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 高校社團作為大學生根據各自興趣愛好及特長,在一定規章制度的指導下建立,在高校第二課堂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時期社團青年思想引領工作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對于社團青年思想建設的研究也是當前的重要話題。本文從新時期社團青年思想方面存在的不足、原因及解決對策三個方面論述當前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 思想 建設 新時期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44
On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Ideological Leading
Work of Mass Organizations in the New Era
CHEN Ling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1)
Abstract College associations are college students' organization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certain reg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common interests and interests. They are the main positions of the second classroo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the youth's ideological guidance plays a vital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youth'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topic at presen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ath choice of the present youth thought guiding work from three aspects: the deficiency, the cause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youth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Keywords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New Period
“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青年的成長發展提出期望與要求。在新時期中社團青年要樹立與時代同步的理想信念并堅定之。習總書記同時要求廣大青年一定要有理想信念,并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才不會缺精神上的“鈣”。如何正確引導社團青年思想使其堅定不缺鈣?我國當前大學生普遍為九零后,大概年齡在20歲左右,這一代青年擁有較好的物質條件及政治環境,具有這個時代青年的鮮明特色。
1 新時期社團青年思想方面存在的不足
(1)缺乏過硬的心理素質。在社團活動開展中,將伴隨著許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目前相當大一部分社團青年心理上缺乏過硬的心理承受能力與抗壓能力,在社團活動出現問題時難以調整狀態迅速得出相應的處理對策。
(2)有個性有思想,但是過分自我。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個性突出、思想新穎、理論水平較高,對于新鮮事物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對較高,具有獨立的信息辨識度,能正確全面認識世界,但在人際溝通能力方面比較欠缺,團隊協作意識較差。
(3)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實際指導脫節。高校日常的思想教育課程以理論學習,缺乏必要的理論結合實踐的具體指導,社團青年在進行社團實踐的過程中往往不知如何將理論聯系實際,緊跟時代潮流,缺乏先進理論指導的實踐活動難以保持活力,不僅影響活動效果,也降低社團青年活動的積極性。
(4)主體缺乏創新精神。社團青年在進行社團活動時大多循規蹈矩,墨守成規,沒有大膽創新、突破自我的決心,在“互聯網+”時代社團宣傳的主陣地還停留在初始階段,宣傳手段形式化,單一化,缺乏對網絡多媒體技術物盡其用的創新精神。
2 社團青年思想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1)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所限。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證,學校環境從根本上影響著思政教育的發揮。雖然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思政教育,但兩者是早已形成且長期存在,無法大幅度改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適應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還要充分利用校園環境積極規范約束、協調整合青年思想教育,社團青年思想主要受校園環境的影響,校園環境對于思想政治的宣傳教育在其廣度和深度上有所限制。由于大學校園主要以學科建設、第二課堂建設為主,思政教育相對比較缺乏。
(2)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局限。大學思政教育主體不夠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建設的背景下,雖然有部分高校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納入日常課程教育,但依然有部分高校并沒有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廳和家長依然以升學率、就業率來評價高校的好壞,這就必然導致高校以提高升學率、就業率為主要目標。對于教師而言,完成課時量、學生成績才是最終考核的內容,思政教育并不是教師教育的主題。對于學生而言,主要目標就是考試加就業,對于思想政治的學習并不是必修課,因此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學習思想政治。
(3)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缺陷。大學生思想教育制度內容與大學生實際情況不相符。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必須貼近大學生的實際生活,才能得到廣泛推廣與學習,制度建設若不基于大學生本身,將會只是一個制度規定,得不到大學生認可的制度,執行過程必然會遇到阻礙。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但在實施的過程中有高校規定必須每周召開一到兩次組織生活會,并將活動細節及總結上報學院,無形中將思政教育變成了形式主義,不利于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
(4)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配套不完善。對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缺乏健全的考核評估機制。一項制度在貫徹落實中離不開配套的監督和評價機制,但是目前我國的思政教育尚缺合理的評估機制,目前雖然團中央一再要求進行思政教育評估,但落實到地方高校依然很難開展,有些高校缺乏評估監督的內容;有些高校缺乏獎懲機制,只是走走過場;有些高校缺乏評估監督的具體標準;有寫高校即使監督評估了但并沒有從實質上解決出現的問題。
3 解決社團青年思想工作的路徑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多途徑、多渠道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開展黨的十九大系列精神學習,建立一個定期的學習培訓課,選取社團青年骨干學生參與學習課程,提高社團青年骨干的思想境界,建設相應的心理預防機制,設立社團青年心理問題咨詢室,每學年進行社團青年心理健康測試,建立心理健康活動檔案。定期舉辦社團青年交流會,通過同齡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分享社團活動經驗,緩解社團工作壓力。
(2)培養工作要有針對性,要多方法結合。針對不同社團青年的個性特點適當進行引導,真正做到揚長避短,鼓勵社團青年帶領社團聯合開展活動,培養社團青年團結合作精神,增強團隊意識,提高社團青年大集體的凝聚力,積極為社團青年搭建發展個性與能力的平臺,鼓勵人才的走出去,注重高校優秀經驗的引進來。提倡社團青年爭當實踐者,勇于實踐自己的想法求證自己的觀點。
(3)加強實踐鍛煉以及多元化培養。提高社團青年開展各類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將實踐與理論結合,在實踐中傳達正能量,提升青年思想認同感。倡導服務與奉獻精神,例如開展義賣活動、愛心支教等形式的活動。充分發揮社團指導老師的指導作用,指導老師有權利和義務對學生社團青年活動提出相關建議,適時引導并教會社團青年在開展社團活動時注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煥發社團活動的新魅力與新活力。
(4)拓寬創新人才培養途徑,加強網絡陣地建設。管理開展創新型活動,繼續開展科技文化節系列活動,建立健全社團優秀青年推薦制度,加強創新精神的灌輸,牢牢抓住互聯網+技術浪潮在大背景的時代下,利用新媒體,如微信、微博、QQ等形式加強主流思想的宣傳教育,以圖文結合為方式、以新時代新思想為引領,緊跟社會主題,引導正確的思想旋律,帶領青年樹立主流思想,避免動搖社團青年的思想判斷。
4 結語
作為高校開展思想教育活動的重要平臺,學生社團對于校園文化建設、高校管理體制改革、高校素質教育都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推動整個校園的文化創新、技術創新。隨著高校社團的不斷發展,高校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越來越重視社團的第二課堂建設,但目前我國高校社團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未來關于社團發展的路子還很長,需要努力探索、加強交流,爭取實現新時期素質教育的目標——社團建設,實踐育人。
參考文獻
[1] 羅妍妍.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創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
[2] 王立仁.論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實效維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
[3] 李君.大學生社團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2.
[4] 孫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
[5] 楊青山.兩丹.青年大學生政治思想 工作研究與實踐[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10).
[6] 蔡桂全.大學生社團在大學生思想引領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4).
[7] 戴兵.高校共青團工作價值理念與實踐創新[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5).
[8] 韋宏思.淺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三結合”育人目標的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7(48).