復觀看,這比單純看文字資料要直觀清楚得多。另外,老師也可以將微課在全班播放,代替自己反復重復講解,減輕勞動量。同時,也可以借鑒網上比較好的微課作品,用于自己的教學過程。當然,微課要達到讓學生能清楚理解并掌握的目的,這對老師的微課制作水平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3.學生訓練過程錄制視頻發布班級群,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長時間做一件事情,因為遙遠到難以一眼望到結果,難免讓人產生疲勞感和厭倦情緒,尤其是還得對著電腦做,輻射強,所以,學生也時常有疲憊乏力的時候。網中網競賽平臺除了有整套的試題,還有每個崗位的單項訓練,在我看來,這可以作為枯燥練習中的一種調味劑。因為單項訓練的內容比較少,正式比賽時,每個單項都要求在10分鐘之內完成,在學習階段,學生的速度雖然沒那么快,但是也可以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學生比較容易接受,也樂于接受。最主要的是,單項訓練可以全班同學一起競賽,比較有競技性。比如說出納崗位的單項訓練是點鈔。在長時間對著電腦疲倦后,停下來練一練點鈔,學生還比較感興趣。尤其當老師拿出手機為他們拍照,錄下他們點鈔的視頻,甚至是幾位同學一起比賽點鈔的視頻時,他們會顯得更加興奮,樂于表現。在我的課堂上,我會在適當的時候讓幾個學生到講臺上坐成一排,比賽點鈔,然后我錄下他們比賽的過程,再把視頻發到班級群里面,或者學習通里面,每位同學都可以看到。點的快的同學會覺得有榮譽感,并為了這份榮譽繼續努力;點的慢的同學會有壓力感,因為不想落后而加緊練習。同時,大家在群里面針對視頻點贊或討論,甚至關系好的同學之間假裝貶損幾句,很能活躍班級氣氛,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增強班級凝聚力。學生也容易跟老師之間產生親近感。可以說,微信和QQ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是拉近同學與同學之間、同學與老師之間距離的一個很有力的紐帶,使用得當,對教育和教學工作都能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
信息化教育要運用到教學當中并普及化,教師是關鍵角色。教師除了要積極主動學習信息化知識以外,還得思考如何將信息化手段穿插融合到教育教學當中,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